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昆勇  谢鹏飞 《城市》2013,(9):15-20
"十二五"是南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水平的新时期。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出了"建设五象新区,再造一个新南宁"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体现,符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规划,符合南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发展方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南宁五象新区现代化新城建设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实  相似文献   

2.
刘庆斌 《城市》2012,(4):30-32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征地拆迁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城市发展建设的难点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做好城市征地拆迁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建设,是地方政府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发展与土地供给、使用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惠蓉 《城市》2006,(3):15-19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也是城市化的世纪。21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城市化是必然结果,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很快,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是值得探讨的。一、“做大”城市一些城市提出“做大”城市的口号。在工作中出现了追求城市占地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大广场、大草坪、大马路、大树进城、大高楼、大玻璃幕墙的倾向,实质是对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误解,有违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目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一)追求城市占地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的误区中国的城市发展正面临着城市群…  相似文献   

4.
声音     
很多人是被城市化的,最尖锐的批评认为我国城镇化是伪城镇化。目前的城镇化率降低12%,即35%左右才反映真实水平。城市化进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只着眼于漂亮城市的建设,未更多地去解决民生问题农民问题。对农民来说,城镇化是土地被拿走,房子被拆掉,进城后还没有应有的权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说。  相似文献   

5.
王志国 《城市》2007,(11):8-11
"十五"期间,江西省委多次提出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中心城市聚集,逐步发展、形成城市群的设想.在"十一五"规划中,江西省即明确提出了建设环鄱阳湖、赣中南、赣西三大城市群的发展目标. 一、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为探索在新型城市化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广州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协办的"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2013广州报告会",于2013年12月14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召开。会议围绕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的主题,就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心城市辐射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在一度“园区热”和“房地产热”的影响下,形成了大量的城市闲置土地,浪费了国家的土地资源,违背了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根本方针。深圳是城市建设发展特别快的城市,也是最早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城市,现已响起城市建设用地告急的警报。深圳市规划国土局的一份报告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深圳的城市土地资源越发显得匮乏,不能再盲目扩大土地供应总量,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目前深圳城市建设用地已超过470平方公里,是全部规划建设用地760平方公里的67%。他们节约用地…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市地区出现了一种比较特殊的社区类型——“村改居”社区,主要是指通过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所形成的社区.作为一种过渡型的社区,“村改居”社区一方面为城市发展消除了某些体制障碍,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另—方面,“村改居”是一项涉及基层社区建设、集体资产处理、居民身份转换、公共服务延伸等问题的系统性工程,也面临着诸多治理难题和困境,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矛盾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城市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发展。但只有发展的速度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并以民生作为根本,这样的城市化才是有意义的。据报道,现在全国有16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在此目标鼓动下,有的城市急功近利,大拆大建,把一场应该循序渐进的城市化运动演变成了一场"城建大跃进"。  相似文献   

10.
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城市对郊区的蚕食和城市规模"摊大饼"式的外延性扩张,在城市边缘区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11.
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城市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基本责任与发展方向,其中城市休闲文化发展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面对市民游憩休闲与游客旅游休闲需求,促进"城市文化休闲化、城市休闲文化化",建设城市休闲文化,丰富市民与游客休闲生活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不断向前推进,许多非洲国家的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部分非洲国家忽视生产力水平的现状水平和社会软环境建设、不重视公共服务的改善,一味地追求造城运动,缺乏有效政府宏观调控和城市总体规划,使得城市在全境内分布不均衡,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市化发展的同时负面效果日趋凸显。这种非均衡型城市化模式体现出如下特征: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不强、城市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等。这些矛盾给非洲国家带来了城市拥挤、疾病流行、高犯罪率、滞后的交通条件和环境污染等"城市病"。剖析非洲国家的非均衡型城市化的特征和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对解决非均衡型城市化问题进行反思,对合理引导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龙江  张昱  王燕 《城市观察》2014,(1):188-192
为探索在新型城市化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广州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主办、《城市观察》杂志社协办的“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发展——2013广州报告会”,  相似文献   

14.
杨夫军  初红霞  刘婕 《城市》2012,(6):77-79
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中第三产业最为聚集、城市特色与风貌集中表现的多功能地区,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各地不同类型的城市正在谋划或者建设城市中心区,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引发的可达性差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出了中心城区"一主两副"的空间布局,具体指小白楼地区—解放南路地区—尖山八大里地区主中心、西站地区城市副中心和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园林包括城市公益园林、城市楼盘园林和城市旅游景区园林。在城市园林中进行文化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呢?一、品质意义——文化可以提升城市园林的品位和档次1.文化可以使园林生色《红楼梦》贾政议大观园的对额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这表明风景园林打  相似文献   

16.
王志章  庞雅莉 《城市观察》2013,26(4):123-135
在城市化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国际地位与竞争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在分析重庆构建城市文化形象意义的前提上,基于重庆城市文化形象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出重庆城市文化形象建设中的现存问题及其根源,并从明确城市定位、规范市民行为、整合公共空间、加强城市营销以及建立城市"瞭望塔"系统五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为重庆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一个重要缩影便是快速城市化。然而城市化所带来的不仅是飞速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涌入和高度的资源聚集。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在2050年之前,中国城市化规模将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年由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规模在一千万到一千二百万区间内,与之伴随的是农村劳动力的飞速流逝,同时由于资金、政策等种种原因,农村劳动力在进入城市时往往会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这就造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群体"留守儿童"。根据社会学概念,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且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达两千两百万。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公共问题。  相似文献   

18.
韩继征 《城市》2010,(8):37-39
伴随着18世纪的工业化进程,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浪潮。而快速的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布局混乱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危机和“城市病”问题的出现也促成了控制城市规模膨胀理论的提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探索,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城乡结合控制合理的城市规模,形成一种有机平衡的发展模式——建立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9.
张蕾  孙钰 《城市》2016,(11):7-10
城市副中心是一个城市的次级商业商务发展中心,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大城市、 超大城市的人口、 资源压力,有利于推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越来越引起我国城市群建设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相关城市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化建设的关键点.笔者以天津市红桥区为例,从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旧城改造、 金融业发展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天津市红桥区应如何借力天津西站综合城市副中心的区位优势,加快区域建设与发展.笔者认为,天津市红桥区区域建设应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机遇、 以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为依托、 以西站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为保障、 以"十三五"发展阶段为契机、 以城市化发展为目标,推动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经武 《城市》2014,(1):33-38
正一、防治"城市病"的紧迫性"城市病"是近十几年来中国城市学及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它是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一个形象化比喻,是指在一国城市化尚未完全实现的阶段,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由于城市系统存在缺陷而影响城市系统整体性运动所导致的对社会经济的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主要涉及人口过多、环境污染、空间拥挤、交通拥塞、就业困难、治安恶化、管理低效、资源短缺和城乡冲突与社会失衡等问题。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