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一九二九年底写作第一个短篇小说《房东太太》开始,巴金解放前后共写有八十多个短篇小说。在巴金的整个小说创作中,这是一个不小的量;与其他现代小说作家相比,他的短篇小说不但产量丰饶,且有独具的艺术特色。“我关心的是人物的命运”对于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来说,人物命运、人物性格的描写与表现始终是衡量作品价值的重要标准。巴金的短篇小说正是以描写和表现人物命运见长的。他曾经说过:“作为读者,  相似文献   

2.
一鲁迅以惊人的思想和艺术才能,写出了不少反映“五四”前后现实生活题材的短篇小说之后,又开始将自己的笔触伸向古代世界的领域,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视野,进行了又一次崭新的探索,这就是他自己在后来所说的,“那时的意见,是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故事新编·序言》)。他采取现代题材所撰写的短篇小说,有着十分明确的目的,他在三十年代还这样回忆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原意其实只不过想将这示给读者,提出一些问题而已”(《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  相似文献   

3.
孙峻 《河北学刊》2002,22(3):118-120
本文简要叙述了英国短篇小说的兴起和发展,分析了各个时期的特点、代表作家及其主要作品,探讨了莫泊桑式和契诃夫式两类短篇小说的形成以及各自的特点和影响。并将英国短篇小说的发展道路与中国小说的萌芽和发展演变进行了比较,指出其异同。  相似文献   

4.
一“散文画”的提倡二十年代初,当西方近代小说理论传入中国、小说构成“三要素”(人物、情节、背景)理论受到普遍推重的时候,赵景深却依据中国现代小说与抒情传统密切联系的特征,对小说文体形式的构成要素作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短篇小说实是各种文章很巧妙而复杂的组合”,因而提出了这样一个小说的“假定的公式”:“短篇小说=抒情文+叙事文+写景文”①.也许,赵景深的小说“公式”受到过西方小说家理论“三要素”说的启示;但它却集中反映了现代小说家在强大抒情传统的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契诃夫的作品和作风有若干相似。1944年郭沫若在《契诃夫在东方》一文中发表过这种见解。 1936年苏联《真理报》刊载的一篇文章写过:“外国的批评家以鲁迅先生的作风比之契诃夫的作风。”契诃夫的祖国的作家法捷耶夫同样说:“在同情并怜悯‘小人物’但同时又了解他的弱点的这一点,鲁迅与契诃夫是近似的。”  相似文献   

6.
契诃夫作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誉满全球的作家,他的创作天才是多方面的。其中突出点之一则是他那发掘庸俗的才能。契诃夫憎恨庸俗,对庸俗的揭露批判成为贯穿他整个创作的基本主题。高尔基曾说:“庸俗是他的仇敌,他一生都在跟它斗争,他嘲笑它,他用那管锋利而冷静的笔描写它,他能够随处发现庸俗的霉臭,就是在那些第一眼看来好象很好很舒服甚至光辉灿烂的地方,他也能够找出那种霉臭来。”是的,契诃夫的确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发现小市民的庸俗和卑劣;从貌似平淡的人民生活的海洋里,发现社会的黑暗和丑恶。在他看来,生活的灾难绝非仅在于那些难以预料的飞来横  相似文献   

7.
<正> 雨果说:“未来仅仅属于拥有风格的人”。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都是以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人生的悲欢故事,使读者读过作品就能准确地说出作者的姓名。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王统照是个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他不仅以别具一格的诗歌、散文驰名于五四文坛,他的短篇小说也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一、“一个真诚作者的真诚心思”瞿世英曾经这样评论王统照的小说创作:“剑三的做小说,不是硬做的,不说时一句话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五四文学是一种启蒙文学。显示了五四文学实绩的鲁迅即使在后期谈起自己为什么做小说 ,也仍说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而鲁迅的先驱意义在于 ,早在留学日本的时候 ,他就怀抱着启蒙的思想 ,以文学改造国民的精神。这不但是他弃医从文的直接动因 ,而且也是他翻译外国小说、写作《摩罗诗力说》等论文的原动力。《摩罗诗力说》建立了这样一个启蒙结构 :作为精神界之战士的恶魔 ,对于“天帝”——可以理解为传统文化的权威以及维护这种权威的统治者 ,要敢于破坏反抗 ,对民众要进行彻底的启蒙。鲁迅五四时期的小说《呐喊》《彷徨》…  相似文献   

9.
文艺来自生活,是生活的再创造。文艺的根本特征是通过形象反映现实,反映时代。只有真实地再现生活,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斯汤达说:“小说是一面镜子”;巴尔扎克声明,他要充当“法国社会的书记”,为自己的时代“开出恶习的清单”;托尔斯泰认为,“写不真实的东西是可耻的”;罗丹表示:“我没有说过谎话”、“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歌德说:“世界是那样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丰富多采,你不会缺乏做诗的动因……我的诗都是应景即兴的诗,来自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坚实的基础,我一向瞧不起空中楼阁的诗。”马克思主义经典  相似文献   

10.
《莫泊桑小说创作品格与中国文人艺术思维》作者:聂世闻原载《外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1期莫泊桑长期以来倍受中国读者的青睐,其根本原因在于:莫泊桑的精神风貌与中国文人的传统风范、莫泊桑短篇小说模式与中国小说的思维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暗合。莫泊桑极端自由放达的风度,自然使人想到了中国文人的风流,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魏晋风流。二者反映出了相同的内容。首先,  相似文献   

11.
粉碎“四人帮”以来,小说创作是较有成绩的文学样式之一,尤其是短篇小说,如雨后春笋。但是,近年来的短篇小说却有一种不良倾向:篇幅冗长,淡而寡味。每一次读到长而乏味的短篇,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鲁迅的短篇小说。鲁迅的小说最受人欢迎的特点之一是短而有味。“短”,是说篇幅短,真正够得上称为“短篇”小说。当然,只是“短”,并不能概括短篇小说的特征;不过,既然称为短篇小说,就应该篇幅“短”。自然,鲁迅的小说如果仅  相似文献   

12.
茅盾与鲁迅同是关注现实人生的现实主义作家,但由于心理结构、人生经历和个性气质的不同,使其小说艺术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审美品格。本文拟从结构特色、文本风格等方面对其进行粗略的比较。以“点”代“面”,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来结构小说与自“网”取“结”,以社会政治经济为小说经纬。鲁迅无疑是属于前者。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便是采取个人回忆的形式,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淡化故事情节等艺术手法.并内蕴着与契诃夫等人的精神联系,因而受到国外汉学者的关注。此后,他的小说便始终以中国人如何才能争到“人的价格”、如何才能获得真正…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的评论家帕土利卡·哈南对鲁迅小说有过这样一个精辟的论述:“他的每篇短篇小说在艺术技巧上更可堪称为一种冒险的事业,一种主题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新鲜的尝试。……正是艺术技巧,结合着我们在他的著作背后所感到的情感因素和判断能力所产生的魅力,使得他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里显示出最为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帕氏所谓的“冒险的事业”、“新鲜的尝试”,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叫做“格式的特别”——艺术形式尤其是结构形态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对此,我国鲁迅研究界  相似文献   

14.
《变色龙》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讽刺揭露小说,发表于一八八四年,它在契诃夫的早期创作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俄国历史上是极其黑暗的一个时期。列宁说过,当时的俄国整个是一座牢狱。沙皇政府残暴的高压统治窒息着整个俄罗斯。丑恶的社会制度到处在繁殖着罪行和恶德,社会风气糜烂不堪。契诃夫的这篇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罪恶现实,揭露和鞭挞了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小说的题目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变色龙”是一种蜥蜴类的动物,它为了进行  相似文献   

15.
我们都知道,写作文离不开观察。有些同学会说,观察不就是看嘛,这多简单;可更多的同学一提观察就愁眉苦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惑呢?其实,出现这一症结的原因在于大家观察无法。下面的“观察四法”相信聪明的你学了以后,肯定会轻松:自如地写作了。方位观察法--助你写作条理清楚观察有顺序,才能让自己思路清晰。看到这里,同学们肯定要问:“有顺序”和“方位”有什么关系呀?  相似文献   

16.
一八八○年,莫泊桑发表第一篇小说不久,他的老师福楼拜就去世了,但他却把老师的现实主义传统和真实地描写生活的艺术手腕继承下来。在此后短短的十年内,他认真而又从容地写出了三百来个短篇和其他一些作品,一跃成为世界短篇小说的巨匠。阅读莫泊桑的短篇,除了觉得他的生活底子  相似文献   

17.
创造社主要成员、现代作家郑伯奇(1895—1979)早年加入同盟会,并参加过辛亥革命。1917年,他赴日留学,主要“想学习些科学知识”,为振兴中华尽力。他终于会走上“五四”新文学道路,则是由于郭沫若和田汉的“引进”。起初,他写作新诗,继而开始了小说和戏剧创作。1922年,他在《创造季刊》创刊号上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最初之课》,接着,又在《创  相似文献   

18.
对真善美的探求——论高晓声的短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心里想着农民,全心全意为农民写作的作家,首推高晓声。他以朴实、凝重、幽默的笔触,刻画了一幅完整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塑造了一个个平凡善良而又光彩照人的农民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的短篇小说,饱和着作家的心血、眼泪、欢笑,是对生活和艺术的真善美孜孜探求的结晶。一真实是艺术的生命。高晓声的小说,展现了当前我国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作者说:“从《流水汩汩》到《漫长的一天》,从《“漏斗户”主》到《柳塘镇猪市》再进到《陈奂生上城》,基本上把1979年农村在政治经济上的进度和变化反映出来了。”这幅图景是完整的、丰富的、复杂的。要反映农村在政治经济上的进度和变化,勾勒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首先要把握农民的思想脉搏,敏锐地触及农民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向生活的本质开掘。高晓声的小说总是从  相似文献   

19.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叶杰出的作家和戏剧家,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托尔斯泰称契珂夫为“散文中的普希金”。 契珂夫作为短篇巨匠,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不是一下子就攀上了艺术的顶峰的。早年,因家境贫寒,十九岁便开始了写作生涯,给幽默报刊写一些供人饭后茶余消遣的小品。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坛上的。他不仅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小说的优秀传统,而且大胆地汲取了外国小说的创作经验,从而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铸成了自己独特、新颖的民族风格。鲁迅小说这一风格的形成,究其原因,当然首先要归结到他的善于“取法于国外”。鲁迅一贯主张“采用外国良规,加以发挥”,以丰富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学宝库。“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在谈到《狂人日记》成因时曾说过:“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鲁迅的《狂人日记》虽然受了俄国果戈理同名小说的影响和启发,但它绝无模仿或照搬的痕迹。鲁迅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