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祥荣 《社区》2004,(11):8-8
笔者来到某社区,一下子被这里的环境设施和绿化、美化、净化程度所震惊,尤其是社区居委会门前醒目悬挂上墙的“××社区文明公约”,引人注目。然而,细读之后,“公约”内容却让人实在不敢恭维。摘录几条如下:“为保证社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居民乱倒垃圾一次,罚款5元; 随地便溺一次,罚款10元;滥捕食野生动物罚款20元;酗酒闹事者,酌情罚款,严重者报送公安机关……”这“文明公约”岂不成了“罚款条例”? 建立文明、祥和、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是社区建设的目的。通过订立公约来引导、约束居民的行为,由此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是…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采取居民评星级社区“一票否决制”,将居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放在首位,将居民的意见作为评判社区工作水平和创建效果的标准。2001年5月16日,大家苑、灯芯巷、浙大·御跸等七个社区率先通过居民满意关,经专家复评后,由下城区政府授予“三星”或“四星”级社区荣誉称号,共获80万元的重奖。 下城区是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之一,为提高社区品位和档次,树立一批精品亮点,使更多的居民群众感受到开展社区建设所带来的益处,该区于  相似文献   

3.
加强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正确把握社会转型时期居民群众的思想特点,适应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充分发挥社区和谐文化的功能,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因此,务必在“三个结合”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吴琼 《社区》2014,(27):37-37
2014年,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新新家园社区党支部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社区区域大、小区分布距离远、居民构成“三高”的特点,在加大社区网站、微博建设的同时,采取了在各个小区的“业主互助群”“小区论坛”“业主微信群”“单位共建群”等中设置“六大委员会”来满足上班族和不定期居住业主、单位职工对社区工作的了解,特别是有效地畅通了相互间的沟通平台,夏天谁家的房子漏雨了、冬天谁家的老人一个人在家,尽在社区工作者的“视野”之中;门店扰民、群租房治理举报、物业服务问题反馈等等,社区工作者都能第一时间了解;谁家的孩子入托上学需要政策咨询,谁家的老人想要参加文体组织,社区工作者都能很陕解答,截至目前,社区已经通过这种形式为居民解决大小问题百余件,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能及时沟通以求谅解,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满足新时期居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密切关心联系居民群众,并努力为其排忧解难,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晓东  袁才武 《社区》2014,(16):22-23
四川省阆中市沙溪办事处拥军路社区是一个纯居民社区,2006年,社区居委会创立“民情工作室”,热情接待来访的居民,“民情工作室”成为承载着社情民意和民生改善的直通车。近几年,该社区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一切从小事做起”的理念,积极探索出了“三问:问需于民,群众是亲人;问计于民,群众是老师;问效于民,群众是裁判;四小:小习惯赢民心、小事情顺民意、小环境惠民生、小舞台聚民力”的“三问四小”社区服务工作法,在小社区展现了大作为,赢得了民心、顺从了民意、凝聚了民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社区》2003,(3)
北京市崇文区前门街道将“门前三包”引入社区,将责任主体由单位延伸到社区的千家万户。通过这种形式动员和组织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进一步完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具体做法是通过社区居委会引导,社区居民民主协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由社区居民通过协商实行“四定”:一是按照包环境  相似文献   

7.
朱素芳 《社区》2004,(12):17-17
“社区论坛”是武汉关社区于1998年创办的。武汉关社区毗邻江汉路步行街,居民成分复杂,管理困难。为有效解决居民问题,在政府与居民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政府为居民办实事真正办到“点子”上,居委会在全市率先提出开展“社区论坛”。“社区论坛”让居民每月一次集中发言,就社区管理和居民生活等问题进行讨论,论坛由此成为居民的“议事乐园”。“社区论坛”发挥的作用武汉关“社区论坛”注重发挥居民的主人作用,依靠群众智慧,办理社区事务,用群众的办法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社区论坛”无所不包、无所不议,大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落实…  相似文献   

8.
刘爱军 《社区》2001,(3):17-17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采取居民评星级社区“一票否决制”,将居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放在首位,将居民的意见作为评判社区工作水平和创建效果的标准。2001年5月16日,大家苑、灯芯巷、浙大·御跸等七个社区率先通过居民满意关,经专家复评后,由下城区政府授予“三星”或“四星”级社区荣誉称号,共获80万元的重奖。  相似文献   

9.
《金陵瞭望》2010,(9):20-20
“把矛盾化解在社区.把稳定落实在社区.把和谐构建在社区”是鼓楼区工人新村社区开展基层信访工作的重要理念。社区把“三把”理念作为实现社区居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连续4年被评为“三无”社区。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区域,以一幢楼或几幢楼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居民推荐的居民小组长。居民小组长是社区最基层的“领导干部”,是带领居民前进的带头人。在带领社区群众前进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当一名居民组长需过好“五个关”: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02,(15):1-1
社区建设的原则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目的之一,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目标之一,是拓展社区服务;要求之一,是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这些都说明社区建设不但要面向广大居民群众,同时,还要对弱势群体和贫困人群提供特殊服务。因此,开展社区建设,既要面向广大居民群众,又要重视贫困人群的特殊需求,千万不要使贫困人群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今年春节前,党中央常委会又专题研究了重视和…  相似文献   

12.
安苑文 《社区》2012,(31):29-29
为让社区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社区常常通过各种形式.发动居民评说社区工作,广泛征求居民群众改进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看见社区一天一个样.许多居民都高兴地说:社区把我们看做是”裁判员”和“教练员”了.我们更应该爱社区.为社区建设多出力!  相似文献   

13.
洪梅芬 《社区》2002,(1):14-14
令人头疼的“高空抛物”,在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桑城社区基本绝迹。高层人家即便窗台养花、浇水施肥,楼下居民也可放心晾晒……变化,源于一场和风细雨的“居住革命’:一年来,制订、遵守、维护“居民公约”,在卢湾区90%以上的社区成为时尚。  相似文献   

14.
卞文志 《社区》2012,(3):45-46
“小巷总理”是居民对社区工作者的爱称。而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金雀山街道小埠东社区党总支委员徐学伟却不这样认为:“其实,社区工作人员就是社区居民的服务员,我们的职责就是为居民群众搞好服务,确保社区的和谐稳定。”作为受到社区居民尊称的“小巷总理”,徐学伟已经在小埠东社区工作了20多年,算得上一个社区老工作者了。为体验“小巷总理”每天的工作情况,初冬的一天,笔者与徐学伟一起来到小埠东社区所属的铁路小区。  相似文献   

15.
赵作成 《社区》2003,(19):36-37
对社区行政管理事务开展“零距离”服务,拉近社区居委会与群众距离。协助有关部门搞好户口、计生、治安管理是法律赋予社区居委会的基本职责。以往作为街道办事处的“腿”,社区居委会只注重“管”事,结果“管”出了距离,拉远了与居民的感情。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是社区居委会贴近群众的根本要求。胶州市在社区居委会中开展了行政事务“零距离”服务活动,每个社区居委会干部都把自己的办公电话、手机、住宅电话公布于众,发放到居民手中,现代  相似文献   

16.
正确处理城市街道办事处与其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当前社区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通过对汕头市的东方街道办事处与其社区居委会关系现状的调查,认为城市社区建设“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比较适应现阶段我国国情,主张既要发挥城市街道办事处“指导”的作用,又要调动社区居委会和群众“自治”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增强和发展居民群众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7.
杨洲  李建勇  王正明 《社区》2014,(4):14-14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市坚持把服务居民、贴近群众作为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打造社区“知民懂人心、便民得人心、帮民暖人心、乐民娱人心、安民稳人心”的“五民五心”工程,使社区建设这“一池春水”更显生机,服务居民群众更添活力。  相似文献   

18.
刘瑛 《社区》2013,(3):22-22
“说好了治安”“说亮了路灯”“说消了民怨”,说得社区与居民“两头甜”。广西柳州市鱼峰区丽都社区“居民说事室”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四个一”服务,即:设定一部公开电话;设置一块工作提示板,随时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放置一本“百姓说事”记事本,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记录下来;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方便群众随时学习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区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惠及谁”的问题目前,在社区建设中,有一个长期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就是群众参与不够。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率较低,当然对社区建设的满意度也不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解决好社区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惠及谁”的问题。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在社区层面表现为多样化的需求。开展社区建设必须认清居民在社区的共同利益,找到居民在社区多样化需求中的交汇点、共同点。只有把社区建设真正变成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事情,变…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说:“社区虽然不大,但可连着千家万户的百姓,做好社区工作不是一件轻松的小事。”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城乡社区。城乡社区也是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经济社会结构正在转型时期,城乡社区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社区的和谐稳定,取决于居民自治的良性循环,社区治理和谐稳定发展,重心还是落到城乡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