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英语中,被动意义除了可以用被动结构"be/get+V-ed"来表达外,也可以由主动形式和中动形式来表达.本文着重探讨了能表达被动意义的中动形式和六种主动形式动词、动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形容词以及介词短语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2.
意义决定形式,形式反映意义。英语的不定式和-ing在英语中作同一成分时的区别是由不定式的主观性和-ing分词的客观性决定的。主观性意义指说话人或施动者对所指的动作含有主观看法或主观设想:如计划、打算、安排、设想、决定等;客观性意义表示所指动作的具体内容或实际发生的事:如经历、经验、事实、客观存在等。此外,我们还需要对限定动词的类属进行区分。限定动词按照其意义也可分为主观性动词、客观性动词和中性动词。主观性意义的谓语动词选择不定式,客观性意义的动词选择-ing分词,中性动词选择两者意义上区别不大。这种语义上的契合关系也证明了主观性意义和客观性意义是英语不定式和-ing分词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3.
英语动词不定式能行使多种句法作用。本文对动词不定式在行使某些句法功能时的附加意义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l】英语疑问词 不定式作双宾语动词的直接宾语,是一种常见句法结构。正确判断这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对于理解和使用这种句法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章振邦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第23.4B节讲述动词 带 to 不定式结构时写道: “有些双宾语及物动词,也能用疑问词 带 to 不定式结构作直接宾语。例如:  相似文献   

5.
根据分布分析原理,区分"出"类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结果意义的形式标准应为:1.从……里/中/下/上往外VP;2.从……里/中/下/上VP到外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概念结构理论,"出"类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表示典型的"运动事件",可细分为"具体位移趋向义"和"抽象位移趋向义";结果意义可细分为"从隐到显的结果义"和"从无到有的结果义",不同的结果义对动词的选择有异。  相似文献   

6.
被动语态表达了被动意义。但被动语态并不是表达被动意义的唯一方法。本文试图对英语中不用被动语态表达的被动意义作一归纳总结。除了用被动语态表达以外,被动意义还可用不定式,现在分词,动名词的主动语态及不及物动词表示,也可由部分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和所有格等表示  相似文献   

7.
笔者从对比的角度,归纳并分析了英语中的主动结构表示被动意义和被动结构表示主动意义的"倒逆"现象;同时还说明了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的语义特征.本文认为,主动意义与被动意义的"倒逆"现象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思维形式和不同思维风格.  相似文献   

8.
形容词后跟动词不定式是英语中一个很常见的结构。但对于形容词后不定式的语义功能却很少有人触及,一些语法书也泛泛称之为状语。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形容词后的不定式作状语讲意思非常牵强,而有些与句子原意根本不符。所以本文试从形容词的性质、形容词与动词不定式之间句法功能以及它们与句子主语之间不同的逻辑关系着手,举例分析它们不同的句法及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9.
动词不定式结构是英语中经常出现的语言现象。然而 ,在运用中 ,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对其不加以重视 ,很容易出现错误。本文从几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动词不定式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主谓间"而"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而谓"结构在古汉语中十分普遍.本文试图从古代汉语(以先秦汉语为主)"主而谓"结构的语法形式着眼,考察"主而谓"结构的语法意义,并对主谓间"而"字的来源及发展作一探讨,以期对主谓间"而"字有一个历时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秃头歌女>是荒诞派戏剧的滥殇之作,本文试从语言这一角度切入对其予以关照.该剧从语言着手,使之逐步与意义、逻辑分离,最后将语言自身分解,在这一过程中揭示出荒诞的意义并将之推向极致,实现了对荒诞的超凡表达.  相似文献   

12.
"言意之辨"是我国古代玄学中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它不仅涉及到哲学认识论的一些问题,而且涉及到"道不可言"、"言不尽意"、"意不称物"等重要的有关语言局限的问题.本文着重从"言不尽意"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它对后世文论的影响等方面,来认识人类语言在其所要表达的内容上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石涛的“一画”论博大精深 ,自成体系 ,在中国美学史上影响深远。其所说一画是万物生成演化的根本法则。作为法则 ,它是充满灵气之法 ,自由之法 ,变化无迹之法。而其实质则是形神统一体、天人合一体、内在生命力及其表现统一体。石涛将其引申为审美创造法则 ,以指导人们如宇宙创生那样创造出活生生的第二自然 ,对中国美学理论建树甚巨  相似文献   

14.
凌濛初在"二拍"中创造出丰富、奇异的梦幻世界,演绎出各种类型的梦,凌氏继承冯梦龙的救世意识,通过梦的描述极力鼓吹教化意识,呈现出梦与非梦境两者形成对比相互作用,致使"二拍"定位了鲜明特有的价值取向及叙事操作,从而凸现出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5.
"好"字的意义较多,过去一直认为本义是"美,"本文通过分析"好"字的结构,语源的探讨,以及它所包含的文化成份,认为"好"字的本义应该是"女能生育子."  相似文献   

16.
“程度副词+名词”组合作为目前流行的一种言语现象,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从不同角度探讨其存在的合理性一直是大家致力解决的问题。从语义、语用两个方面阐明了该组合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原因,另外还指出,社会、语言使用者等因素也会对该组合的出现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对当下流行的"秀"字的概括描写,探讨了"秀"字的多种新义,"秀"字出现的格式,并论述了"秀"字新义得以流行的内在和外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青"是汉语中一个独有的颜色词。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色彩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翻译"青"时,译者应首先根据具体语境确定它的色彩意义或国俗语义,然后在译文中正确将之予以再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汉语和日语的动词对比来分析它们在句子意义上的特征.日语动词由于有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存在,它们在体现动词的"有意"和"无意"上分工明确.汉语是独立语,动词语意受大的语言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汉语动词的"有意"和"无意"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笔者认为汉语句子里面是以动词为中心,外围成分向内影响,最终决定动词的有意或者无意.而日语正好相反,是以动词的有意或者无意为中心,从内向外围成分影响,最终决定整个句子的有意或者无意.也即是说,汉语是大的语言环境意合后决定中心动词的意向性,日语是中心动词的意向性决定整个语言环境意合的意向性.  相似文献   

20.
《说文》“读若”性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读若"是全书惟一的注音体例,其性质历来受到历代研究者的重视,分歧也一直存在。列出自清代以来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和争论焦点所在,认为在计算机时代这个问题会得到彻底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