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孙中山在批判吸取了西方三权分立制的弹劾制和中国古代监察制的思想 ,并加以理论上的再创新 ,终于形成了其完整、独立的监察思想体系。从其监察思想的各种主张看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监察范畴。  相似文献   

2.
量学把"认识"归纳为分别识和无分别识.无分别识是一种纯感性认识,分别识是在无分别识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认识.本文从分别与无分别识之性相入手,分析此二种识的不同特征,旨在探讨量学在哲学认识论方面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扶助农工"思想是孙中山先生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亦为孙中山之新三民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些年来,学术界尽管对孙中山个人乃至其思想各个方面的研究已比较多,也较深刻,但其中许多重要问题仍须进一步研究、挖掘.在此,本文试从一个新的视角对孙中山的"扶助农工"思想形成原因及其确切的内涵予以一番分析和评价,并愿此能对今后在孙中山个人及其新三民主义更进一步研究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形成于法制与神权的政治基础、民主理念与宗教文化的思想基础、理性思维方式的研究基础上的。学理财富思想的理论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财富与经济生活的关系是其理论基础;财富属性是其逻辑主线;财富增长是其核心内容。西方古代学理财富思想得以发展为学说体系,而中国古代财富思想未能发扬光大,这一事实,要求我们对中西方古代财富思想进行深刻的比较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来转变思维方式,完善经济政策,把握财富的社会张力,彰显正义与公有制。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廉洁政府并遏制官吏腐败,孙中山遍考中外历史,创造性地提出"五权分立"和"权能分治"学说,并创立考试院和监察院,从制度建设和人才选任两个方面着手防治腐败和堵塞腐源,可见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形成与其所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中西求学经历及创建中华民国的革命经历密切相关。其制定廉政专门法律与设立廉政专门机构、严格考试用人制度以实现廉洁政治,以及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同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铨选人才和立法治腐的思想和实践,对当下中国的廉政建设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安文学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点被概称为“建安风骨”。“建安风骨”这一文学范畴的实质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强烈的现实主义、高扬的政治理想、突出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而诗歌形式自身的发展和极富特色的文学语言也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但成为后代诗歌革新运动标举的旗帜;而且被后世文人作为创作上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8.
论孙中山的民权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为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提出了从全民政治到“五权宪法”的民权政治思想体系,但由于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社会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其思想的局限,使其单纯的民主方案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高质量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的发展思路.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以"质量和效率"为价值取向和核心目标的新发展理念,体现出体育产业在宏观发展战略的深刻调整、中观发展范式的革命性变革和微观发展实践的根本性变化.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化解"供需失衡"矛盾自我发展演进的实际需要,是推动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需要,"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大国内向发展理论"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理论支撑,并在国内外经济发展客观形势下提出需求牵引、供给支撑、创新驱动的实践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0.
权利的防御权能是指权利主体应享有的一种要求其他人承担不得侵害其权利的不作为义务的能力.它是权利的基础性权能之一.唯物史观的国家学说,更深刻昭示了公民基本权利的防御权能应主要指向国家公权力的立宪主义精神.我国传统宪法理论否定基本权利应主要防御国家公权力,是典型的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教育思想的形成有三个阶段。辛亥革命以前,主要表现的是教育改良思想,积极推行学校教育,提出只有通过“兴学养才”,将西方先进文明吸纳、融变为中华民族的新文明,才能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辛亥革命期间,倡导教育为革命服务的宗旨,认为“教育是宣传”,要通过教育宣传革命、培养革命人才,主张以革命的手段,在彻底破除封建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发展国民教育;建立民国以后,提出了一系列对教育的建设构想,重用蔡元培制定民国新学制,进行现代化教育改革。从孙中山教育思想体系来说,这一时期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全民教育、人才教育、军事教育和科学教育等诸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是孙中山全部学说和革命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他一生奋斗的精神动力;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是紧密联系的,他的民族主义中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孙中山的爱国主义是谋求中华民族自由独立和国内各民族平等的爱国主义,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具有民族性和人民性、世界性和时代感以及现实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民生切实之图”,他把农业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毕生都在积极探索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并提出了系统的科技兴农思想。尽管他的科技兴农思想中有不合理的因素,而且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无法贯彻实施,但他的科技兴农思想对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伦敦被难的根源及其历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走上反清革命道路并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民主革命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伦敦被难是这一演变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伦敦被难的根源就是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活动触动了清朝统治的根基,伦敦被难事件对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正是从伦敦被难开始,孙中山民主革命的思想更加成熟,形成了指导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雏形,并转变成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革命者。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的主要精华是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说"思想,"权能分治"与"五权分立"思想,以及"以党建国"、"以党治国"思想,这些思想极具进步意义。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并未真正按孙中山遗教办事,而是在"训政"的标榜下,建立和维护其反民主的一党专制和个人独裁政治体制。主要表现在:训政时期国民党从未"萃全力于县自治",限制、剥夺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和违背了孙中山先生"以党治国"必先治党思想,日益专制、腐败、独裁,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终致失败。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角度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系内容、核心、始点、精髓、主题、主体、三个规律、真理与价值等基本范畴的特点入手,阐述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与邓小平理论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有助于使人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也有助于把握其真谛,释疑解惑。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始终以实现和维护国家的完整统一为己任,因而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其中含有统一的趋势、性质、内涵、方式与方法等丰富内容;他为结束祖国分裂的局面,审时度势地几次进行北伐讨贼与开展和平斗争,以期再造真正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进而建设富强的新国家。他统一祖国的思想与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其一生爱国拯民和振兴中华这一伟大革命事业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闽南华侨景仰孙中山崇高的品德,在他的感召下纷纷投身革命,他们支持、理解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为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事业义无反顾,或亲赴疆场,或慷慨解囊,在长期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过程中与孙中山建立深厚的战友之情。而孙中山也视闽南华侨为革命的挚友和依靠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思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间势力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宪政思想。本文拟将中间势力民主宪政思想与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作一比较研究,以明确二者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从而深入理解这两种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政思想。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权能分治"学说.在"权能分治"学说中"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是"权能分治"的主要内容;"五权宪法"是"权能分治"的具体体现;"建国三时期"是"权能分治"的实施方案;三民主义是"权能分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