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座右铭,是训诫文字的一种,用于自我警戒。一般认为,座右铭的名称和最早的作品始于东汉的崔瑗。据考,在崔瑗之先,西汉的严遵也写过座右铭。而座右铭文化之源,可追溯到先秦的“宥坐之器”、孔子观周所见的“金人铭”等。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古人为修身治国,常把自我警戒的文字,镌刻在钟鼎等器物上用以自律。  相似文献   

2.
数字表达奥妙无穷。对某些不能被量化的事物加以量化,真切实在,也见出表达的机趣;赋予数字以感情色彩,则仅数字具有了情感功能;运用数字进行对比,会使事物此疆彼界,了了分明;数字拈连也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修辞手段;精明的商人多采用非整数法、非偶数法、化整为零法等。作为被说服者,必须懂得对别人抛出的数字提出质疑,百分比、平均值常常经不住推敲,数字对比多缺乏可比性。对于数字尤要区别“精确”与“准确”之异。  相似文献   

3.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江西吉安人;陈文龙门232—1277).福建莆田人。他们都是南宋末年的名臣、儒将、抗元爱国民族英雄。丈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使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光照日月,气吞山河,成为许多爱国者的人生座右铭;与文天祥同时代的陈文龙,在保卫福建兴化城悲壮的战斗中.战败被俘后.被元军押送临安途中.也留下了“项信累囚堪衅鼓,未闻烈士坚降旗。一门百指沦青尽,谁有丹衷天地知”的诗句,同样光彩照人,气节崇高。为纪念这位‘“如水行地.如日在空”.忠贞正气,宁死不屈的乡贤.自明洪武直至清光绪年间…  相似文献   

4.
于右任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成就卓著的社会活动家。他终生以国家大事为重,以“天下为公”为座右铭,生活俭朴,不置私产,高风亮节,为世人敬仰;他从青年时代即献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清革命大业,直至晚年还时刻关怀和期盼着祖国的统一,写下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这...  相似文献   

5.
1930年代,沈从文先后发起了“京海之争”“反差不多”等一系列文学论争。当我们重返论争所发生的历史现场,将两次论争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考察,可以发现:“京海之争”并非“京派”与“海派”这两大文学流派之间的正面交锋,而是由沈从文独自代表北方作家群体(京派),与居于上海的作家群体(主要是左翼作家)展开的一场关于政治、商业与文学之间关系的大讨论;“京海之争”的真正肇始也不是沈从文的《文学者的态度》一文,而是他的另一篇文章《论“海派”》;同时,沈从文发起“反差不多”论争的真正意图与“京海之争”一脉相承,都是旨在通过批判文坛普遍存在的“差不多”现象,凸显以自己为代表的“京派”文学之独特价值。藉由系列文学论争,“京派”这一“作家群体”正式浮出历史地表,而沈从文作为后期“京派”文学的代言人,其创作观念和文学理想也日益凸显,并逐步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坛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学论争显然是沈从文主动选择的一种“自我经典化”的媒介策略,无论是在“京海之争”中强烈批判“海派”作家“玩票白相”的创作态度和“商业竞卖”的恶劣风气,还是在“反差不多”论争中激烈指责以左翼文学阵营为代表的公式化、概念化创作倾向,其背后潜藏的都是沈从文强烈的“自我经典化”意识,他实际上是想要借助群体的力量,让自己代表和引领的自由主义文学理念脱颖而出,以完成在中国现代文学场中的站位,进而为自己念兹在兹的“伟大中国文学作品”指明创作方向。  相似文献   

6.
辛文 《社会科学论坛》2007,(11):153-155
“诗”“志”关系是先秦诗学的核心关系。朱自清先生对“诗言志”命题从赋诗言志、献诗陈志、教诗明志、作诗言志四个方面做了经典阐发;从这四大内涵考察.孔门则对“诗言志”内涵做了进一步概括和发展,充分展示出先秦诗学发展的连续性和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7.
“下水作文”是语文教师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导作,与学生同写一个题目的作文。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要能作精要地讲授,而且要能出色地作文。这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基本功。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师之所必须自励者,一则自己善读善作,心知其所以然,二者能真知语文之为何事(如何以教学生阅读,何以教学生作文之类),而不旁骛耳。此话堪称为语文教师的座右铭。语文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方法甚多。用“下水作文”指导学生写作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不失为有效方法之一。我在十年多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下水作文”许多好处。“下水作文”能促使…  相似文献   

8.
从广义说来,凡文学艺术诸如诗歌、绘画、戏剧、音乐等等,都应该是“无达信”的。“无达估”,实际涉及文艺之所以为文艺的本质问题,古今中外皆然;西方不是有~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吗?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一种,它是最纯粹的抒情诗。从某种角度讲,词与抒情诗的原理是一致的。“词无达信”虽与“诗元达访”两者同一原理;但是,词是一种音乐文学,毕竟有别于一般诗歌,具有自己特点。最早明确提出词有别于诗的是李清照。她在《词论》一文中以音乐性和文学性两方面着眼,提出“词别是一家”这一著名论断。能以简洁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直持续着关于研究方法的论战,这种论战也影响到教育领域。目前教育研究所用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实证性”和“非实证性”研究二大类。实证性研究法一般采用自然科学模式,以数字为基础,侧重计量、统计、相关分析的研究,通常这种方法也称为“量”的研究。非实证性研究,以思辨为手段,以评述为表征,多采用非量化的方法,又称为“质”的研究。有的学者把质与量研究的不同,归结为一种研究方法与另一种研究方法的不同;而有的学者则把质与量研究的不同,归因为它们所代表的科学范式的不同,如弗尔史通(W.A.Fi…  相似文献   

10.
《离骚>中“民”牢地六见;“哀民生之多艰”、“终不察夫民心”、“民生各有所乐兮”、“览民德焉铝辅”、“相观民之计极”、“民好恶其不同兮”。王逸<楚辞章句>一律释为“万民”。游国思主编<<离骚>塞义>按日:“民生即人生,本书多以民代人,下文终不察夫民心,相观民之计报,民好恶其不同;<哀那>民离散而相失,皆是也。”其实,这六处的“民”字涵义并不全同,有细加区别之必要。<说文解字》云:民,“众荫也。从古文之象”。萌即“氓”也,“虽也,从民亡声”。《康熙字典》释日:“按民字之义非一。有总言人者,《诗》天…  相似文献   

11.
语出自贺铸《青玉案·横塘路》。盖以三者比愁之多,将抽象的愁思物化,出语新奇,富有独创性。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一、所取景物都是眼中所见,均属于春夏之交的横塘景物,富有美人迟暮的象征意味;二、抒情实写,将抽象的情思以三种景物物化表现出来;三,兴中有比,而且兼有赋,罗大经早已提出:“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兴中有比”的“兴”,在这里指即景抒情,寓情于景;四、采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词史上写愁的名句无外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只用了一种比喻,而此处…  相似文献   

12.
守住宁静     
写这个题目,并非完全是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这一名名的启示与鼓舞,而是由一种愈益清晰而强烈的内心感悟所使然。对于一个意欲在学术沃土上有所耕耘、有所收获的人来说,守住宁静本身应该成为一种自律和追求。这里所说的“宁静”,主要是指心态的平和、稳定和安详,同时也包涵有对名利的超然。我认为,这种“宁静”之于治学者来说,是不可或缺、非常重要的。守住宁静,方能静心阅读。那些大学问家们无一不具有渊博的学识,而其渊博的学识又无一不是借助于广泛的阅读(包括对世事的冷静观察和体味),日积月累而成。。我们无法想象…  相似文献   

13.
论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瓦解敌军工作季云飞(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教授南京210003)孙子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1〕“不战而屈人之兵”,实则要求用兵者以心计、实力和伐谋交替使用,以达不战而战之目的。以毛泽东为...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戏剧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戏剧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以“残酷戏剧”理论和“质朴戏剧”理论为其先导,其理论带有解构性、不确定性和反权威性。它鼓吹“非语言、非剧本”,视演员个人表演为艺术核心,主张以物质语言为戏剧的强力表现手段,强调表演要在冈观众的交流中实现。文章通过对具有仪表性剧作家和作品的介绍分析,将后现代主义戏剧的特征归纳为:发初期呈现的精神分裂症;同其它艺术品种的融汇和混合;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通过即兴、偶发、随机的表演,将生活在接搬上舞台;变革戏剧表演空间,打破戏剧演出场地界限;加强戏剧的行动性、参与性和政治性;取消剧本、摒弃语言,强调肢体语言动作;以及从题材内容到结构表现出的混杂与拼贴等等。作者认为,针对过去我们对后现代主义戏剧所知不多,时有误解,当前首要的是先从翻译、介绍与研究做起,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对后现代主义戏剧及其思潮有所辨识、有所选择、有所扬弃与吸收。  相似文献   

15.
宗教是哲学的先驱,哲学却是宗教的叛逆者。从“殷人尊神”,到“周人尊礼尚施”;从“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礼记·表记》),人类视域逐渐扩展:人走进了自己的意识。“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随大夫季梁语),“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虹公三]一二年,虢史语),则昭示人类意识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人不再以天帝鬼神为活动中心,从此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前台。这样,哲学最终挣脱神学脐带,叫开生命之门。中国哲学直接诞生于“乱世”。“天道远,人道逸”以左传》昭…  相似文献   

16.
江西诗派作为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其所引起的争论也多。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中所列之人不皆是江西人,自宋至清,对于此派为何单以江西为名一直为人所怀疑与异议。南宋刘克庄即质疑道:“派中如陈后山,彭城人;韩子苍,陵阳人;潘*#老,黄州人;夏均父、二林,蕲人;晁叔用、江子之,开封人;李商老,南康人;祖可,京口人;高勉,京西人,非皆江西人也。当时如曾文清乃赣人,又与紫微公以诗往还,而不入派,不知紫微去取之意云何?当日无人以此叩之。”(《江西诗派总序》)清代张泰来也对此疑惑难解:“诗派独宗江西,惟江西得而…  相似文献   

17.
海《新民晚报》近期载称:著名学者朱光潜一生三易座右铭。大学时代,他以“恒、恬、诚、勇”四字作为座右铭;英国留学时代,他以“走抵抗力最大的路”八字作为座右铭;他的最后一个座右铭是六个字:“此身、此时、此地”——凡是此身应做而能做之事,决不推诿给别人;凡是此时应做而能做之事,决不延误到将来;凡是此地应做而能做之事,决不等待想象中的更好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大体处在同一发展阶段,其上层建筑方面的落后只是相对的;屈原继承了楚文化中的进步传统,并探索着以变革求富强的新路;扬春时判定屈原为反对统一、维护落后文化的悲剧角色,并不妥当。《离骚》“上下求女”喻指“求合于君王”;王锡荣以“前四次求女”喻“为国求贤”,“远逝求女”喻“为己求主”,不符合《离骚》前后的逻辑关系。洞庭湖除会湘水北入大江外,并无另外的出江“湖口”;“庐水”与“庐江”非为一水,其发源地亦不在一处;赵逵夫关于《哀郢》“西浮”新说,和在江西西部有“另一个陵阳”的推断,均难成立。  相似文献   

1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光照日月,气吞山河,成为许多爱国者的人生座右铭。与文天祥同时代的陈文龙,在被元军押送临安途中,也留下“须信累臣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一门百指沦胥尽,惟有丹心无地知”的诗句,同样光彩照人,气节崇高。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旨奉重修”福州台江万寿“尚书《陈文龙)庙”时题刻的石柱对联中赞颂陈文龙:“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把陈文龙与文天祥“隆名并峙”,同为“一代忠贞”,作为…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文论领域,儒家“温柔敦厚”诗教是个千年话题。是耶?非耶?古往今来,人们争论颇多。处在世纪末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一影响深远的文论命题,确立它在我国古代文论体系中应有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温柔敦厚”诗教系统的梳理,来诠估其正面价值。一、“温柔敦厚”诗教理论传统溯源最早提出“诗教”这一说法的当是《礼记·经解》篇:孔子曰:“人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