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刁厚勤 《东岳论丛》2002,23(2):22-25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不仅受乘数大小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经济系统中有无挤出效应。挤出效应包括三种情况 ,即IS—LM框架下利率的提高、MF模型中本币的升值及AD—AS框架下价格水平的上升。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年来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否产生了挤出效应,理论界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分歧促使人们对挤出效应理论进行探讨,并分析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扩张性财政政策、“挤出效应”与民间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兰州学刊》2003,(3):92-93
就业状态如何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挤出效应”的前提条件。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财政“挤出”投资的可能性并不大 ,即使有“挤出” ,其影响程度也有限。民间投资受到阻抑是事实 ,但并不是财政政策直接导致的 ,而主要是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对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的限制所致。要扩大内需、刺激投资必须在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扩大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财政风险有不断向金融体制转化的趋势,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成为热点,特别是在我国的抗危机实践中财政消费和投资性支出在结构选择上存在悖论.结合近年以国开行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转制带来的转型风险,搭建出近年我国重建财经秩序的措施所形成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完整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5.
1998年以来,我国在外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内受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导致出现通货紧缩的关键时刻,党和政府英明果敢地实施宏观积极财政政策,尽快地扭转了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形成了举国上下一条心,安定团结搞活经济的喜人新形势;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积极财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效应和可持续性.本文旨在对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和可持续性问题作点努力.  相似文献   

6.
挤出效应是评价财政政策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财政政策在我国是否存在挤出效应,经济学界还有着不同的看法.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不可相提并论,我国目前为应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已经开始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确实存在挤出效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对积极财政政策有关要论的分析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安 《东岳论丛》2002,23(6):33-35
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的实施 ,引发了人们对这一政策的关注 ,主要包括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问题 ;三、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适应问题 ;四、积极财政政策与实行减税问题 ;五、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的“挤出效应”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理论界》2005,(12):20-2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引进国外直接投资被认为是我省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提高经济实力的有效手段.然而,跨国公司通过国外直接投资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的不完全是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等优势资源,如果地方政府不善于进行政策引导,还会导致"挤出效应"等负面影响.本文着重就国外直接投资对接受投资地区的"挤出效应"成因及负面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如何结合地区实际制订措施,应对"挤出效应"的影响,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股指期货的挤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同其他衍生金融工具一样,既是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资本市场深化的助推器。但从各国的运行实践来看,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往往伴随的是股市的调整,其原因在于股指期货带来的“挤出效应”——当股市缺乏做空机制时,股票价格可能经常被推高至脱离基本面支持的状况,形成泡沫,而股指期货的引入有助股市泡沫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误差修正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可以系统分析FDI在总量上对我国国内投资的效应,以及FDI对不同所有制经济所产生的效应.实证分析得出:在长期均衡状态下,FDI对我国国内投资产生挤入效应,而短期内产生挤出效应;对于不同所有制经济而言,在长期均衡状态下,FDI对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产生挤入效应,对个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而短期内,对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对个体经济产生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5,(8):41-47
基于我国当前财政分权的背景,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财政透明度省份政府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政府投资挤入了民间投资,且财政分权程度与民间投资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从财政透明度出发,财政透明度高的省份政府投资的挤入效应高于财政透明度低的省份。从区域角度出发,中部地区政府投资的挤入效应最明显,西部次之,东部最低。同时,财政分权在东部对民间投资有显著的负作用,在中西部不显著。财政分权在财政透明度低的省份对民间投资有显著的负作用,在财政透明度高的省份不显著。因此,中西部地区应更加注重资本存量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在东部地区提高财政透明度,以此引致民间投资。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国内投资的影响研究一直是国内外FDI对东道国经济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采用Agosin(2005)总投资模型,运用Panel-Data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选取1990-2006年江苏省13个市的历史统计数据,分别建立江苏全省范围以及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计量模型,对江苏省及苏南、苏中、苏北地区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并就江苏地区FDI对国内投资的作用机制问题作深入的剖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积极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回顾了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做法 ,从投资、消费、外贸三方面分析该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效应。认为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正向作用 ,但效应不能过分高估 ;财政支出与社会总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促进消费增长作用有着重要作用 ;积极财政政策对出口增长有一定作用 ,其效应有一部分是间接的 ,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致 ,分析表明 ,积极财政政策不能持久 ,预计有望在 2 0 0 5年以后淡出。据此 ,提出转换积极财政政策模式和扩大其内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稳健财政政策的非凯恩斯效应及其可持续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考察了我国近几年从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财政收支调整或财政稳固方式,进而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探究了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后利用增长核算法探讨了我国应采取何种方式的稳健财政政策以确保其具有可持续性。分析表明,由于我国财政收入政策存在显著的“非凯恩斯效应”,因此现阶段实施的以增收为主要方式的稳健财政政策没有对宏观经济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我国财政政策成功转型以及稳健财政政策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选择财政稳固方式,即应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且尽量保持财政收支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5.
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 ,全面科学地对我国实施4个年头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特征、效应及其风险和险源进行了客观评价 ,作出了“风险不小”的估计 ,并提出了适时“淡出”、适当减税和调整支出结构等防范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围绕着财政赤字及其规模,文章探讨了我国财政赤字实施的基本背景,分析了财政赤字存 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财政赤字的规模是否过大,财政赤字是否产生了通货膨 胀效应和挤出效应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甄浩  贾男 《天府新论》2023,(2):98-110
本文重点关注数字经济对行业就业结构的影响这一问题。利用财新传媒2017—2019年的中国数字经济指数,从技能水平和性别两个维度探讨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并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行业内的高技能岗位比例,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存在行业挤出效应以及对上下游的溢出效应;数字经济的发展降低了行业内女性正规就业的比例,对女性正规就业存在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会对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创新支持系统等施加影响,从而产生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这两种效应都通过竞争、示范联系、人才流动等途径产生,只是作用方向相反.实证结果表明,竞争途径的正向作用比较显著.引进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研发机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但是由于跨国公司来华进行研发投资的目的与我国的科技战略并不一致,所以这种带动作用不但不会自动出现,而且还会产生挤出效应.充分获得跨国公司研发溢出,尽量减少挤出程度,这需要我国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对跨国公司研发活动进行规范与引导,同时完善竞争机制,促进本土企业吸收能力的提高,以扩大溢出效应,减少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芳  杨艳红 《兰州学刊》2005,(1):108-110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高速流入,许多学者批评起外资的负面效应,如技术含量偏低、技术扩散效应不显著等.本文分析了各阶段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效应,并认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总体效应由以总量增长效应为主转变到以产业升级及技术外溢效应为主上来.  相似文献   

20.
张晖  袁旭  虞祎 《江海学刊》2020,(5):99-104
在房价高企、孩子抚养成本高昂的当下,住房消费与二孩生育已成为家庭资源配置决策中的两个重要内容,住房对生育不仅可能存在挤出效应,还可能存在财富效应。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相较在流入地未购房家庭,在流入地购房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将显著提高11.15%;在流入地购房家庭的住房消费对二孩生育产生财富效应,而在流入地未购房家庭的住房消费对二孩生育产生挤出效应;在流入地租房的房租对其家庭的二孩生育产生挤出效应,而在流入地购房的房贷则对其家庭的二孩生育产生财富效应;在有房产家庭中,在流入地购房的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要比未在流入地购房的家庭高11.9%。因此,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有效提振生育意愿的基本路径在于,控制房价平稳运行,适当给予二孩家庭住房津贴,降低育龄家庭育儿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