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作为延安文艺的代表作品,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建构和当代文学秩序的建构过程,对当代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王贵与李香香》的生产和传播过程的梳理,可以看到其经典化的过程实质是作家与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权威、编辑出版、批评家以及文学史家等多种因素合谋的结果,也正是这种合力共同推动了延安文艺代表作品的经典化历程。  相似文献   

2.
《王贵与李香香》是李季创作的优秀叙事长诗。这首长诗完成子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它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我国诗歌领域结出的最早的硕果;它在我国叙事诗的发展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贵与李香香》不仅继承了古代叙事诗和民歌的长处,而且在艺术上有自己的探索和创新;它在人物塑造和诗歌形式的民族化上都标志着一个新的阶  相似文献   

3.
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出色地运用了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新生活,抒唱了他们新的思想感情,为中国现代叙事长诗的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具有深远的影响。长诗不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均有高度的成就。本文仅就艺术特色方面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四十年代,在解放区的诗坛上,叙事诗大量涌现,以新的内容与形式,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诗歌宝库。其中,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河水》,更是光耀我国叙事诗诗坛的杰作。它们共同体现了解放区诗歌创作的新风貌、新特点,但同中有异,各有千秋。两诗相比,还可以看出《漳河水》比之《王贵与李香香》在艺术上有进一步的发展,显得更为成熟。认真研究这两部长篇叙事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些特点,总结它们的经验,对于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新诗创作,特别是叙事诗的创作,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5.
阮章竞的《漳河水》,是继《王贵与李香香》之后,解放区叙事长诗创作的又一丰硕成果。长诗以太行山区劳动妇女在旧社会的悲苦命运和新社会的幸福生活为题材,塑造了荷荷、苓苓、紫金英三个生动的妇女形象,控诉了旧社会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歌颂了解放区党和政府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美好生活和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6.
一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是李季的代表作作品,是一九四二年党中央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写出来的。它那浓厚的泥土气息与丰富无比的想象,曾经赢得了革命文坛的高度赞扬。作者李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启示和鼓舞下,长期深入群众,努力搜集和整理陕北民歌“信天游”。认真向民歌和群众语言学习,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经过长期生活积累和创作实践,终于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底,以“信天游”的形式,成功地创作出了有八百多行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延安的《解放日报》于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日连载了这首长  相似文献   

7.
在兵荒马乱的1934年,吕良出生在山西省稷山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是伴着《流亡三部曲》《游击队歌》长大的。平日里爱好吹笛子、口琴,并在歌剧《王贵与李香香》中扮演小王贵,被十分区政治部宣传队的领导看中。1948年,他哼着哆来咪走进军营,兴冲冲穿上军装,成为一名部队文工团员。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出现在延安"解放区"的叙事诗歌《王贵与李香香》,随着建国前后"新的人民文艺"建设及其文本的"经典化"过程,以及当代中国社会及其意识形态的变迁,作品版本也经由出版者及作者的多次修改而形成了不尽相同的文学版本及其文本形态.本文从文献学及版本资料研究的角度着手,通过对其作品版本的流传及其变迁与文本修改的汇校及分析,探讨不同时期及其时代背景之下"当代文学"的政治印记及意义变化,以及中国当代叙事诗歌的艺术建构及其文学史叙述等.  相似文献   

9.
<正> 著名诗人李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中,有不少句子都用了比兴的手法。这对突出诗的思想内容、刻画人物形象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用法有几种类型:只用比、只用兴、兴比连用。现以该诗第二部分为例,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在《讲话》以后出现的一部赢得了世界声誉的长篇小说,它与《种谷记》《王贵与李香香》《暴风骤雨》《白毛女》等解放区的优秀作品一样,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在《讲话》所阐明的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新的人民的文艺时代。对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历史评价,实际上也是一个对于《讲话》以后解放区文艺的评价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现实主义成就的评述,回答近年来有些同志对于评价解放区文艺提出的一些问题。《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反映的是抗战胜利后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属于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集中表现的是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推翻封建土地削剥  相似文献   

11.
“我能在革命历史巨片——《开国大典》中扮演党和国家领导人林伯渠,感到很荣幸。”这是原太原市工人文化宫主任、离休干部李金水同志的深刻感受。 李金水同志系沁源县城关镇城西村人,今年72岁。他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他从小就爱唱爱跳,有个好嗓子,经当时城乌镇党总支书记任云芝同志介绍,参加了沁源的“绿茵剧团”。他在剧团先后担任过组长、队长、副指导员。剧团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特别是在沁源“二年半围困”中,配合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上演了不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和戏剧。他曾演出过《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刘胡兰》、《虎孩翻身》、《血泪仇》等现  相似文献   

12.
比喻的调整     
比喻是古往今来运用最广泛的修辞格之一。比喻也和其他修辞格一样,要用得恰到好处也并不是很容易的。有经验的作家运用比喻也跟运用其他修辞手法一样,总是十分认真严肃的,在某一具体的情境中用不用比喻好,用哪个喻体好,他们都反复考虑,精心选择,认真调整,从不掉以轻心,作家的改笔有不少就是这种选择和调整的记录。一、比喻的增添 1.原句:太阳没出满天韶,崔二爷从后门溜跑了。(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见1946年9月23日《解放日报》) 改句:朝霞满天似火烧,  相似文献   

13.
诗人李季一九四三年到陕北三边工作以后,先后担任过小学教员、县地委机关干部.在这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并在搜集整理陕北民歌"顺天游"的基础上,创作了长诗嗽王真与李香香》。此外,李季还搜集整理过民间故事,这却不大为人所知。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日《解放日报》文艺版刊载的民间故事《救命墙-三边民间传说沙,署名"里计",  相似文献   

14.
继《中国古代军事智谋故事》之后,我院李衡眉、梁中实、王豹等同志又出版了姊妹篇——《中国近现代军事智谋故事》(明天出版社,1991年版).这是作者为总结、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所做的又一有益尝试.本书除具有《中国古代军事智谋故事》一书的特点外,还突出表现在:它自始至终贯穿着思想性的深刻蕴涵.书中近代部分就主要叙述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的勇武  相似文献   

15.
印尼归侨李毓铎1953年6月21日离开印度尼西亚棉兰市,从Belawan码头乘"万福士"轮船回中国,一行团队共有400多人。早在苏门答腊岛亚齐的冷沙中华学校里,校长、老师们就讲述了许多有关中华民族正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况。同时受大姐抗日思想的影响,在小学李毓铎就会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在李毓铎大姐与冷沙的抗日演出队到印尼各个岛屿进行巡回抗日募捐救国演出中,李  相似文献   

16.
背后的爱     
一天,看电视剧《王贵与安娜》,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安娜生病了,她的儿子跑出去玩很晚都没回家。安娜担心儿子,  相似文献   

17.
从《双面胶》中的胡丽娟。到眼下热播的《王贵与安娜》中的安娜,以及正在北京拍摄的《媳妇的美好时代》,不知不觉间。海青成了“媳妇专业户”,也成了电视台的收视保障。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执法中出现的新问题与对策思考李利君作者在香港《经济与法律》杂志总67期上发表文章指出,一国执法的基本功能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推进该国民主法制进程,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应当肯定,中国执法工作在整体上已发挥了这样的功能。但在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相似文献   

19.
1951年6月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发新华社播发的《李顺达建议山西农民捐献飞机两架》的倡议。一场轰轰烈烈的努力增加生产,抗美援朝,爱国捐献活动在中国农民中开展起来。9月,李顺达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列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特邀各界代表一起吃饭。和毛主席同桌吃饭的有农民、工人、军烈属、  相似文献   

20.
李开拓:谢谢李老师拨冗接受我的采访.10年前,您在国家语委和教育部语言信息管理司工作期间,组织学者研制《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担任总主编,可以说您是《报告》的发起者、顶层设计者,是核心人物.那么,研制《报告》的想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意义是什么? 李宇明:研制《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是时代和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需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是作为当时的行政主管,我多张罗了些.为了更好地了解《报告》,我要先介绍一下《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及其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