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本文针对《红楼梦》的父权制话语进行女性主义的批判 ,以阐明在这部引人注目的中国古典作品里 ,女性用自己的言语和口吻说话的空间是根本不存在的 ;并提供新的证据证明 :倘若我们不仅仅满足于男女”平等”的抽象谈论的话 ,就应该让大众听到女性的呼声或女性的内心。 相似文献
3.
1920年代女性小说文本中的男性形象主要呈现出三种精神人格:阴柔的“父亲”、浪漫的情人、柔弱的“孩童”,反映出1920年代女性作家在致力于自我塑造的同时,也在真正开始思考两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完成了在审美视域中对男性角色的想象与初步建构. 相似文献
4.
浅析八九十年代女性小说中男性形象的解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寻找男子汉到驱逐菲勒斯,八九十年代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经历了一个消解的过程,这既是女性写作对男子汉形象的再造,又是对传统的男性形象的解构,对父权制神话的颠覆。同时,它也是女性意识日渐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郑鹏飞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6)
丁玲的思想和创作"向左转"后,她曾有的女性话语立场并未被革命话语立场所遮断,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仍有延续,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这时的女性话语已不同于"莎菲时期"的女性话语,它以潜在的、变形的方式存在;丁玲塑造李子俊女人形象的过程就是在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之间摇摆的过程,两种话语交错出现使得李子俊女人形象更真实传神;丁玲此时的女性话语立场虽较"莎菲时期"逊色,却仍显其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郑鹏飞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6):916-918
丁玲的思想和创作“向左转”后,她曾有的女性话语立场并未被革命话语立场所遮断,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仍有延续,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这时的女性话语已不同于“莎菲时期”的女性话语,它以潜在的、变形的方式存在;丁玲塑造李子俊女人形象的过程就是在女性话语与革命话语之间摇摆的过程,两种话语交错出现使得李子俊女人形象更真实传神;丁玲此时的女性话语立场虽较“莎菲时期”逊色,却仍显其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历史剧中最大放光彩的女性形象,是其吸收民间文学传统,积淀英雄—美人模式,并借古人之口,传递理想与现实社会的对抗。借助神话—原型批评,我们可以发现其人物塑造的某些特有规律。 相似文献
8.
卢林佳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9-61
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作为男性唤醒女性的运动,担任启蒙者的男性没有意识到自身潜意识中封建男权传统的残留,并在他们建构新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植入新的男权意识。解放区作家孙犁的抗战小说,以诗性之笔勾画了一群生活在冀中平原战争年代的美好女性形象,而在“美好”想象的背后隐含了叙事者男性中心的叙事立场。 相似文献
9.
性别话语下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后花园”意象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红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110-114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具有丰厚内涵的空间建构,"后花园"意象赢得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但这些解读大都是以男性文本中的后花园书写为论说基础的,本文拟将女性文本中的后花园意象纳入比照范围,力图分析文本话语中的性别差异,以期认识女性文本中后花园意象蕴含的独特真实的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分别从权力的来源、权力的价值取向、权力的行使和监督等三个方面来对各种权力观加以比较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是最先进、最富有时代性的权力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 相似文献
12.
张瑞芳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27(4):61-63
《左传》以“女子,从人者也”为其所记述的女性形象定位,通过所记载的为数不多的女性人物,揭示了当时女性从属者的社会地位及人生悲剧——尤其是政治婚姻下的女性,不仅没有婚姻自由,自身也成为一种政治的纽带与工具,甚至被套上种种精神桎梏,在担负特殊的历史使命的同时,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3.
身体写作是女性作家以身体作为语言表达自我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在表达女性话语的同时也由于对身体和欲望的展示而陷入两难境地。女性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立足于现实的语境和女性性征,并与男性达成和解。女性个人叙事话语、女性美的价值标准的确立与鲜明的女性意识是建构女性话语体系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由于环境变化的影响,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权变管理要求针对环境的不同灵活地运用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在领导活动中紧紧抓住影响领导成效的三要素,确立权变意识进行有针对性的领导可以使领导活动真正为实现管理的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6.
生育是女性天然具有的重要生理特征.在18世纪工业化以来,男性逐步走向市场中有报酬的工作,女性却日益被其自然属性禁锢在家庭领域中,这种状况强化了女性对男性在经济上与情感上的附属与屈从的地位.女权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西方现代思潮,第一次对女性的生育问题给予了关注,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都创造性地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体制,这一特色体制被国内外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本文基于中国国际新闻话语困境的现状分析,认为从话语选择和话语质量入手,建立中国新闻话语自信,将“中国模式”定为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要选题;改变以往的话语风格,力求让“中国模式”故事好听、精彩,从而逐步实现提高中国在国际话语结构中的地位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女性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时代为女性提供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历史舞台,特别在文学这块神奇的领地,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女作家们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婚姻、人生等问题,表现出惊人的才华.本文针对女性作家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对男性世界的认知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来讨论她们文化视角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描写沦陷区男女情的小说<色·戒>和法国作家韦科尔的抵抗名作<海的沉默>,都是以男女之爱写人性人情的文学,但因作家人生态度及审美理想的异趣.张爱玲的<色·戒>在乱世奇情中难免有借情性文饰妥协的嫌疑;而韦科尔则力求曲折地表达不屈的人性和抵抗的意志.但两者都是"人的文学",区别只在于如何写和怎样写,对于"人的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应当破除对它们笼统的盲目的执迷,代之以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