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蓓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8):34-37
"国际互联网条约"在我国的正式生效,意味着在网络环境下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律保护机制实为迫在眉睫.应以加强网络复制权的法律规制为基础,以权利限制制度支撑著作权法上的"利益平衡",从而完善我国的著作权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林沛文 《学术论坛》2012,35(5):63-67,88
网络以及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性质和特点,使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面临新的挑战。为了迎接这种挑战,我们应该折中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两种范式,并考虑法律的本质及一国之特殊国情,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权力进行适度的扩张与限制,以实现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功能。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扩张与限制的设计基本完善,但仍有不足。建议在立法层面上、修正内容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网络给著权法的完善带来了机遇 ,也使之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网络给著作权带来的难题 ,引入了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并对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希望改变传统的维护著作权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著作权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探讨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的论文及专著不断涌现,论者们大都从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的角度研究保护的问题,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侵权行为的严重性和行为的恶劣性已经不是民事法律、行政法律所能解决的,网络著作权在需由民法、行政法、经济法调整的同时,将日益需求刑法的调整。网络环境下,侵犯著作权犯罪的犯罪对象、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及犯罪主体均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现行刑事行立法的规制已明显不足,建议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对刑法侵犯著作权罪加以修订或进行有权解释,加大对网络著作权的刑法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网络传输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已得到普遍应用,这也就使侵犯短信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变得更加普遍。从阐述短信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侵权类型入手,力求在现有社会环境、技术条件和法律制度下,从技术保护和法律保护两个层面寻求短信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有效途径,平衡各方利益,以实现短信作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网络的突飞猛进促使了数据库的快速发展,与其相关的法律问题也随之大量出现。从对数据库的含义及其特点的分析入手阐述了数据库著作权的原创性和归属等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库著作权的立法保护问题提出了若干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7.
著作权问题是文化、科技领域的一个敏感问题,一方面如果作者的著作权被侵害,创作行为就难以完成和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如果著作权的取得和行使超越了法律的限度,势必要产生诸多消极与非法的创作行为.这些行为将会导致文化、科技领域的混乱,将会严重妨碍我国改革开放与两个文明建设的进行.因此,完善著作权的保护与加强创作行为的法律调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论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对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著作权保护的网络作品种类、网络环境中著作权利的主要内容、网络作品著作权被侵害的法律救济 ,阐述了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在网络空间中的规范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律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著作权保护,存在着诸如法律法规过于分散、标准不一;忽略了图书馆的公益性、没有赋予数字图书馆更多的特权;图书馆"合理使用"范围过小;邻接权种类过少,数据库没有作为单独的著作权客体予以保护;复制权的概念跟不上数字与网络环境的发展;"技术保护"的原则性规定过于粗糙等法律问题,影响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利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杰 《天府新论》2004,(Z2):152-153
关于音乐著作权合同的法律性质,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导致实践中出现许多争议.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其法律性质应当为信托合同,并提出确定音乐著作权合同法律性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对电影产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电影的制作和传播产生了重大变革。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电影的制作手段更加多样化,传播更加便捷,传播范围更加广泛,这为电影产业带来机遇同时,也对电影版权的法律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电影作品的认定、电影作品版权归属及作者身份认定、电影作品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版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重构。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是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所要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作品传播越来越广、越来越快,网络著作权侵权诉讼案件急剧增长,给传统的版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规定的缺陷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保护双轨并行制度的实行,使得网络版权司法保护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双轨制"冲突、网络版权管辖和侵权赔偿标准最为典型。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多种措施完善我国网络版权的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13.
博客著作权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博客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沟通方式,并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和使用。在带来了信息获取便利和沟通方式直接等优点,产生了新一轮的商机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法律问题。本文从博客的性质出发,分析博客著作权所面临的新情况,对其维权现状以及立法保护的可能性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计算机信息的发展,临时复制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著作权法也必须对其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其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法可循。目前,世界法律界已经就临时复制问题在著作权法制领域的问题做出了一些规定,我国也对临时复制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以保证著作权的有效保障以及信息在网络上的正常流通。  相似文献   

15.
涉数据网络犯罪以数据侵害为核心,主要类罪包括计算机犯罪、个人信息犯罪、著作权犯罪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作为信息化社会建设和数字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涉数据网络犯罪的蔓延与异变,使个人法益、经济秩序和国家安全遭受严重危害。目前,涉数据网络犯罪刑事规制存在治理思路滞后、保护法益狭窄、规制效果欠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网络治理思路下适当拓展刑法谦抑性,调整法益保护类型与范围,实现刑法规制前置化与功能化,完善涉数据范围犯罪的刑罚措施与跨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张凌寒 《学术探索》2013,(10):31-34
视频网站作为新型网络传媒近几年呈爆发式发展态势,与此同时视频网站版权侵权案件也大量增加.视频网站自己提供影视资源是网络内容提供者;由用户上传影视资源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两个法律身份不同,对应的侵权责任构成也不同.用户上传资源实施版权侵权行为,视频网站作为帮助者承担共同侵权责任.但可以根据避风港规则免除此种版权侵权责任,并通过管理监控行为规避版权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7.
P2P系统的应用,使得作品的传播变得更加方便与快捷,也使得对作品的侵权越来越成为可能,为了寻求文化艺术作品的传播与版权人利益保护之间的平衡,从网络技术和法律方法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P2P系统中的著作权侵权问题。认为P2P系统中的著作权侵权应当适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只要ICP所提供的内容侵权,就需要承担侵权责任,软件提供商在明知或应知软件侵权的情况下仍然提供服务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软件经营者则可以适用"通知与删除"规则,在有证据表明有人利用P2P系统侵害著作权的情况下,软件经营者应当停止相应服务,否则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对于P2P用户,则可要求其对其共享文件夹中的侵权作品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8.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在我国近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并且产生了一些新的侵权行为。相形之下,现行刑法中的相关规定在打击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实践中渐显滞后。综观我国侵犯著作权立法的历史沿革和现行刑法中有关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构成,结合司法实践,要从扩展刑法对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取消犯罪主观案件中的非法营利目的,侧重于对被害人的实质补偿,修改罚金刑、增强其可操作性,确立对侵犯著作权犯罪以自诉为主、公诉为辅的犯罪追诉模式和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侵犯著作权罪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9.
李磊 《学术探索》2003,1(8):79-81
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 ,引发了传统版权制度的革命。法律应适应技术的发展 ,对版权内容进行创新。一方面 ,承认网上作品的版权存在 ,另一方面 ,赋予作者网上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新的权利内容。同时 ,应对网络环境下的版权进行必要的限制 ,以期在版权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求得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