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原点 ,“经济人”内含的自利趋向 ,乃是由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所决定的 ,是对市场经济活动本质属性的真实反映。“经济人”虽不等同于现实的人本身 ,但“经济人”假说是对现实市场经济活动所具有的普遍特性的一种理性抽象与科学概括。经济人以利己为目的 ,与人类社会的道德终极诉求是相适应、相一致的。就像我们不能将对经济人的特殊道德要求泛化到非市场经济领域一样 ,亦不能将非市场经济行为的道德规范强加于经济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的商品经济是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商品经济,儒家伦理渗透到商品交换活动中,形成了“以义取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商品交换原则,但其交换的主体是缺乏独立人格的主体。市场经济要求塑造伦理经济人,同时也必然塑造出非伦理经济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承认、允许伦理经济人的存在,又必须克服、杜绝非伦理经济人的滋生,同时还应该提倡超越伦理经济人的道德理想和情怀。市场经济中伦理经济人的伦理原则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理想都可以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找到文化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评《经济人和道德人》肖启明唐继肖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重义轻利”、“尚德轻得”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它要造就的人是一种单向度的“道德人”;而西方市场经济条件又孕育着亚当·斯密的所谓“经济人”,人们在行为中只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论对“经济人”行为的道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领域,经济人行为只要符合法律就行,市场经济行为是非道德行为,且不具有道德意义,本文对此提出质疑。作者通过对经济人行为与道德规范的关系,经济活动领域的评判尺度和人的本质的分析,认为任何“经济人”的行为都是社会经济行为,不可能只是纯粹单个人的经济活动,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与社会发生关系,这些关系的协调显然与道德的干预分不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行为的道德标准的评价应有其具体的内容,统一的道德评价标准将会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是一种关于人的普遍行为准则和目标追求的人性假设.它在经济活动具有道德属性,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道德建设的前提条件.而同时它也有一定道德限度,制度伦理建设具有相当的重要性.道德的"经济人"的最终实现还必须经过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引申出了"经济人"与"道德人"两个概念,"经济人"与"道德人"反映了人的不同方面的需求,两者并不是统一的,更不是和谐的,而是对立的和谐。"经济人"是利己主义,"道德人"是利他主义,而我们强调两者的结合是建立在两者的冲突的基础上,"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依赖于一种"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这种和谐思想对市场经济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需要不断强调人作为"道德人"的一面,否则市场经济体系将无法建立,同时要促进两者之间的结合,达到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和谐,进而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7.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前提假设,经济人主要是指在健全的市场经济法制和道德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般市场经济主体,经济人的产生是自然的、合理的,它是市场有效的前提,市场经济需要独立的、自主的、理性的经济人。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体制有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其中包含市场经济的伦理关系以及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伦理要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提出"经济人"与"道德人",指出二者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市场经济有一定的伦理基础,并且需要一定的伦理价值取向,否则难以正常运行。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  相似文献   

9.
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人类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始点和基点。庇古和新制度经济学派对这一假定作了修正。“经济人”假设受到过一些非议与责难。韦伯指出“经济人”的成长需要道德的支持。需要相应的制度呼唤“经济人”的道德良知,建立至善的健康的市场主体,使“经济人”在追逐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的整体目标,并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人”是经济学中经典而又常新的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经济人到现实道德人的理解路径,引发出我们对现时代的经济人———道德人复合性主体应具有的行为特征及构建其的现实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道德建设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建设,因为只有诉诸情感信念的道德,才是现实的道德。传统道德的理性主义特质导致了道德理想设计与道德实践的悖离,实现道德向自由情感的回归是当代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分离也要求用道德情感来消解,塑造人己两利的现代人性;普遍伦理的呼唤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以基本道德情感为基础的精神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伦理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理念的支持,“经济人”理论为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找到了经济伦理的定位,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下,社会实践的效果存在缺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挥制度的优越性,造就道德人。  相似文献   

13.
亚当·斯密提出,利己的经济人在市场即"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然而二百多年的市场经济实践并未验证这一理论.其根本的问题在于经济人的利他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利他.要建立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现代市场经济,必须重新建构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个体道德素养 ,是市场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道德理性基础 ,是维持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必需的行为准则。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来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的基础 ,那么 ,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主体行为的道德文化支撑 ,市场经济必要的运行秩序就难以建立。因此在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过程中 ,培养和铸就经济行为主体的道德理性基础即经济人对经济活动应有道德素养的信仰和对自己行为自觉自律的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道德理性基础作为支撑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文化力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经济行为的导向力、经济个体的激发力、经济组织合作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具有“消冗经济信息”功能,其对于经济人的刺激机制包括提供经济信号、诱发经济动力、决定利益分配三个完整方面,人为割裂它是传统经济制低效率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深化应重在引导经济人对市场环境作出理性反应;市场经济环境不会自动创造道德奇迹。  相似文献   

16.
“经济人”与“道德人”是经济学中时人性假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式。回顾经济史上各种划时代的人性假设,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下,人们应尽快完成由“经济人”向“道德人”的回归.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亚当·斯密认为人性具有双重性:作为"经济人",自爱是其基本动机,人趋于利己;作为"道德人",仁爱是其行为准则,驱使人为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不是仅仅只做一个纯粹的"经济人"或一个纯粹的"道德人",而是要做一个统一的人。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假设的复归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是在一定的道德伦理和法律约束下,追求利己并实现利他的统一体。斯密的后继者对经济人假设的界说越来越功利化、理性化、程式化并失去其原来的伦理意蕴。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倡导一种以自由为最高价值标准的全新的发展观,实现了经济人假设的古典复归。着眼于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塑造具有四种道德品质的经济人。  相似文献   

19.
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经济人"进行反思,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人"的行为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但其伦理缺陷也是明显的.作为现实的人、特别是市场经济中的人,需要"经济人"的一些特性,但又不能局限于"经济人".健全人格的行为选择需要超越"经济人"达于"现实道德人"."现实道德人"是基于现实条件、从现实出发的道德人,他追求义与利、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实现"经济人"到"现实道德人"的超越,需要从社会层面建构扬善抑恶的利益和精神双重机制,也需要主体实现从急功近利到追求长远利益,从利益追求到自我实现价值取向的双重转化.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文化系统中广告人的社会角色无疑是经济人、文化人和道德人的混合体,其从事的广告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又是一种文化活动.经济人的角色使广告人追求广告活动的经济价值和功能;而文化人、道德人的身份又要求广告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与文化责任感,把经济人的市场化取向已经带来或可能带来的物欲的膨胀、道德的失落等转换为价值合理的欲求,从而塑造广告人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