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6-17世纪意大利美学形成了风格主义美学、巴洛克美学,它们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美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又与人文主义相对,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同时在整个欧洲新古典主义美学的影响下也产生了意大利自己的新古典主义美学;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意大利历史主义美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宋元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在黄河流域建立政权以后,即开始自觉地学习和吸纳汉文化,实行崇儒尊经的文教政策,并开始了对经学的研习和传播。由于北方与南方的文化环境不同,因而经学研究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长达400年处于游牧民族的统治之下,杂染胡风,重实际,轻玄想,故其经学研究以六经为主,注重经史结合,从中寻求治国的道理;虽然倡扬程朱理学,但仍不废汉唐注疏,具有经世致用、平实质朴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17世纪西欧气候变迁与粮食供应危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7世纪由于西欧气候变化导致食物供应出现困难,也使西欧面临着巨大危机.面对危机,西欧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如通过实行新耕作制度、种植新农作物、变革作物种类、围湖造田等方式扩展耕地、运用新方法以改善农业;改变饮食习惯和结构;国家、地方和个人的临时性救济以及进口和限制粮食出口等,保证了食物供应和社会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史角度看,17世纪科学革命是基督教内部的启智过程,包括逻辑演绎方法和实验方法的创新:同时也是宗教价值警惕这种理智对人类终极关怀所带来的影响的过程.这一双重过程具有矛盾、妥协与互动性,而至牛顿实现了科学上的综合,也是文化上的谐和.它表明科学与文化价值的交织存在,科学的成功既模造了时代的科学精神又赖以其发展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条件.如此,科学发展就远非囿于工具的应用,而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黑死病后的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英国经历了一场明显的长期农业危机:人口锐减,增长停滞不前;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不升反降;土地退化,耕地面积缩减;农产品价格下降.虽封建领主的剥削量有明显的减少,但封建国家却加重了对农民的赋税.在瘟疫的频繁打击下,农民的生活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动力日渐消失.此外,中世纪晚期的英国天灾人祸频频发生,饥荒、瘟疫和战争等突发事件,使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条件雪上加霜.总的看来,这一时期英国农民的生活虽没有恶化,但长期不见好转,依然贫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论述16~17世纪中西自然科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17-18世纪,欧洲与中国的交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等的广泛交流.这一时期特别是在欧洲皇宫贵族和新兴的政治思想家中形成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但是由于当时欧洲了解中国的渠道有限,引用中国的哲学思想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以及自身的优越感等因素.中国在17-18世纪的欧洲的影响,是有限的、浅显的,并没有留下真正深刻的印记.总的来说影响主要集中在绘画,制陶等艺术领域,而其文化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微平其微.  相似文献   

8.
疫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在20世纪仍然是威胁中国人生命、影响中国社会秩序和心理等的重要因子。疫病如鼠疫的爆发确实直接促动了一些卫生防疫事业的开展,但疫病本身与公共卫生并无必然联系,公共卫生显然是近代以来西方的舶来品。在大多数情况下,那些特别为人所注目的疫病如鼠疫、天花和霍乱等等,并非民众死亡的特别重要的病因。公共卫生特别关注疫病,无疑跟疫病特别是急、烈性传染病所带来的社会恐慌和社会冲击力有关。公共卫生的着眼点虽然与维护健康有关,但同样或者更为关注社会的稳定和社会舆论对政府的观感。诸多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可能更多的还是在社会思潮和舆论力量的影响下,统治者、管理者为更好地维护自身统治(管理)以及表达自身统治(管理)的合法性。显然,无论是疫病还是公共卫生,都不单是科学所能完全解释和掌控的,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1980年代出现的艾滋病,推动研究者和卫生工作者开始更多关注、思考疫病和公共卫生的非医学因素。人们已经开始反省20世纪以来的卫生现代化迷思,对卫生的目的,不再像较早那样专注于种族和国家的强盛,专注于经济利益,而更多地落实到个人的权利上。通过对历史过程的梳理和思考,或许不难发现,现代的一系列有关公共卫生的认识,乃是真实与建构的混杂。  相似文献   

9.
1910—1911年东北肺鼠疫对中国公共卫生构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晚清以来的社会变革使官方与民间对现代医学逐渐有所认知,此次疫情则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以伍连德为首的西医专家扑灭疫情的同时,还有效遏制住日俄两国以防疫为名对东北地区的渗透,更以这次抗疫成功为契机,将毕生所学投入到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伍氏的贡献是清末民初西方医疗体系建设过程的一个缩影,展现出中国近现代医疗发展在科学、政治、文化间密不可分的交织作用下产生的若干历史面相。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古代 ,公私之争由来已久 ,且大多数人主张以公胜私。到了 17世纪前后 ,随着社会政治与经济的种种变化 ,进步思想家们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公私观。具体表现在以下 5个方面 :1)他们在“私心自然”基础上 ,对传统的私观念“一分为二”;2 )主张“众私之和”为公 ,公通过私表现出来 ;3)主张天下为公 ,斥责绝对专制君权是天下之“大私”;4)公私性质具有时空上的相对性 ;5 )比较客观地评价了“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1.
13世纪末英国国王驱逐了境内所有的犹太人,此后三个多世纪犹太人在英国几乎销声匿迹.16世纪的宗教改革,使信奉新教的英国人中出现亲犹倾向;出于宗教原因和经济原因,人们开始考虑重新接纳犹太人问题.17世纪,克伦威尔出于政治原因而把接纳犹太人问题提上了日程,加上犹太人自身的努力,从17世纪中叶起,犹太人被允许重新进入英国,并成为促进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英国14—16世纪的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庄园经济随着农奴制的解体而衰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村手工业品市场不断扩大,农村雇佣劳动者也日益增多。因此,乡村中的商品经济逐渐成长。正是在此基础之上,英国的封建经济结构才得以在乡村顺利地实现了转变,由此推动英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并为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准备了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科克严厉批判了君权神授的专制主义思想观念,为17世纪初英国民众争取司法独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斗争主要集中在普通法的主导地位、特权法庭的合法性和国王对司法的干预等问题上,其实质是专制王权和法治两种本质对立因素的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中等阶层的壮大和货币经济的发展,是这一时期英国争取司法独立斗争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13—14世纪,依靠元朝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元大都不仅成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而且也是世界文本书写的中心。孟高维诺以书信的方式向教皇表述他在元大都的经历,表达出他对元大都的切身观照。根据孟高维诺的书信内容,可以发现,世界各地的人们远道而来,聚集于元大都,他们既使元大都充满着世界性特征,又使这个时期的文本充满了与世界关联的内容。作为天下“风俗之枢机”的京师,元大都的世界性特征又辐射到帝国的每个角落,从而使13—14世纪的中国整体形象都充满了与世界关联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上半叶,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知识妇女参与社会交往的现象。从表面看,她们交往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一定规模人数参加,交往形式多样,活动范围也较广泛;但深入分析,二者却存在着本质差异。中西方知识女性,在参与交往活动范围上,前者侧重于文学层面,后者偏向于权利追求;在活动支撑理论导向方面,前者是社会据统治地位思想的内部分歧,后者是新生阶层与旧制度的理论决裂;在对后世知识妇女影响方面,前者几乎是原地踏步,后者则呈阶段性发展前进。正是这些差异使之后的中西方知识妇女追求女性权力运动走上了不同的道路。17世纪前后中西方知识妇女社会交往活动的比较,启迪我们:一种社会运动,即使规模宏大、形式多样,但如果仅停留在表层的繁华,没有进步思想理论的支持,没有真正触及社会制度的深层弊端,就会很快沉寂下来,尽管之后仍继续有同样运动的发生,也只能停留在之前的水平上,不会有进步。社会历史运动,只有获得进步理论的支撑,彻底触及社会制度的弊端,才能不断革新向前。  相似文献   

17.
在17世纪的英国,哲学与文学的紧密结合成为文学和哲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各种哲学思想对许多文学家及其文学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7世纪前后中国北方宗教多元现象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世纪前后中国北方社会宗教多元化有突出的发展。其表现主要在于 :民间对多种对象的祭祀和对各种宗教成分的兼收并蓄 ;国家对社会宗教活动控制的削弱和士大夫宗教思想的复杂化。这种现象的根源既在于中国原始宗教的多神信仰和儒家思想的包容性的传统 ,也在于 1 7世纪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的不稳定状态 ,以及社会规模与国家体制模式不相称等。这种宗教多元性反映了中国文化综合主义的内在取向  相似文献   

19.
欧洲在延长的17世纪(1580-1700)曾发生了一场针对巫术的迫害运动。研究表明,作为一种集体行为,它有着复杂的发生机制,而心理成因是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的心理暗示;社会变迁带来的替罪羊心理;日常生活摩擦引发的拒绝-内疚等心理因素构成了巫术迫害的主要心理成因。  相似文献   

20.
17世纪英国诗歌在意象、比喻方式、句型结构等文体方面显示出了与16世纪英诗的显著差 异,形成这种文体的文化根源则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席卷欧洲的巴罗克文化。巴罗克文化促使英国诗歌从 客观摹仿向主观表述内视化转向,巴罗克文化表现出来的内心焦虑感和视觉呈现的恢宏性也规定了17世纪 英国诗歌文体的张力性和夸饰性。这说明诗歌文体的生成不是孤立的文学内部发生学现象,而是特定时期多 种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