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霍桑的小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注重心理分析。《伊桑.布兰德》讲述主人公寻找不可饶恕之罪并最终发现其隐藏于自身心灵之中的故事。本文试图通过雅克拉康的结构精神分析学说来剖析主人公如何从混沌的真实界向灵肉分离发展,并因灵肉经历着不同的想象阶段和象征阶段,最终导致布兰德结束生命之悲剧。  相似文献   

2.
小说《游离》通过主人公“我”个体生存空间、身份认同和情感世界“游离”的叙事,书写了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命存在形态。对“我”身体在太原与北京、家庭与社会等居无定所生存空间的叙事,揭示了个体因空间“游离”而产生的生存感受与生命体验的一种“游离”形态。对“我”“平民”身份、“智识阶级”身份认知和内部自我感知的叙事,表达个体外部身份认同的“游离”和内部自我感知的分裂。对“我”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叙事,表达了个体情感世界矛盾而复杂的“游离”状态。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的小说解析了生命的自损形态、自足形态和自强形态。从二类生命形态的表现来看 ,作家理想的生命原型不在《边城》、《三三》等湘西小说中 ,而在《生存》、《黑夜》、《如蕤》、《过岭者》等小说中。这些小说的主人公 ,体现了作家对生命美的追求 ,是其理想的生命原型。  相似文献   

4.
纳博科夫小说表达的内容经常与其流亡异域的生活经历和生存形态相关.在创作中,他总是为其主人公设计一条乐观向上的路.他们在寻找回归故国之途中即使遭受重重阻碍,精神几近幻灭,但最终,主人公仍然能够从当下的生存劣境中超脱出来,在精神的国度里得以重生.  相似文献   

5.
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占卜者》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莫拉格追求独立和女性自我属性的成长历程.小说中,作者所代表的第三人称与女主人公所代表的第一人称叙述声音交替出现,这种复线式叙事模式为该小说提供了一种质疑性别差异的女性声音和女性视角.女主人公在运用第一人称叙述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女性话语权,并能够自主构建女性的成长历程,言说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是与由”、“父与子”、“情与法”这三对矛盾入手,评析台湾作家白先勇的长篇小说《孽子》的“救赎”主题,探究小说主人公复杂的“边缘人”心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叙事伦理学的角度观照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文本在现代自由伦理叙事中凸显了鲜明的女性生命意识。具体体现在:第一,女性个体生死意识体验及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反思;第二,灵肉相契的生命感觉追求和爱欲诉说。小说文本对女性生命意识的自由自觉表达在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自由伦理叙事的范本  相似文献   

8.
《谪仙记》作为白先勇短篇小说集《纽约客》的开篇之作,用白先勇自己的话说,李彤的沉默与悲怆,正是《纽约客》的主题。白先勇小说的主题总是围绕人的生老病死这些人类永恒的主题,来表达他对历史和人生底蕴的认识和把握。而他对这些抽象主题的表现又常常采用隐喻的艺术手法,隐喻是构成白先勇小说艺术风格的重要特质。他尤其善于摄取和描绘意象来营造环境、烘托小说氛围或暗示人物性格、心理,这种隐喻的艺术在《谪仙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细节处再现了纽约客的生存悲剧。  相似文献   

9.
福克纳与白先勇,同是美国和台湾20世纪文学中现代派文学的"大师级"人物。从《文学杂志》中领略了现代文学魅力的白先勇,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无疑都受到福克纳小说的深刻影响。文章试图通过对《台北人》内容、形式的解读以及与福克纳小说的比较,在分析白先勇小说特色的同时,揭示出白先勇小说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小说《迷宫中的将军》发表于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凭借《百年孤独》斩获诺奖后的第七年,是作者以主人公玻利瓦尔对美洲现实与其个人现实的重新观照.小说中以玻利瓦尔生命的最后半年为叙事主线,通过描绘玻利瓦尔所患之身体疾病、心理疾病、非流行性疾病、流行性疾病,佐以主人公沿途所见的美洲流行病景象,展现出一场"病"之全景.当提及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疾病叙事",研究者常将目光投向《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对于《迷宫中的将军》中的流行病与心理疾病探讨较少.以精神分析及医学人文角度进行文本细读,可挖掘出作品中存在的美洲之病、将军之病,甚至作者之病之间的深刻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