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著名汉学家德庇时于1815年最早将《三与楼》译为英文。1822年,他在初译的基础上重译该小说。与初译本相比,重译本在遣词造句及篇章结构方面显现出迥异的翻译策略,反映出译者前后在翻译伦理上发生了从存异到求同的嬗变。这一变化是译者所处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意识形态影响、诗学修养及自身身份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小说(翻译小说与创作小说)究竟有多少?长期没有精确的统计。过去有许多书目虽然也著录过这一时期的小说,如徐维则的《东西学书录》(1899)、小说林社的《小说管窥录》(1907—1908)、顾燮光的《译书经眼录》(1927),但收录数量很少;收录最多的要算《涵芬楼新书分类目录》。该书收此时期的翻译小说400余种,创作小说120种,但据阿英先生说,他所知道的晚清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上,约三倍于《涵芬楼》所藏。”阿英先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是清小说英译的发轫期。译者以驻华外交官为主体;英译动机是为了提供语言学习材料,传递适合英国文化和经济扩张政策的价值观及帮助了解中国;英译的基本策略为摘译、节译、编译和改写。英国汉学家对清小说的译介在中国古典小说西传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推动英国汉学的开拓与发展;有助于西方正确理解中国;为清小说纳入世界文学系统打下坚实基础。从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和译介学的角度,考证、辨识19世纪的英国汉学家英译清小说的主要作品、译本与翻译特点,评价其功过得失与学术影响,无疑对于丰富中国文学“走出去”语境下中国古典文学外译与传播的研究不无?益。  相似文献   

4.
辜鸿铭成功的将儒家经典古籍《论语》、《中庸》等译介到西方社会,为我国的文化外输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然而,辜鸿铭的儒经英译活动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充分的理解。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它突出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并且认为翻译是译者对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兼选择性的活动。在此理论的关照之下,对辜氏的译作《论语》和《中庸》进行重新审视,发现译者在翻译儒家典籍的过程中适应性的选择了以西释中的特殊翻译策略,力图打破东西畛域,向世界宣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借此消除东西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歧视和不公。  相似文献   

5.
《胜旅景程正编》是一部弥足珍贵的《天路历程》(第一部)汉译本。译者胡德迈在翻译时结合晚清语境,赋予这一文本中国传统小说形式的特色。在此试图分析特定时期跨文化交流和翻译的过程中为了最终传达源语文本的异域思想,翻译文本形态的建构以及对附文本的深度阐释。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分析《道德经》原典中的母性之美、辩证之美、玄妙之美以及理雅各、韦利、林语堂和巴姆等多位译者的《道德经》英译本中相应的美学传译效果,本文揭示了《道德经》在英译过程中的审美问题,探讨了《道德经》的美学意蕴在英译过程中的再现和表现手法,并指出了今后的翻译传播策略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从对《十二楼》艺术与思想追求的分析入手 ,进而把握李渔的人生定位 ,并籍此确定他与他的《十二楼》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十二楼》在艺术上突出的有三点 :独特的情节编排、市民化的人物系列以及整体的风情轻喜剧特色。道学与风流的谐和是《十二楼》的写作理想。“风流”指世俗性的人生受用 ,“道学”指当时环境里必须遵循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坚持道学规范里演绎风流是李渔对严酷政治环境的回应 ,表示的是规避和畏惧。它阻止李渔对自己进行突破 ,却从反面更刺激了他成为乱世生活导师的哲人期望。而执著于快乐哲学带来对《十二楼》内容的刻意处理 ,极大限制其表现力 ,形成了内在的虚弱 ,恰是不及“三言”、“二拍”之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从原型理论来看,翻译是一个原型范畴,即翻译过程是译者在原型理论框架下对源语进行创造性叛逆后而得出最佳译文的过程。在此以原型理论为框架,结合《诗经》中文化意象的英译实例,对《诗经》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创造性叛逆进行分析,证明原型理论对于中英文之间文化意象的转换和翻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小芃 《天府新论》2013,(4):141-146
《辩正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翻译专论,其主要佛教思想是:凡圣之别;遵循佛法;佛经翻译之目的与信佛之目的一致,都是自觉觉他的大小乘佛教的精神;合格佛经译者的两个首要条件与佛教信徒必备的两个条件——皈依佛法、严守戒律基本一致;佛法的三期说之像法观念;佛典翻译的佛教性质是佛教说法教化的德用范围。佛教思想与翻译思想的关系是佛教思想贯穿了整个《辩正论》,也是论文佛典翻译理论的主要和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的文化负载词汇清晰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面对中德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库恩以寻找中、德语中共有义素的词汇为着眼点,灵活运用以达意为主旨的归化翻译策略,使无中国文化前见的德语读者得以理解小说的深刻含义.中、德文化间的差异性,注定要产生翻译过程中的张力.正是这种张力,为译者库恩对《红楼梦》进行中、德语间的文字转换,寻找最适宜的表达语符和创造新的文学魅力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使译本获得了独立的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月悦 《学术月刊》2023,(1):164-172
哈罗德·阿克顿与陈世骧合作编译的《中国现代诗选》和罗伯特·白英编译的《当代中国诗选》,是最早的两部中国现代新诗英译选集。他们的外国编译者在旅居中国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世界对现代中国尤其是现代中国文学知之甚少,希望通过诗歌翻译增进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从而开始了对中国现代诗的译介。两本诗集的译源选择,既受到译者在中国交游的影响,也呈现出中西方文学观念的交融与碰撞。两个集子在欧美产生的影响和在中国引起的争议,体现出了译者与批评者之间在传播价值与学术价值之间的不同取舍。本文希望通过两个个案的对比研究,在“同”与“异”之间,还原中国现代诗歌早期英译的历史现场,总结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经验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语》有许多语种的翻译,但数量多、影响大的主要是以英译本为主,大约有60本。国内外研究《论语》的英译大约有100多部,但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的对象有大量的重复性,如韦利、庞德、林语堂、安乐哲等人的译本。除了这些语际翻译的研究,国内没有人进行过《论语》语内翻译的研究。从历时性的角度入手,选择初期的译者辜鸿铭和当代最新的译者吴国珍的译文来归纳英译的发展趋势,对辜、吴和李泽厚译本语内翻译进行探讨,以及比较不同读者的心理。希望以此对中国的古籍翻译能产生一定的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庞德认为中国的儒学思想正是医治西方社会通病的良药,是构建西方和谐社会的理想手段.他希望中国儒学能翻译到西方世界,从而重新建立人与社会的理想秩序和社会价值体系.庞德在翻译《论语》时并不强调对原文一对一的忠实,译作以理想化创作为主.从《论语》英译史来看,庞德是一个转折性的人物.自庞德开始,《论语》的英译逐渐淡出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步入了文化多元化主义的新历史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4.
文化翻译是语言组织和策略运用的再创造过程,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将语境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完整地呈现给读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的种种选择更受到翻译规范的制约。针对《红楼梦》杨/霍两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定量统计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推导翻译规范的理据性,并试图论证"特定的翻译策略是因为其遵守了特定的翻译规范"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朱萍 《江淮论坛》2004,(1):145-149
清顺治十七年湖广道监察御史萧震弹劾前浙江左布政使张缙彦,其中一大罪名是“编刊无声戏二集”。本文主要探讨张缙彦与《无声戏》版本的关系,认为《十二楼》第十篇《奉先楼》、日本尊经阁本《无声戏》第十二回《妻妾抱琵琶梅香守节》可能与“编刊无声戏二集”的张缙彦有关联;张缙彦可能就是为尊经阁本《无声戏》作序的“伪斋主人”;张缙彦被指控“编刊”的“无声戏二集”,尚难断定究竟是第二集还是前后二集。  相似文献   

16.
杨成虎 《云梦学刊》2005,26(5):38-41
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文献,《天问》具有多科性和多意性,其阐释价值和研究价值很高。它不但是文学文献,而且也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神话学等方面的文献。但在翻译中,译者一般只能侧重一个方面进行处理,造成其他方面信息的遗失。在总结《天问》现有研究与英译问题的基础上,我们从阐释、文本和文化等三方面探讨英译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词在美国的英译可以概括为两类:汉学英译与创意英译。许芥昱、叶维廉、欧阳桢等学者的译文是汉学英译的经典,肯尼斯·雷克斯罗斯的译本则被誉为创意英译的典范。前者以汉学研究的学术性为出发点,追求原作与译文之间信息转换的完整性;后者以传递原作的精神情感为导向,在翻译过程中添加创作的成分。这两种翻译方法都成功地在美国传播了李清照词。毋庸置疑,总结二者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文化身份与翻译策略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百多年来,中国学者在向外译介中国文学、传播中国文化的崎岖道路上不断攀爬探索,虽挫败连连,但却越挫越勇,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学者的文学英译有其自身的文化与美学价值,有着汉学家的中国文学英译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和意义。与霍克斯的译本相比,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红楼梦》在英语世界遭受冷遇,并不是因为杨译本质量不佳,而是因为其采用的以忠实文本为圭臬的翻译策略在当时来说有些超前,而现在则已经具备了接受这样翻译的国际语境;老舍将其小说《离婚》的英译者伊文·金告上法庭,并收回版权自行翻译,只因其译者在发挥其译者主体性时失去了底线,歪曲了中国文学;麦家的长篇小说《解密》在英语世界的成功提醒中国的英语学者,重视和讲求文本迻译策略的同时,还要强调译本的宣传推介等市场营销工作。及时总结中国学者文学外译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并融入其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理论界》2021,(1)
"东北作家群"是东北沦陷时期最具光彩和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群体,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东北现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存在,他们的小说被学界誉为表现"民族乡土主义"的"怀乡文学"。"东北作家群"中被译介到英语世界的作家主要包括萧红、萧军和端木蕻良,国内外的译者主要包括葛浩文、伊文·金、戴乃迭、沙博理、茅国权、张培基和刘士聪等人,美国译者葛浩文和伊文·金以及美籍华裔译者茅国权等人的译文在英语世界被广泛接受和传播。国内现有研究主要针对葛浩文翻译的萧红小说《呼兰河传》,对萧红其他作品和"东北作家群"其他作者的作品的英译研究,以及其他译者的译作研究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本,探讨意识形态中各因素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操纵体现。尽管葛浩文在翻译《天堂蒜薹之歌》时坚持忠于原著的翻译原则,但由于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个人审美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其对原著的翻译必然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