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佚名 《伴侣(A版)》2011,(9):48-49
正在很多年前,有一群熊,欢乐地生活在一片树木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里,他们在这里繁衍子孙,同其他动物友好相处。后来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巨变,这片森林被雷电焚烧,各种动物四散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其中一部分熊提议说:"我们北上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没有什么比植物更可爱、更重要了。没有它们,人类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氧气和食物。植物的每一片绿叶都在为我们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新鲜氧。我们的食物大都来自植物,只有一小部分才是取之于动物。而且,动物的生存也是多亏有了植物。  相似文献   

3.
藻灵 《女性天地》2014,(4):22-23
食物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人将其视为果腹的工具,有人则用其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殳俏则不然,她认为人和食物是平等的,应当以看待人的眼光去看待食物。她通过写作、旅行和拍纪录片的方式去传承饮食文化,探讨人与食物之间的美好关系,华尔街日报还因此给她颁发了“中国创新人物奖”。  相似文献   

4.
动物需要有食物摄入才能生存下去,人类属于高级动物,如果要想生存当然也离不开食物,所以我们每天要吃饭、饮水。其实,植物也是生物,也同样需要不断地给它们提供营养物质,才能够生存,并且健康地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友谊不上锁     
对初中时学过的一篇英语课文记忆犹新。两个年轻人一起穿越一片森林。在路上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们是好朋友,当大能向你扑来时,我会全力以赴帮助你。”另一个听了他的话笑了笑说:“我也是。”不久,他们果真遇到了一只大熊。大熊笨重地向他们扑来,第一个开口说话的年轻人飞快地爬上附近的一棵树。另一个未能爬上树便躺在地上屏住呼吸装死。大熊在他脸上嗅了嗅便走开了。爬到树上的年轻人下来后问:“刚才大熊对你说了些什么?”“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我记住了这句话。我和军是从小一起玩泥巴长大的朋友。大学毕业后两人在同一城市工…  相似文献   

6.
秦文静 《职业》2008,(10):5-5
一个不到四十岁的朋友突然得了脑溢血,他的语言功能和行为功能都受到了严重的损伤,一个本来有在事业上有无限可能的人在病倒后的唯一理想就是活下来,人生观都彻底变了。之后每次去探望这位朋友时,朋友都会叮嘱很多:要按时吃饭,要加强锻炼,要多休息。而另一位朋友,和我一样的年纪,因为工作太拼命,胃被一点点切除,最终没有挽回生命。  相似文献   

7.
人·从·众     
人·从·众□周德东假如谁选择一个山青水秀的去处,或者一片平坦的有庄稼的地方,驻扎下来,过一种田园生活,那么这个人肯定会避免社会带给他的许多烦恼和困惑。当然,他也会遇到很多另外的麻烦———人活着,需要交流,需要交换,总得与同类打交道。不过,作为自然的人...  相似文献   

8.
庭院情结     
杨绯红 《老人世界》2013,(11):26-26
母亲出门未归,父亲便到巷口去等她。 屋子里昏暗闷热,是盛夏傍晚最难忍受的时刻,我搬个小凳子走出屋子。这是个带庭院的老房子,三层小楼,父母住在一楼的两个小房间里。院子里虽然也做了水泥硬化,但有两颗高大的杜仲树,枝叶繁茂,已经高过三层楼房。我在树下坐下来,抬头看天空,那是被另一些楼房逼仄得只剩下一片小小四方形的空间。但是看起来还不错,一团被晚霞染红的云朵浮在那里,单纯得可爱。树叶的枝缝间露出淡蓝的天空,一时间引起我无限的遐思。  相似文献   

9.
森林里有三只蜥蜴,它们是好朋友,正在讨论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问题。其中的一只看到自己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大不相同,不便于隐蔽,太不安全,便对另两只蜥蜴说:"我们住在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要想个办法改变环境才行。"另一只蜥蜴说:"改变环境的办法太麻烦,不仅不可行,而且很难取得实效,不如我们迁居到适合我们生存的地方去生活。"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文中说:三国时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又没有水喝,士兵都口干舌燥,行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曹操见此情景很是着急,想了一下就大声对士兵们说:“我知道前面有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很大,又酸又甜还可以解渴。我们快点赶路,很快就能吃到梅子……”士兵一听精神大振,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23日,社工晓蓓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从新闻中得悉,一个我曾经在那里生活了三年的地方,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我的心被震撼了,从未有过的震惊和触动,我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在网上也和同事在说,很希望去灾区与当地的灾民一起共渡难关,这个时候,有一种冲动,想冲到四川去,  相似文献   

12.
在东瀛赴宴     
贾盛格 《老人世界》2011,(11):41-41
我们到日本访问,基本上是代表团自办伙食。日本的物价很贵,我们在横滨吃了一碗面,其价合人民币六七十元。经费紧张,只能凑合着吃。七天下来,嘴里一点味都没有了。有人有经验,出国前带了一旅行包方便面,既省钱又能吃饱喝足。我出国系第一遭,故只能随遇而安。不久,团里渐渐有人私下议论:日本人咋这么小气?也没人招待我们。一位张姓胖胖的团员道:“上次日本人去我们那里,  相似文献   

13.
王宇 《现代交际》2005,(4):4-11
前情: 在行色匆匆的地铁口,在人头攒动的大巴站,我们每个人都是过客。没 有语言,没有声响,只有肢体的摩擦与冲撞。然而,或许只是一个落寞的眼 神,一个沧桑的微笑,就会让你意识到他抑或她和你是同一物种的人。喜欢 相同的颜色,喜欢相同的音乐,喜欢相同的食物,喜欢…… 你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成为朋友,不会在静谧的咖啡馆谈论自己喜爱的 电影。但是你们的确曾经在某个瞬间彼此温暖,因为你们属于同类。在这个 甚嚣尘上的钢铁森林里,是谁可以给我们安慰,让我们灵魂宁静,让我们心 有戚戚。哦,是我们的同类。 或许标签之于你我如同躯壳之于灵魂,只是形式而非内容。我们身体力 行的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我们摇旗呐喊的不过是一种人生的姿态。我们 所要求的也无非是尘世的一点安稳和幸福。让我们双手合什,向上帝许愿: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天下。让我们从这里出 发,去寻找我们的同类……  相似文献   

14.
正读者来信我和老公之间的相处模式有点颠倒,生活中我是比较强势的一方,而老公则有些懦弱。但这并不代表我不爱他,相反,其实我心里真的很爱他,我们的爱情故事一直是被传为佳话的。当年,他一无所有,样貌、家世、才情样样不如我,可就冲着他老实、人好的优点,我不顾家人反对和他结婚了。之后他被分配到偏远地区工作,我也毅然决然地陪他去了那里。刚开始的日子真艰苦,可我还是咬牙挺了下来。  相似文献   

15.
城市里的树     
王亚田 《金色年华》2007,(12):40-40
树是城市的客人,树要往客人家度过一生。 树的故乡在山林和旷野,那里有鸟语花香,有潺潺溪水,有它们相濡以沫的兄弟姊妹。如果它们的数量足够多,就构成了森林。自从有了城市,树的家族中一部分成员就背井离乡,来到城市的大街小巷。树一到城市,面临的是另一种森林一由高楼大厦构成的丛林。这里没有鸟语花香,只有车水马龙;  相似文献   

16.
感谢对手     
有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动物考察中,发现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强,并且它们的奔跑能力也大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羚羊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在这位动物学家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作了一个试验,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捉了10头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了3只,动物学家们发现,另外7只都是被狼吃掉的。这个谜底终于被揭开。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生活…  相似文献   

17.
你喜欢去一个地方旅行,是因为什么?是喜欢那地方的名胜、风景、人、食物,还是喜欢那里的历史? 喜欢一个地方,为什么不可以只是喜欢那里的风和云呢?也许是喜欢那里的天空和海水。  相似文献   

18.
秋后果 《当代老年》2009,(11):41-41
话说人类世界的自由恋爱观也传到了动物世界,被动物们奉为圭臬。这不,一大清早,大森林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就排起了长队,可把我们可爱的登记员蜻蜓小姐累得够呛。  相似文献   

19.
蒋巍  徐华 《中外书摘》2006,(5):8-11
一个无固定收入的青年歌手,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十年却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家庭破碎,病魔缠身,是谁在用默默的爱支持和温暖着他,丛飞的妻子邢丹无悔地选择了责任和重担。她说了:跟丛飞在一起,穷乐。  相似文献   

20.
夏天,我随团去日本,导游田中接待了我们。北海道退了潮,田中领着我们去海边,那里聚集了很多正弓腰捡鱼的人。大家来了兴致,也加入到其中,你捡一条三文鱼,我抓一条金枪鱼,很快捡满了一桶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