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吃什么水果、蔬菜和一个人的性格之间有某种联系。如果你喜欢吃:苹果:女士——好妻子、好母亲、男士——办事小心,特别是对待爱情不愿冒风险,直到有成功的把握才表露心迹。梨:女士——希望有个强大可信、能够依靠的丈夫;男士——既通情达理,又不易狂热。香蕉:女士——首先愿做出自我牺牲;男士——表面正经心里坏。橙子:女士——温顺细心,但不善于生活;男士——不爱出门,可以信任。草莓:女士——热情奔放,富有诗人般的想象力;男士——吵吵闹闹,爱惹是生非。胡萝卜:女士——在疾驰中敢把马勒住;男士—…  相似文献   

2.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是医学生正确认识疾病的基础与前提,也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和桥梁,在医学教育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医学生理学以正常人体为研究对象,从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水平三个层次开展研究,主要任务在于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和不同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活动现象和规律,并阐明其内在机制,也需要研究在整体水平上各系统、器官、细胞乃至基因分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基于此,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形成性评价在生理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乌恩 《老年世界》2011,(1):46-46
营养和饮食关系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两个方面。一个人在婴儿——幼儿——少儿——少年——成年——老年这样一个漫长的生命过程中能否有良好的生长发育,能否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营养和饮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营养”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特别是那些商业界人士更是如此。营养成为他们发展事业的一个商机。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营养品是最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4.
红玉 《老人世界》2010,(3):51-51
香肠 香肠在制作过程中,要加入一定比例的防腐剂——亚硝酸钠,而亚硝酸钠在人体中能与肉类蛋白质的胺结合,形成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基胺的物质,这是一种强致癌物。因此,香肠不宜多吃。不过,如能在吃香肠的同时.适当多吃一些豆芽、青椒、菠菜、黄瓜等新鲜蔬菜,或者在吃过香肠后吃点橘子、鲜枣、番茄等新鲜水果,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致癌物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张力克 《职业时空》2008,4(2):86-87
当代设计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了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商业设计等多个领域的设计,是现代设计在当代社会的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都以全新的姿态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变化,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当代设计,在设计理念的把握上应该更加全面科学,在设计追求上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笔者认为,当代设计应体现出以人本精神为指导、以功能性要求为前提、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统一的四位一体的新的设计理念。只有这样,当代设计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大众。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中,当提及骨折与心脑血管疾病时,许多人往往认为,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老年人骨折与心脑血管疾病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联系的。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骨折后伴发心脑血管病较为普遍,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恶化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骨折后之所以较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骨折后剧烈疼痛,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上升,导致血压增高,严重时诱发脑出血。二是骨折及手术后,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7.
刘昕璞 《职业》2011,(8):46-46
近年来,信息技术逐渐渗入各行各业,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更为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能够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这才是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食用植物油,然而过量食用植物油可能引发癌症、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因此,在4月25日召开的“2002年必需脂肪酸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呼吁人们在食用植物油的同时,要多吃深海鱼类、坚果类等食物。据营养专家介绍,在人体所需的脂肪酸当中,ω-6和ω-3这两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只能从食物中获取。中国营养学会提出,当这两种脂肪酸的比例处于4∶1到6∶1时,最有利于人体健康。然而调查研究表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摄入比例严重失调,高达20∶1到30∶1。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人…  相似文献   

9.
黄达 《职业》2008,(4X):65-65
<正>病理学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和探讨疾病的本质。这门学科知识专业性非常强,又是联系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学科,同时也涉及到生活环境、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强调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紧密结合,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开发,劳动素质得到提高,未来意识和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即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所以,现代病理教学,虽然专业性很强,但是我们也应该尝试渗  相似文献   

10.
王永兰 《老人世界》2014,(10):49-49
民间有“要长寿,多吃豆”“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果人们每天都吃点儿豆类食品,不仅能够远离疾病的困扰,还可辅助治疗一些疾病。现代营养学也证明,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只要两周时间,人体就可减少脂肪的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夏季气温高,令人难以忍受。有的人大汗淋漓时洗个冷水澡,再狂饮冰镇啤酒或冷饮来消暑,其实这种以冷抗热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炎热中以冷水冲凉还会引发出一些疾病。因人体散热方式以出汗蒸发为主,所以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和小芳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这两年各自嫁人后才联系少了。谁想到,我们下岗后,又不经意地走到了一起——我们都凭着姣好的容貌应聘做了新百的营业员,老朋友相见当然亲切无比,我们工作得都十分开心。  相似文献   

13.
圆子信箱     
具体的爱圆子:我是个结婚两个月的青年人。恋爱中,我和她感情非常好,可婚后,感觉什么都变了,生活一下子成为一堆琐碎的乱麻。今天这个事,明天那个事,今天这个家,明天那个家,搞得人晕头转向。朋友说,这是典型的婚姻适应期症状请问圆子,怎样才能让我轻松地度过这一时期?江西宜川列试列斌:想通了,就能轻松面对。恩格斯有句名言——“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爱情是联系夫妻的最牢固的纽带,也是使婚姻、家庭得以巩固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同时,家庭的建立给原来简…  相似文献   

14.
这是—段特别的故事。说它特别,是因为故事发生在两个特殊的群体间——社会工作者和麻风病康复:氤作为一个新兴的职业,社会工作不久前才在内地获得劳动部门的认可,各地对它的岗位规划和设定都在摸索中;而麻风病康复者,一个在医学上被解放、但社会对他们的歧视还没有消失的群体。因为世俗的偏见和固执,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李黄珍 《职业》2008,(3):17-18
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觉得40岁是挺老的年龄了,是我准备退休,享受的年龄。后来才发现,40岁才是最有优势,最自信、最从容的年龄段,40岁的女人思想依旧年轻,能正确看待得失,能够清晰做出决策,内心是平静的、成熟的、从容的、有理想的,可以为理想而奋斗而不再是出于生活所迫。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看到这三个女孩子,是在上海的时尚新新地——迪美广场,一时间,我很难将申博这类严肃的话题与面前这三个活泼灵动的小女孩联系起来。远远地看去,她们的服饰和举止与周围的环境如此地契合划一,带着一股所谓的新新人类的酷冷之气。这感觉,一下子刺激了我的好奇心:究竟是什么,使这三个都市新人类,想到了要参与申博会标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问:每年到了冬季,身边患肛肠病的朋友就多了起来,请问这是什么原因?河南商丘邱晶晶答:冬季昼夜温差大,容易成为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个时期,人体气虚,肠道功能弱化,容易诱发痔疮、肠炎等肛肠疾病。究其原因是进入冬季,肠道一时不能适应季节变化所致,但大多数疾病经过诊疗后,均可获得康复。那么除了天气原因,还有什么不良的生活习惯会致人生患肛肠类疾病呢?生活中干硬食  相似文献   

18.
生活百科     
《老年人》1995,(10)
生活百科老年人如何安度“多事之秋”秋天,由于气流、气压、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人体遇冷常使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收缩,血压偏高,血管容易脆裂,所以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在这“多事之秋”,即使健康的老人也应小心提防,如常感头...  相似文献   

19.
问:每到夏季,我就会出现饮食减少、全身疲倦、四肢发软、时发低热等症状,夏天过去后才会慢慢恢复。中医说这是“疰夏”。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应该如何防治?邵阳市董志锷答“:疰夏”并非指某个单一的疾病,而是指夏三月中,经体质和传媒的相互影响,人体所产生的一系列病证、病象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生活多了些物质,少了些本真。难道是我们多年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这与我们现代人有我们做人的道理,然后才是做学问。儒家经典大多都是告诉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只有读懂了这些经典,我们才能够读懂社会,读懂人生,才能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才能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才能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冷静的大脑,才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困扰,才能专心做事,诚实待人。这才是我们做教育的根本目的。不管是外文经典,还是国文经典,殊途同归,都是在解释着世界;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无不是教导人们与人为善等做人的道理。在此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读经典与学英语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