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世界文化的发展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文化的发展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韩民青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循着一条什么道路前进?这是目前国内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纳入世界文化的总体发展之中去考察,以便揭示中国文化重新崛起的历史契机,并进...  相似文献   

2.
古人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经历了三次飞跃,即视觉认知、梦境的检讨和对死亡的承担,从而产生了物质世界观、二元世界观和神圣世界观,滋生并发展了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飞跃,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内涵的创新、提法表述的创新、理论体系的创新、社会动力的创新、发展布局的创新、指导思想的创新、理论基础地位的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创新、战略目标的创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 一、为什么把邓小平与马克思相提并论 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是德国犹太人,曾经活动于德、法、英等国;邓小平生于1904年,是炎黄子孙,运筹于东亚的中国。两个依生年,相差近一个世纪;依国别,相隔万水千山。然而,历史的洪流凭什么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呢?恩格斯1877年在给德国出版的《人民历书》丛刊写《卡尔·马克思》小传时,称他为“第一个给社会主义,因而也给现代整个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基础的人”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于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中说:“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可见,正是由于他们都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才使我们很自然起把这两位历史巨人平列一起,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韩敬迄今为止,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发生过三次具有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的飞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第三次飞跃的表现和标志。一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后的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演变中,人类社会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巨大变化,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在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地演化着自己的体系.时至今日,对于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中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已经从“苏联模式”的窠臼中解脱出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艰难而又坚定地探寻着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由此产生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对初级阶段的认识和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我们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熟的标志,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认识上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的规范性与阶段性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崇高理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但是,社会主义却不是什么"善良愿望"或"最高理性",它是经济关系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就在于他们摒弃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唯心史观,发现和运用了唯物史观,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以及取得胜利的途径.马克思当时勾画的社会主义的规范,是以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将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一系列国家同时取得胜利为大前提的.在那些国家中: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日益尖锐;被资本呼唤出来的巨大生产力,使物质资料的生产达到了相当丰富的程度;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造成两极分化,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阵  相似文献   

8.
<正> 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项恢弘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珠江三角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唯书,不唯上,不徘徊,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终于闯出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天地.人们在赞叹广东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之余,不禁要问,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何在?基本经验为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哪些启示?本文拟就这些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对促进经济发展源动力的认识过程,提出了这个认识过程经历了从作为生产力首要因素的“劳动者”到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最终发展到“科教兴国”战略国策的确立三次飞跃。并论述了三次飞跃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首先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实践的成功,但是持久的自信心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反复检验的过程,必然建立在长久的实践成功基础之上。因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坚定的、持久的、发自内心的道路自信,除了源于前一阶段的成功实践外,还需要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谙熟把握以及发展的优化升级之上。而且,随着对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不断深化谙熟以及对发展的不断优化升级,这种坚定、持久、发自内心的自信自觉,必将转化为更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1.
<正> 广东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用事实向人们展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的正确性,同时也丰富了这一理论和路线的具体内涵.为了进一步正确总结广东人民的实践,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正确性的认识,鼓实劲,增信心,迎接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决定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现代人报》、《学术研究》杂志、《广东社会科学》杂志联合主办“从广东实践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型征文活动.征文期间上述各报刊均将开辟“从广东实践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栏.  相似文献   

12.
我党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在经历了20多年曲折复杂的艰难探索,接受了惨痛的教训之后,于80年代末党的十三大上终于作出了科学的、合乎中国实际的概括。在世纪之交、继往开来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又一次重新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不是...  相似文献   

13.
正值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之际,市委宣传部、市社联、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召开理论座谈会,天津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所也专门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召开学术研讨会,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这对于今天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到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一脉相承,体现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现将部分学者的论文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邓小平这种言简意赅的语言,准确地把握了“历史日益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本质表现,即整个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各个民族相互往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开放的有机大系统;各个民族和国家都以不同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世界历史的演变和发展,而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各个民族和国家社会发展的总的导向,已经不能摆脱世界历史的演变发展的制约,而获得“世界历史性”的规定。邓小平正是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视野,把…  相似文献   

15.
16.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和社会主义的科学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与创新.然而,两者在创立的语境、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以及思想来源等诸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中国化,在改革开放中形成了社会主义新道路、新理论和新模式,其实质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走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集中表现在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立足中国实际,面向时代要求,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使社会主义建设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规律.从社会发展规律视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以宽广眼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而坚定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丰富经验,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创新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调整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的第三次飞跃。在改革开放伊始,为使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走出困境,以邓小平同志为协c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拨乱反正中冲破层层“左”的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历史性飞跃杨继瑞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大历史性贡献。在我国,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正确的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世界历史舞台上演了多少风起云涌、风雷激蔼、风云变幻、威武雄壮而又动人心魄的活剧。 20世纪,人类承受了多少战火与离乱、痛苦与悲哀、欺诈与凌辱,却一直在顽强地追求真诚与善良、和平与幸福、公平与真理,一直在执著地寻求没有战争与凶残、没有剥削与压迫,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繁荣进步的理想社会。 今天,人们在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审视历史车轮的轨迹,无论是社会主义的朋友,还是社会主义的敌人,都承认这铁一般,的事实——社会主义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为壮观、影响最为广泛、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社会主义在20世纪,经历了呱呱落地、成长壮大、高歌猛进、遭受挫折和局部失败,却一直在艰难曲折中顽强前行。 本世纪初叶,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一系列胜利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