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也是思政教育的宝贵素材,理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以激发其民族文化自信心.两者的融合也带来思政教育的创新,特别是思政教育素材的再丰富,开创思政教育的新格局.该文主要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问题进行探讨,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思政教育新格局的建构策略,以真正带来思政教育实效的提升和传统经典文化的传承,助推我国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9,(2):14-17
青年文化自信关乎民族文化、国家认同、人才培养,关乎文化自塑的态度、实力、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文化自信现实建构的契合体现在互动关联、文化渊源与理论逻辑三个方面,游离集中在处理文化的历史和现代的关系、本质和异质的关系、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三组矛盾,具体通过镜鉴历史,活化真意,正确认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育人实践;通过悉心赏鉴,兼收并蓄,合理转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化人实践;通过立足初心,理性传播,积极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化立人实践。  相似文献   

3.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是立党兴党强党的信仰之基、精神之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利于回应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有助于引领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担当民族复兴重任。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提高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激发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体现为目标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相通性和方法上的可借鉴性。要从实践层面探究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事关培育时代新人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因时而进",紧跟时代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更要高度重视它的当代价值,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坚持第一课堂的基础性、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功能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探索发挥中华传统文化思政育人功能势在必行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发挥好每门课的育人作用,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产品外观设计》作为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的载体,通过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特色、自然资源与现代科技等的自然融入,与专业知识技能结合,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6.
万远新  张铁军 《创新》2018,(2):28-36
完整的爱国主义是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的有机统一.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在逻辑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文化认同根基;同时还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确立政治认同核心内涵,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儒家文化中的"忠恕之道"为现代爱国主义的实现提供了方法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发展趋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也可以进行全课育人的新尝试,该文从优秀传统文化和《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相融合的立论点出发,从教学背景、问题审视、价值审视三个方面分析得出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教学的积极作用,并基于吸引—决策—实施三个层次提出具体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8,(5):6-10
习近平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包括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包括: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为现代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当前的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就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传统文化与国外文化的关系而言,习近平认为我们既要借鉴国外文化的精华,又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避免失去精神独立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都包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也可以为其注入源源不绝的文化力量。习近平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遗迹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也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崔占龙 《探求》2022,(5):21-26+80
革命纪念馆教育资源是革命精神和红色资源的集中体现,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基于建设“大思政课”思路,探讨革命纪念馆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逻辑、实践价值和路径,不仅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丰富思政课的内容体系,创新思政课方式方法,而且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万远新  张铁军 《创新》2019,13(3):40-47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建设的基础资源和精神根基,它决定着新建文化的理论品性和民族特色,也有利于新建文化的民族认同;文化主导性是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和主要内容,它体现着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代性发展要求,是对人们现实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文化主体性和文化主导性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并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同时进行诠释与建构的辩证统一,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1.
郑州轻工业大学《烟草原料学》课程组任课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政策、脱贫攻坚、可持续发展理念、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科学故事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将思想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了传授知识与思政教育的统一,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5,(10):172-175
20年的文化素质教育,对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应结合院校研究理念,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发展:一方面,各高校借助院校研究方法,开展以改进实践为导向的理论创新,将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决策层面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各高校结合学校及区域特色,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思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面临着话语内容的生动性有待增强、话语方式的滞后性有待改变、话语体系的时代性有待更新的现实困境。涵生气以丰富话语内容、接地气以创新话语方式、蕴底气以健全话语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要持之以恒重视高校思政课,关心高校思政课发展,大力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努力探索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好方法、好途径."积极教学法"以其独具特色的作用和效果在助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面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该文结合高校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积极教学法"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资源和优良载体,对其充分利用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效果。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目前还存在着红色文化的内涵未得到充分阐释、红色文化教育的教学形式单一、红色文化氛围淡薄等问题。高校要进一步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优化红色文化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时代的发展对学生素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育人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专业技术,并且具备良好的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学生素质教育的良好着力点,因此,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是当前形势下思政教师应该侧重的教学方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学习书本上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该文对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的融合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8,(4):129-132
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并不意味着其一无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有不可取代的一些优势。只有将思政课教学与慕课有机结合,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才是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出路。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除了形式要丰富多彩,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时代化、现代化,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9,(7):25-28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并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优秀传统文化破解作风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要根据其内涵和特点分析其时代价值,从党的作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认识中探寻两者的契合,通过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加强作风建设的作用、融入策略和实现路径,切实推动作风建设中各种问题和难题的有效解决,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解决作风不纯的问题,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梳理概括其历史源流、思想精华和鲜明特质,深刻揭示其地位作用,集中阐明了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路径。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三个融入"着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润泽当代中国。融入国民教育。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  相似文献   

20.
苏爱萍 《创新》2023,(1):46-5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基层治理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从治理理论的角度来看,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能够为新时代基层治理赋予文化内涵,有助于推动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向,实现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更好结合,促进传统文化与协商民主的融合等。传统基层治理文化的基层精英引领、乡规民约建设等举措有助于凝聚各方治理力量,增强居民归属感与基层自治能力。家风家规、孝文化等传统道德文化有助于建设现代基层社区文化,服务现代基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