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现状的分析 ,指出中国企业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几个误区 ,提出发展中国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 ,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 ,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实现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企业文化同社会文化的互动会造成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中国的人情文化使企业注重“感情投资” ,注重人本管理 ,但也造成关系网、任人唯亲等副作用 ;家族主义文化培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 ,但也助长家长作风和盲目服从意识 ;缺乏个性的文化造成企业文化的无个性 ;形式主义文化使企业文化表面化 ;泛政治主义文化虽保证企业文化正确的政治方向 ,也使之政治色彩过浓。企业文化既给社会带来“竞争—合作文化”、充满活力的大众文化、优质的产品文化 ,但也使一些人孳生投机心理、拜金观念、虚伪作风、享乐主义等。为了促使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 ,就必须确定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合理目标体系 ,促使企业领导和员工树立文化责任意识 ,宣传和推广企业精英人物 ,加大对企业物质文化的投入 ,构建合理的文化选择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企业文化范畴的保险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险企业作为具有社会管理功能的特殊行业,在席卷全球的企业社会责任浪潮中,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文章基于企业文化视角探讨保险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思路,提出把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固化到保险企业文化的体系构建之中,以两者的有机结合来推动保险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善勇  赵金航 《理论界》2006,(8):99-101
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企业文化从理论到实践建设仍会经历一个冲突而漫长的过程。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目前正在经历一些误区,如何正确分析这些误区背后隐含的假设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就企业文化建设七个方面的误区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指出迈出误区的三个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5.
丁旭东 《兰州学刊》2011,(10):183-185
人的行为体现意识,如文化消费行为是人在文化价值观念的比较、选择、认同的基础上,把需要冲动转化为购买行动的过程。所以,我们从人们的文化行为的状况中便可推演出社会价值观念,继而推导出社会文化心态。社会文化心态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决定社会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因子。笔者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对当代某种文化消费等行为中体现出的社会心态进行了分析,认为如何引导人们从过多倚重物态文化的现实转向更广阔的精神文化消费,提高文化市场的服务水平、消费内容,提高社会文化消费内需,促进社会文化的大发展,是当今我国进行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重要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文化相关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企业文化发展逐步趋向由“文化建设”转向了“文化管理”。油田物业管理应站在新的起点上,引入企业文化新思维,对“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进行对比分析,查找以往企业文化工作中的偏差,并结合自身企业文化实践创新思路,以期对当前企业文化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区文化治理体系是社会生活共同体建设的核心议题,建立健全社区文化涵养体制机制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践抓手.基于文化转型理论视角,以N市L社区文化营造创新示范项目为例,考察文化强国战略下农村社区文化治理体系重建的实践逻辑."送文化"与"种文化"导致的基层社区文化供需结构失衡是文化治理转型的内生动因,L社区通过积极开展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新型社会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大力培育文化志愿服务创新文化营造的社会协同机制,通过有序引导多维主体共治实现社区文化营造的共建共享机制.因此,从基层社区文化治理体系的主体、规则、效能三重逻辑,以及L社区文化营造创新示范项目实践经验来看,基层文化治理体系重建必须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送种并举",又必须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强化政府统筹和行政规划.另外,基层文化治理体系重建亟待整合多元化社会资源,强化基层社区文化治理合力效应,提升文化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实践哲学的历史嬗变过程,分析了亚里士多德“伦理—政治”实践哲学中被政治遮蔽的文化线索以及培根“科学—技术”实践哲学对其的纠偏和补充作用。在这种互补中文化的意义逐渐丰富。这两种传统在马克思“劳动—社会”实践哲学内实现了综合。但是,马克思由于革命的需要而关注了社会实践中的组织制度方面,而没有过多地关注其文化方面。雷蒙·威廉斯在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文化实践理论,成为传统实践哲学的现代形式,丰富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社会实践理论,发扬了社会实践中的文化内涵。威廉斯的文化实践理论以实践哲学的伦理、政治范畴为出发点,突出了文化的政治实践和生产实践,形成了总体性的文化和文化实践观。它阐释了文化实践的可能性、主要任务和内容以及文化实践的理想问题。它将马克思的“社会改造”转换为“文化改造”,将“社会革命”转换为“文化革命”。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凸显和实践哲学的现代形式,威廉斯的文化实践理论丰富了马克思社会实践理论的文化内涵,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理论的构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素梅 《理论界》2006,(7):181-182
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我国多数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尚处于基本形成和酝酿探索阶段。作者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状况,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独立思考,提出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把握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一个时代最为强烈的回音,而文化理论的问题只有在与社会发展实践的交融和互动中才能得以延展和深化。在西方传统实践哲学话语体系中,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再到费尔巴哈,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文化维度抑或是文化与实践的内在关联。把文化的实践形态纳入社会总体实践的基本类型,进而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文化内涵及其演进规律,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题中应有之意。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通过对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践思维基本原则的澄清,我们可以窥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本质和价值旨向,也即是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总体的一部分所彰显出的人类精神实践的基本内容。对现实的人及其文化实践的合理阐发,正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使命,走向实践的文化可以称之为唯物史观的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11.
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开创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典范理论形式,同时作为起点与标志,也展现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影响与价值。“文化与社会”是一种重要的观察视角,它强调文化的物质性,突出文学创作、文化生产与文学批评的社会语境,重视文化理论研究的“经验性”,构成了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感觉结构理论的重要理论准备。“文化与社会”的观察视角是一种整体性的批评方法论,它着眼但不限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维度的阐释,是在既定社会语境中确定“文化”的意义以及从事文学批评实践的整体性的阐释视角,对我们今天的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煤炭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历经20多年。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作为煤炭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通过党政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选树先进典型,塑造企业形象,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等途径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具有了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文化、追求卓越的文化、创新改革的文化及和谐团队文化等特征。研究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煤炭行业和其他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我国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我国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依据的科学理念,根植于广大群众开展实践活动的人民立场,以及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等文化意蕴,对推动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儒孝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等相关文献的研究,着眼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异同,探讨了研究中国式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有关问题,指出了研究策略及可行性,提出构建中国式企业社会责任,应在儒孝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价值观的融合及重构中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力和经济力、政治力及军事力一起,构成了一国的综合国力。从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想,文化建设成为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一个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把握了这个过程,就了解了30年来党的有关文化建设的理论,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文化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构建先进性别文化,主要指树立社会公众共享的、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传播体现性别平等和谐的语言和知识,创造表现性别平等和谐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社会过程。构建先进性别文化是以推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顺应文化演进规律、引导文化前进方向、与时俱进的社会行动。思考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战略和策略,需要开拓思想和视野,不仅要将其纳入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要将其纳入社会管理的范围,视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开展行动。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写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篇。“以人民为中心”是党推动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和工作导向,是贯穿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价值核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维度具有四重内涵,即全局观引领下坚持人民至上的文化价值、谱系化视野中紧紧依靠人民的文化原则、整体性探索下不断造福人民的文化发展目标、体系性构建中牢牢植根人民的群众路线。在文化实践领域,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文化实践。人民文化实践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在增进各族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方面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东盟自成立以来,在维护地区政治稳定、推动安全合作与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积极与重要的角色。随着东盟地区主义的发展,东盟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在强化政治安全共同体与经济共同体的同时,向社会与文化共同体的建设发展。在东盟社会与文化极其复杂与多样的环境下,社会文化原则的认同与规范一致是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成功的基础与前提,以人为本、社会福利、社会正义、捍卫人权、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包容与多元文化主义等现代的社会文化观念,成为建设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与重要原则。尤其值得指出,随着中国与东盟地区合作的深入发展,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的规范原则以及实践方式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借鉴,这对中国全面深化与东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在社会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以及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自觉意识。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必须走出传统与现代、激进与保守的对立局面。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言必须在把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为人民群众自觉追求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而又超越传统文化,进而引导人们投身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而言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更新自身发展,进而成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及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新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民崇礼、礼法合用、和合以求、经世致用等有益成分的精神内涵及时代价值,归纳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鲜活历史实践,对于传承中华文脉,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其提供有益借鉴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