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它在中国革命斗争历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以后,中国革命就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研究和说明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分析革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的作用,考察五四运动的政治斗争和文化革命的发展,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一场具有指导意义的革命运动,它的性质决定了五四运动涵盖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革命具有双重性:催生了中国新的文化革命,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以文学革命为工具,以反封建为手段,对封建思想文化和封建制度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创了中国新的政治革命,促进了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理想、新的革命政党和新的领导阶级的形成,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也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揭开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伟大斗争的序幕 ,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纪念这一光辉的历史事件 ,省社联、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史学会、省中共党史研究会、省近代史研究会于1999年4月23日共同发起并组织了“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座谈会。”会议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联主席、党组书记赵绍敏同志主持 ,几家发起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大专院校学生代表…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政治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次新文化的启蒙运动。五四运动的精神,主要包括爱国、民主、科学、革新的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集中体现。五四精神不仅在近代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当今社会仍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辉。(一)爱国精神。爱国精神是五四运动的本质体现、核心所在,也是五四运动的精神支柱。从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看,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表现。在五四时期,爱国主义集中表现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体现…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爆发的并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五四运动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以往在五四运动的研究中,谈的最多是其政治和历史方面的原因,即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就宏观意义上的五四运动或者把五四作为一个以五月四日为中心外延了的历史时代来说是不错的,但是就这一运动本身作为一次中国学生运动而言,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其所以发生,更重要的和直接的历史前提则是五四以前中国学生运动的深入发展。如果没有五四前的已经蓬勃发展的并且根源于中国社会之中的学生运动,那么  相似文献   

6.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所以具有彻底的不妥协的革命精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成为这个运动的指导思想,有一大批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知识分子成为这个运动的领导力量。因此,当我们纪念五四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与人性解放苏琳“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运动之一,迄今已经75周年。在新形势下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个运动,必将有助于我们今天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五四运动”,其概念的外延界定必须首先明确。几十年来,海内外学者对此一运动...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广大妇女的觉悟 ,她们以前所未有的恣态 ,英勇地投身于五四运动 ,并以实际行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同时在运动中促进了自身的解放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 ,干部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积极领导妇女运动 ,开辟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新时代。五四运动也成为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这次运动中,中国的先进青年发挥了先锋作用,同时也经受了锻炼和洗礼。经过反复的比较和思考,他们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迄今已有八十年历史。八十年来,中国发生过三个伟大的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开创;经历了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延安整风,真理标准讨论。救亡与启蒙的历史脉络境蜒其中,一座座历史高峰巍峨而起,登临于此的历史感悟总该是深沉的。五四运动爆发后五年,1924年,中国共产党发出可能是第一个纪念“五四”的中央文件,强调纪念“五四”的两个要义:一是恢复国权运动,二是新文化运动。恢复国权运动19世纪中叶的近代中国,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下,陷于…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它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可以“六三”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毛泽东同志指出:“五四运动,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六三运动时,就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在这场革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表现出自己强大的战斗力,“上海、唐山、长辛店等地的工人,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政治罢工参加了全国人民的反帝国主义斗争,帮助斗争迅速地得到了胜利。”本文着重论述发生在六十年前的,上海工人阶级“六三”政治大罢工的酝酿、展开、特征和意义,结合剖析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这场运动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由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化思潮,本质上是一种开放的思潮。这种思潮同五四运动所提倡的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有着内在联系。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五四”的开放精神却较少留意,这势必影响我们对于五四运动的正确认识和正确评价,也不利于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意见。 五四运动与开放意识 五四运动是在近代一系列事变的推动和  相似文献   

13.
<正> 今年3月日本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出版了《五四运动史再探讨》一书,该书的作者多数是活跃在史坛上的中国近现代史权威。该书是他们继《中国近现代史讲座》、中央大学《人文研纪要》之后的有关五四运动研究的第三次合作成果。中央大学教授斋藤道彦在该书序论中认为,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除收回山东主权以外还应当包括当时的政治变动和经济变革;五四运动的起止时间应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到1922年,其中的收回山东主权运动应从1918年开始算起。  相似文献   

14.
1840年以后,外强入侵,至1949年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110年的历史中,中国历史又如何划分她的近代和现代历史呢?自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把五四运动作为一个划时代运动提出来之后,历史学界一直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我认为把辛亥革命作为近、现代史的分界线更合适。兹提出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运动之一,通过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更广泛地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在五四运动中,中国的工人运动逐渐和马克思主义相契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革命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共产党的建立做了充分的资源准备。值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之际,探究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组织建立的关系,弘扬其蕴含的伟大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80年了。它是一次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新文化运动。如何看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及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在本世纪末和新世纪即将开始的时刻,我们应以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新的更为广阔的视野对五四运动进行估价、反思,对实现我国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无疑会大有裨益的。在适逢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之际,我刊约请李翔海等四位学者,就五四运动主要从学术层面作了笔谈,期望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并愿与学界交流。现将笔谈刊发,以纪念这一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伟大事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就是不断进行思想解放的过程,每一次思想解放都在现实生活中带来巨大的变革。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已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五四运动,那是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第二次是延安整风运动,那是从俄国革命模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第三次...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学术界围绕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又掀起了研究文化的热潮。五四运动与传统文化,自然属于热门话题之一.五四运动既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众战争以来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反思的继续和发展。五四运动不单是资产  相似文献   

19.
“戊戌运动”接在“洋务运动”以后,是近代中国又一次声势浩大的社会内部的变革运动,是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前,一场开启民智,使社会转型,推动现代化进程并以流血为代价的近代社会革命的界碑。深刻的社会革命使人成为思想家,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诗人写出...  相似文献   

20.
吴汉全 《江淮论坛》2001,2(2):32-38
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关键性事件 ,是中国现代化运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五四运动期间的李大钊得益于十月革命的影响 ,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向新的方向发展 ,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提出了革命 -现代化的新途径和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 ,所有这些为五四运动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地位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