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视野与诗词评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学者伽达默尔及姚斯曾提出过文学阐释中的"阅读视野"问题,这对中国古典诗词阅读与评赏亦有启发。赏析古典诗词作品,首先要在结合个人视野和历史视野的"合成视野"下,对它有正确无误的理解;然后还需在理论的视野下,对它进行理性的研究与反思;而与此同时,一个集历代对此作品评赏之大成的历史性视野也必不可少。另外,对于每个人来说,阅读视野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自己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进化的。  相似文献   

2.
先秦的老庄学派提出复归观念,其本质就是复归自然。至魏晋时期,士人们以具体的山水景色象征自然,于是山水就成为士人们的游居环境和精神境界的追求目标,因此,多种形式的山水文化渐次产生、发展起来。由此看来,复归观念在中国山水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想正确地继承、发展山水文化,必须正确对待复归观念。  相似文献   

3.
科学主义与人文视野是人类长期在生存斗争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价值体系。本文既分析了它们的对峙与分野,又论述了它们的互渗与交融,并在结论部分指出:这两种文化视野的融合、交汇、是今后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哲学精神的复归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正长期处在转型期 ,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需要借助哲学理念的整合。在摆脱固有的体系束缚和实现组成部分的重大突破后 ,在继承中国哲学优秀传统和融合西方哲学积极内容的基础上 ,我们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复归  相似文献   

5.
教育思潮不断更迭,教育工作者却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探寻。在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教育大家更是如此,赫尔巴特在此之列。尽管人们对赫尔巴特及其所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批评不绝于耳,但是,在此之后的任何教育学派都不可能全盘否认赫尔巴特教育学的价值和贡献,相反他们在诸多方面都是对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即便是在当今急遽发展的时代,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仍蕴含着无尽的宝藏。  相似文献   

6.
经济人假设的复归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是在一定的道德伦理和法律约束下,追求利己并实现利他的统一体。斯密的后继者对经济人假设的界说越来越功利化、理性化、程式化并失去其原来的伦理意蕴。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倡导一种以自由为最高价值标准的全新的发展观,实现了经济人假设的古典复归。着眼于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塑造具有四种道德品质的经济人。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 ,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 ,知识仍然是一种资本 ,仍然以私有财产的形式存在 ,因而知识经济有可能使人的异化继续加重 ;另一方面 ,由于知识本质上不是一种私有财产 ,本身仍然是一种肯定性的、中立性的力量 ,因而知识经济同样也给人的复归提供了巨大的可能。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复归 ,关键是人如何去把握和利用知识  相似文献   

8.
纵观西方伦理历史,德性伦理经历了由盛而衰到复兴这一过程。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德性论,在经历了中世纪神学伦理、近代契约伦理后,逐渐衰落,已经处于边缘化状态,到了现代,它又重新被许多伦理学家认识,成为继元伦理、规范伦理后最引人注意的理论,其中对德性伦理贡献最大的当属麦金太尔。综观西方德性伦理的历史,结合社会现代性特征,我们能够合理地推论德性伦理将走向一条辩证复归的道路,这条道路有着现实的挑战,同时也有着实现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现代社会面临道德危机,道德支离破碎,德性伦理将与其它伦理形态共建一个动态、多元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9.
重塑大学理念——自由教育的复归与超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统,至中世纪成为大学的理念.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大学功能的日益发达,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的哲学理念--自由教育曾受到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的非难和挑战,其核心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人学"与"科学"之争.即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本身还是人的工具价值问题.本文通过考察自由教育的历史源流、内涵的嬗变,分析其复归的合理性,构建现代大学理念,超越自由教育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既符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又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其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从根本上讲,“以人为本”体现了我党执政主体意识的复归诉求:从单一低位到合目的的统合和复归;从对位到合位的统合和复归;从管统到民主自治的统合和复归。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过度发展导致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性危机以至于生态危机,因而建设一种新型生态文明成为世界各国共识.基于农耕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生态平衡、追求“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识.因此,21世纪,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在更高层面上的多元复归,能为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上,东西方文化都无视自然的主体性,表现为在观念中的否认和在行动上的征服,结果遭到了自然的报复。自然主体性不是虚玄的概念,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以其创造性、目的性和尊严性体现出来。现代生态环境的恶化警醒了人类,从而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生态化”浪潮,这昭示了自然主体性的复归。正视并尊重自然的主体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不可忘却的要义.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发展史上,教育经历过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变化。古代的自由学习,中世纪的信仰教育,近代的功利教育,扭曲人性的现代教育使教育常常偏离甚至背离其固有目的。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回顾和总结往日教育的时候,我们又一次重新发现了“人”,以人为本,培育完善而完美全面发展的人是21世纪教育的真正目标,在未来的社会里,“人终于成为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14.
阅读量和新闻能力存在正比关系,许多新闻业者新闻能力不强,尤其是一些非新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准新闻业者")在新闻工作从业实践中难以适应,原因是其阅读量不够,这与其多年来所受教育的内容、知识结构、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必然的关系。正确认识"准新闻业者"法定学历和新闻能力不相称的真正原因,采取相应举措,增强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以及改革现有的教育方式,以法治教。  相似文献   

15.
李淑艳 《新天地》2011,(12):148-149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传承了几千年。但诚信在当今社会生活已被人们渐渐地忽视,在今天的校园中诚信也严重缺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一定程度上忽视这一品质的培养。那么诚信在人们心中到底处于何种位置?请看2003年财富品质排行榜,荣获冠军的是_诚信!诚信是财富的首要品质;诚信是一个人的气节和操守;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重农轻商、疏离城市的文化传统使都市文学一直处于被主流话语排拒与贬抑的不发育状态。新中国成立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元独尊的文化语境更使都市文学失去了存在的可能,不无遗憾地出现了断裂与缺失。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多重刺激,都市文学也开始复苏与勃兴,在世纪末多元文学格局中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学新的生长点,构成了醒人耳目的文学景观,结束了长期被冷眼与指斥的文学灰姑娘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李攀龙具有强烈的结盟意识,其主要表现为一种自觉的主盟意识.在此意识支配下,他积极主动地聚集志同道合者,结盟立派,确立了其盟主地位.这主要是通过倡导、施行较前七子更狭隘、偏激的文学主张,以及推行更为严苛的行为规范来实现的.在加盟者的配合下,李攀龙此举引发了广泛的文学轰动效应,明代主流文风为之一变,前七子流失的文学权力,复...  相似文献   

18.
衡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指标有两个 :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 ,是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这两个方面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9.
公共管理主体角色的公益取向乃公共性所决定,公共管理主体的角色冲突则使其公益角色选择陷入困境。这种现象从形式上看是一种角色错位,从实质上看则是公共管理系统内公共利益与特殊私人利益的博弈。公共管理主体的角色错位导致公益角色失败,从而损害公共利益。以公共责任所具有的公共性保障功能为基点而建构的公共责任制度,乃是控制公共管理主体角色冲突,实现公益角色复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 ,将古典的女娲神话与当代中原地区口传神话及民俗加以对照 ,认为在男权社会中 ,女娲的神格和功能都发生了倾斜 :由大母神、创造大神和文化英雄演化为以“赐子嗣”为核心功能的生殖神。在倡导女性解放的今天 ,重新发掘女娲神话所体现出的女性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感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