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剩余价值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用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资本主义剥削特有的形式,从而把剩余价值纳入了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赋予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属性和剥削的本质,进而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存在,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思想认识的混乱.本文试根据对马克思<资本论>中有关论述的理解,理性地思考剩余价值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2.
秉持人道研究宗旨的<资本论>正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实质;秉持欠人道研究宗旨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则成为金融危机的理论推手.<资本论>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分析是马克思自由观在经济学中的运用;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自由"之祸不断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证实.<资本论>的劳动论充分表明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倾向性,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归根到底是不公正的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危机;自由主义经济学所谓的价值中立论使其不但没有履行批判资本主义不公正制度及其不公正现实的道德责任,反而成为助长其不公正性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全面地分析了资本本性的矛盾在社会生产中的具体体现.这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对资本主义存在根据的质疑和追问,从物质生产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和暂时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属性。但两者都是市场经济,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特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运动及其规律作了深邃的理论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运动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表明:面对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这一思想武器.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世界观,包括对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然异化的批判、生态矛盾的剖析以及自然和社会之间"新陈代谢"断裂的说明等.马克思的生态世界观在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核心就是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被边缘化倾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问题急需以新的视角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资本论》序和跋的研究梳理,比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资本论》的相关论述,认为《资本论》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共性问题,是关于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经典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针。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伦理这个角度来说,<资本论>就是一部资本主义经济背景下的经济伦理学著作和一幅经济道德生活画卷.用伦理学的视角来解读<资本论>,我想主要是出于两个目的:第一,用一个新的视角去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思想体系;第二,有利于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一年末,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薰华同志的《<资本论>中的再生产理论》一书,我认为它抓住了《资本论》的生命力的本质。张薰华同志指出:“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时,总是联系到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即社会劳动生产力。这就超出资本主义界限,涉及了人类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并且,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流通是商品的再生产和流通,社会主义经济也是商品经济,只要撇开资本主义形式,《资本论》的许多基本原理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①我的看法更广泛一些,凡是适用于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同样也适用于社会主义。这才是《资本论》的真正的生命力之所在。对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列宁作了严格的区分,指出:“所谓商品生产,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在这种组织之下,产品是由个别的、单独的生产者生产的,同时每一生产者专门制造某一种产品,因而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须在市场上买卖产品(产品因此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劳动是否具有主体性的争论。日本的宇野学派认为,在《资本论》的理论中劳动是不具备主体性的,它只能被纳入资本的价值形成增值过程这个资本逻辑中来理解。因此,在宇野弘藏的原理论体系中,劳动过程被放在生产论的开端而不是全体系的开端来加以论述。从这样一个观点出发,劳动被理解为一个作为“无”的东西,而《资本论》中的范畴体系被理解为“有”的体系,劳动作为“无”的过程必须通过这个“有”的体系来把握。劳动价值论也必须放弃从人对自然的一般关系意义上的投入劳动来论述,而要纳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过程中来论述。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关键环节在于改变劳动力的商品化。这一点不能寄托于劳动的主体性,而必须寄托于一个外在于资本主义体系的“他者”。  相似文献   

10.
<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马克思计划撰写的经济学巨著的后三册,是<资本论>的续篇.在马克思著作中提要钩玄,并根据<资本论>的叙述方法,可以在推导<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各册逻辑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主要结论作如下假说:夺取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个行动(<国家>册);对外贸易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矛盾从一国扩展到他国(<对外贸易>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一切文明国家同时革命并取得胜利才能消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册).深入研究<资本论>续篇的逻辑结构和主要结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戏、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已经出版的一些《资本论》解释本,在解释《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价值形成过程时,为了解释生产资料的价值成为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这个问题,使用了“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这一术语。如:张熏华、洪远朋的《<资本论>提要》说:“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张熏华、洪远朋《<资本论>提要》第1册,第101—102页)。陈征的《<资本论>解说》说:“一个产品的价值,例如棉纱的价值,首先是由生产资料的价值(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价值)转移来的”(陈征《<资本论>解说》第1册,第279页)。北京大学经济系的《<资本论>释义》说:在纺纱过程中,棉花和纱锭的“价值量却毫无变化地被转移到棉纱中去了”(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释义》(Ⅰ)第135页)等等。我们认为,上述提法作为政治经济学原理来讲,其正确性是无可怀疑的。但是,上述几本书都  相似文献   

12.
<正>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把社会主义经济视作排斥商品生产的产品经济,并认定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否定了社会主义排斥商品生产的观点,但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之说却延续至今。笔者认为,马克思从未提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的命题,他在《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有关未来社会商品命运问题的论述,被中外经济学界长期误解了,并在社会实践中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现在是必须加以纠正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时空观区别于旧唯物主义时空观的关键在于,不是把时空看作纯粹外在的与人无关的存在,而是坚持时空的社会历史性.从这一基本立场出发,马克思认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如同国民经济学家们想象的那样一种超时空的非历史性存在,而是在一定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中的存在.也就是说,马克思摒弃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化的论断,科学论证了它的必然性和社会历史性.这一论断对于深入把握当今社会的本质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价值转形理论的争论已经持续百年.这个理论起因干李嘉图理论的一个基本矛盾,而这个矛盾是李嘉图劳动价值论自身的缺陷造成的.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这个矛盾并不存在.价值转形理论假定各行业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而剩余价值率相等,在此前提下解释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法则,但该理论其实是李嘉图理论的变种.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资本论>的整体来看,这个理论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理想的社会制度,而共产主义则只是一种运动,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个必经的环节.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把未来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并且摒弃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名称.马克思在1849-1850写成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把自己的理论称为"革命的社会主义理论",把未来社会称为社会主义社会.自此以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两个名称就一样了,指的都是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个未来社会.马克思在1875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阶段,但并没有把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在1917年8-9月间写的<国家与革命>一书,是把头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性著作.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中的一些经济范畴,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经济中。我们不应该轻易抛弃这些范畴。这是《资本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斯大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曾经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少的真理,但是,他对《资本论》中某些范畴和某些原理所作的论断,是值得讨论的。例如,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必须抛弃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率范畴,“也必须抛弃从马克思专门分析资本主义的《资本论》中取来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伟大的著作。社全主义从空想变成为科学,主要是归功于“资本论”。“资本论”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在这一著作中,第一次全面地指出了建立于?人的财抗矛盾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是怎徉发展,怎样由于历史的必然性而不可避免地、合规律地准各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提出了社会空间的生产理论,说明社会空间的阐释需自然、历史和生产力的发展一并考虑.其构成不仅在于事物,同样也在于关系,并以土地为突破口,试图对马克思的<资本论>有所突破.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中显现出来的忧虑,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城市空间扩张元度的生态忧虑,其后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理论的提出,就是直接秉承了列斐伏尔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迄今我们所有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也都是这样写的,都说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马克思当年那样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在前资本主义社会里,虽然也存在商品生产,生产者的劳动也形成价值,但那是小商品生  相似文献   

20.
1859年,马克思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这是一部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的、独立的"经济学著作,而被誉为"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正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2008年以来,在蔓延全球的金融风暴中,人们把目光重新投向有"资本主义病理学家"之称的马克思,开始仔细研读<资本论>,试图从中寻找到深层次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