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同日本军队在江西境内进行了11次战役,其中有6次胜仗、1次平仗、4次败仗。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述评,说明胜败的关键因素在于战争指导艺术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论桂林抗战文化的国际特性刘寿保日本、德国帝国主义发动的法西斯侵略战争,是灭绝人性的残酷、野蛮、疯狂的战争,是毁灭文化、文明,愚弄人类的非正义战争。战争最后以德、日、意法西斯侵略者的彻底失败,以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而告终。桂林一地,在这场战争中历...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是人类第一次通过媒体现场直播的现代战争。各种新闻媒介都全方位地参与并渲染这场区域战争,报纸、电视、互联网、广播都竭力发挥自己的优势,用各自独特的视角来解读这场战争。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对各种媒介的行为和表现方式进行了研究,力图对战争中的媒介宣传规律进行发现与反思,并对今后我国的新闻媒体如何抢发新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1991年下半年至今,原南斯拉夫爆发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规模最大的内战,这场战争给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不仅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和惨重的物质损失,而且导致南斯拉夫联邦彻底解体。持续不断的战争,尤其是波黑境内的战火,已危及巴尔干地区和欧洲的安全和稳定,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关注和不安。在欧安会、欧洲联盟和联合国等组织的一再调解和干预下,波黑交战各方虽多次达成停火协议,但均未得到认真遵守,战火不断扩大、蔓延,目前已持续二年多,仍不见有任何停火的迹向。人们不禁问,这场战事的原因是什么?它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5.
去年,我们在农业战线上,打了个大胜仗,粮食和棉花等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今年如何?首先得看夏收这头一仗。去年秋播工作抓的牢实一些,季节抢的较好,播种质量高;目前作物长势很好。只要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一年六月,孙中山以“援桂”名义,发动了一场讨伐旧桂系军阀头子陆荣廷的战争。这场战争,是孙中山晚年革命生涯中的一件大事。而且,这场战争的发生,对尔后的广西政局影响甚大,它是旧桂系崩溃和灭亡、新桂系崛起和形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对这场战争进行探讨,乃是研究孙中山和研究桂系军阀史所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1900年爆发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在华侵略权益而引起的.文章针对这场战争起因"非单一性",即清政府的内外政策亦是这场战争的起因的说法,提出了商榷性的意见.文章认为,不管清政府当时的内外政策如何反动,都构不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清政府错误的内外政策,是导致这场战争迅速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2003年,美国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支持恐怖主义为借口,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组建联合部队,对伊实施"斩首行动",发动了旷日持久的伊拉克战争。在这场战争前后,出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法国并没有像英国一样追随美国,而是在立场上与美国相左。在这场战争前后,法国外交政策大致经历了三次调整,每一次都体现出后冷战尤其希拉克总统时期法国外交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一、帝俄蓄意发动侵占我国东北的战争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指出:“它们盗窃中国,就象盗窃死人的财物一样,一旦这个假死人试图反抗,它们就象野兽一样猛扑到他身上。”(《中国的战争》)正如列宁指出那样,帝俄不仅是偷偷摸摸的窃贼,又是象野兽一样的明伙执仗的强盗。在1900年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帝俄是八国联军中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元凶,又是单独出兵侵略我国东北的强盗。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曹力铁抗日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场战争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不是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而是中国共产党,是中...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际货币战争依然烽烟四起,如果将"以货币贬值为手段、以取得贬值国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为目的",或者"把汇率作为一种经济武器"作为货币战争的标准,那么,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实行过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而中国是这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因此,中国应该奋起应战,而不是姑息迁就,汇率政策的制定和选择也应完全以国家利益为重。要结束这场"以邻为壑"的战争,国际社会应该从汇率理论到汇率实践展开认真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明朝万历年间,广东诗人区大相曾以翰林院官员身份参与了中朝军民联合抗倭的“壬辰之役”,并写下一批有关这场战争的诗文.区大相诗具有鲜明的纪事诗风格.诗中反映了明朝统治者对这场战争的心态变化,揭露了一些正史不曾记载的史实,探讨了中朝军队难以取胜的原因,分析了这场战争对明朝政权的损害,并希望认真总结这场战争的历史经验.区大相“壬辰之役”纪事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公元 7世纪至 9世纪 ,唐王朝与吐蕃王国的战争是中国民族关系史的重大历史事件。本文对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及其结局做了简明阐述 ,重点探讨了今甘肃———唐时的河陇地区 ,在这场战争中的军事地位及其历史贡献 ,并对唐蕃战争的性质及历史地位进行了评述。作者认为 ,唐蕃战争是唐王朝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与吐蕃王国新兴奴隶主统治集团之间的边土之争 ,它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但同时又加强了藏汉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和与统一。  相似文献   

14.
1925年11至12月,冯玉祥国民军和郭松龄东北国民军在华北、东北的直、鲁、热、奉广大地区与张作霖、李景林、张宗昌奉系军阀展开一场全面的激战(简称“国奉战争”)。这场战争不仅是国奉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现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本文试图对这场战争的原因、历史作用及其性质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爆发于1840年的以中国失败而告终的鸦片战争,距今已整整一个半世纪了。这场被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对整个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都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鸦片战争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页,也是最值得我们今天回顾和反思的一个异乎寻常的历史事件。只要细细考察这场战争以及整个近代中国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得到许多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教训和启示。这里,仅列举几点启示,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宽容的局限与自由主义的文化政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伊拉克战争无疑是21世纪伊始最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这场战争之所以与我们有关,不仅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而且还因为我们不愿放弃对全人类的整体关怀.  相似文献   

17.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几千年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参战军队、民族和国家最多,军事对抗手段最惨烈的一场战争。战争各方为夺取胜利,前后共投入战费13000亿美元(时价计算),投入军事行动人员1.8亿。战争累计造成约42700亿美元的巨额损失,军人和平民牺牲总数超过6000万人之巨。无论从人类物质财富、生命财产的损失,还是从人类精神创伤来衡量,这场战争都可以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人类历史浩劫。尽管如此,大战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彻底胜利和法西斯轴心国的无条件全面投降而告终,这一结局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推动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8.
试论蒙夏战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夏战争是我国十三世纪前期多重民族关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侧面。这场战争是蒙古贵族在完成其内部统一前后,走向全国、征服欧亚历程的开始。它打破了当时中国境内原有各区域政权的平衡,体现了当时各政权间多重的外交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正> 清朝乾隆年间爆发的中缅战争,是两国之间的一场边界争端。这场战争,对两国关系和东南亚地区局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中也可略见清政府对东南亚地区外交政策得失之一斑。  相似文献   

20.
黄尊严  陈德金 《文史哲》2002,1(6):129-136
明治天皇在甲午战争中的态度与责任如何 ?长期以来 ,日本的某些史学家或把他说成是这场战争的反对者 ,或把他视为被军部和政府拖入战争的被动角色。通过对明治天皇在甲午战争全过程中的言行及作用的探讨 ,可以看出 :明治天皇是这场战争的直接推动者和领导者。无论是战前的扩军备战、建立战争体制 ;还是亲自批准向朝鲜派出军队、对华发表宣战诏书、坐阵广岛大本营、协调内阁与军部在战略和策略上的分歧、筹集战争经费、鼓动日军的战争狂热 ;抑或是操纵马关议和、决定接受“三国”干涉 ,等等 ,明治天皇自始至终都扮演着积极主动的角色 ,发挥出了专制君主和最高统帅的作用 ,故犯有“破坏和平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