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青年理想教育是关系民族兴亡、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教育工程。从当代青年理想的主观状况和客观环境出发,应当把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统一,把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与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相统一,把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与社会主义观教育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青年理想教育是关系民族兴亡、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教育工程。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主观环境的多元化和客观环境的复杂化决定我们必须:第一、把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统一;第二、把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与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统一;第三、把当代青年理想教育与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西方人格理论与当代青年健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人格"是人格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当代青年健康人格培养却处于滞后状态,当代青年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人格适应质量亟待全面提高。如何提高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伟大任务,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当代青年健康人格的塑造要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与现实人格教育相统一,坚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掘适合当代青年健康人格发展的合理内核,要结合时代特点与身心发展来建构当代青年健康人格培育体系。要充分认识人格结构对当代青年不健康人格矫治的意义,充分重视素质教育在当代青年健康人格培育体系中的作用。健康人格培养要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健康人格为向度。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明确当代青年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方式、方法,使当代青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与时俱进,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建设的重要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遵循内化与外化、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两种逻辑方式: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和生活化,把国家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相统一;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引导社会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相统一。?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主体认知过程和客体培育过程两个基本维度。其中,主体认知过程具体表现为主动被动相统一、内化外化相统一和隐性显性相统一。客体培育过程具体表现为主体客体相统一、理论实践相统一和共性个性相统一。因此,正确揭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过程,对于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培育与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的确立,是近代以来爱国主义的理想和追求的必然;新中国走过的60年,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60年,是爱国主义得到极致弘扬和升华的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在当代理想与追求的硕果和实现的形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必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当代高校青年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特点及对策骆光华当代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内在的、本质的联系。高校青年知识分子与实践、与工农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科技同经济建设密切结合、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新时期高校青年知...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高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为“国之大者”,多次强调要用好用活各种资源,推动“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统一,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微电影实践教学模式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起来,在教师引导下,实现学生自我教育,是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有益方式,是引导当代青年学生走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一条绿色通道,是青年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面以全新的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集中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公民个人价值观。把握核心价值观的新内涵,紧抓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维度,切实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与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相统一,方能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并将其转化为大学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有各种各样的价值取向,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帮助大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要遵循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指导构建与自我构建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统一的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努力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德育过程的理论是确定德育方针、原则、途径和方法的理论基础,也是德育学理论体系中核心内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德育过程包含了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德育的过程,二是受教育者对德育的接受过程.显然,德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实施德育的过程,更取决于受教育者接受德育的过程.然而,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将德育过程等同于前一过程,以致将受教育者视为被动的接受客体,在德育方法、途径上显得简单、机械,导致德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德育的实效性也较低.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它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层次性、可变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某些规律,能为完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创造一定条件。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生力军,高职院校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进而影响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在一次针对高职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问卷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在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改善。因此,要紧紧把握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运用,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高职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标志和体现。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内涵,并对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只有以人为本,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构建全员育人的机制、科学合理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才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显得十分重要,它制约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现程度和实施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遵循针对性、实效性、能动性、可行性及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方法内容上要重视教育内容的渗透性,重视教育活动的参与性,重视现代传媒技术的应用,重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综合创新,以达到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与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到底是什么?""它如何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等问题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它所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其意识之间的三重结构关系,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好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最终达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等同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不同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分。它们彼此既互相区分,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共同形成了推动学校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元宇宙是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必然面对的技术基础和社会环境。作为新的技术基础,元宇宙将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从零散化走向系统化。作为社会环境,网络沉溺问题、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数字异化问题在元宇宙依旧存在,甚至风险加剧,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在元宇宙中依旧面临着种种危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未来掌握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手中,要合理面对数字技术及其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处理好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人与数字技术之间的关系,利用数字技术的特征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展开的意识形态型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理论研究的方式展开的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和以赋予群众实践合规律的目的性的方式展开的面向生活型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历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政治化为开端经学术化再到生活化的过程。研究的目的在于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追求意识形态性、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要克服“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的倾向,走出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化困境”。面向生活型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是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大数据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既是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大数据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既具备理论上的可能性,也具备现实上的必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数据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要厘清和明晰"变"与"不变"、"冷"与"暖"、"利"与"弊"的理论关系,进而笔者从内在要求、根本前提、关键环节、重要保障的角度提出四重实践策略,以期实现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