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娜 《经营管理者》2009,(18):10-10
信息系统服务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总结了现有的关于信息系统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ERVQUAL模型改进的信息系统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政府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现状的分析和对信息系统审计的介绍,进一步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种电子政务中信息系统审计框架,以控制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建设风险,并为改善和健全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控制提出详细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立严密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有效把握发展方向,是成功实施电子政务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电子政务绩效研究现状,指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绩效为研究对象,结合平衡记分卡构建评估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依托信息资源的优势,有效地提高了档案部门的工作效率与档案信息的服务质量。本文主要在档案资源建设的基础上论述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管理的意义及特点,并对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孙乐 《管理科学文摘》2012,(20):223-224
在信息系统项目或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软件项目和软件预研项目中,软件成本估算是具挑战性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软件成本估算问题是困扰各领域对软件成本进行预算控制的难题,本文以提高软件成本估算的精确性为目标,给出了适合当前国内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或电子政务工程中软件建设项目成本估算的一种方法模型。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背景下我国行政领导干部责任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子政务背景下我国行政领导干部责任性问题值得研究者广泛关注。本文对电子政务的内涵以及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作了解析。提出电子政务背景下行政领导责任性具有报告性、主观认同和规范性,以及自我期许性特征。今后的相关研究应当关注不同电子政务应用模式下行政领导责任性的特征;关注中国文化背景和政府体制下的责任性要素与内涵;关注行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性如何影响其领导绩效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曹菁  甘仞初 《中国管理科学》2005,13(Z1):123-127
为了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科学性,本文将复杂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电子政务需求分析研究中,对电子政务的需求进行层次分解,利用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提取其中的关键成功因素,建立了电子政务需求分析模型EGRAM,用统一建模语言UML进行描述,并在某市电子政务需求分析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工程监理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章对电子政务的内容、内涵进行了简要论述,给出了电子政务工程模型,阐述了实施电子政务工程监理的必要性。对基于管理的电子政务工程监理,即三控两管一协调进行分析;并在研究电子政务工程特征、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对电子政务工程实施各个阶段中,具有电子政务特征的监理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简称GFMIS),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和宏观经济预测分析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是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目标和规划的统称。它是在总结我国财政信息化工作实践,借鉴其他国家财政信息化管理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与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目标相适应的一套先进信息管理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电子政务战略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电子政务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但是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电子政务所应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蔡黎亚 《经营管理者》2013,(26):156-156
随着信息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ERP系统的应用和实施已被广大企业所熟知。但若要保证信息系统的顺利上线切换,以及运营后具有良好的可依赖性和业务上的可扩展性,信息系统在实施的过程中,就需要特别关注部分业务上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许飞 《经营管理者》2009,(23):339-341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电子政务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有力工具。而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我国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及共享环境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传统观念、行政体制、管理模式、利益制约、技术手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政府信息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严重影响着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因此分析研究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对策,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府往往难以准确的度量和评估某家IT厂商/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子政务项目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是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客户关系承诺的两个决定因素,但它们对关系承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通过引入转换成本、可替代的选择与对服务的认知三个中间变量,根据这三个因素的不同分组可以考察客户满意度、客户信任度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对关系承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DeLone和McLean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TAM(技术采纳模型)及信任理论,分析了移动商务网站关键成功因素(CSF)及其作用机理。模型假设作为关键成功因素的网站质量(包括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通过有用性、易用性和信任影响用户满意度。通过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EM进行分析,发现系统质量是影响网站易用性的主要因素,而信息质量是影响网站有用性的主要因素,服务质量显著影响用户信任和网站易用性,但对网站有用性没有显著作用。网站有用性、易用性、用户信任三者共同决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在推进政务信息化的过程中,我国大规模建设电子政务系统,信息技术在政务机关的正常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性成为影响政务机关正常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在组织管理、安全技术、保密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并从完善机制、做好规划、改进技术、培养人才等方面寻求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AHP的电子政务体系结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建设符合政府和公众需求的电子政务系统一直以来是政府部门和系统规划者面临的重大挑战。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的全局和顶层模型,总领电子政务系统的构造与建设。体系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决定电子政务建设能否成功。因此,有效的电子政务体系结构评价方法对于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引入层次分析法(AHP)作为评价的手段,目的是在评价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的过程中,通过AHP分析,选出在整体目标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作为进一步评价及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ANP的信息系统外包提供商选择评价与决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外包必将成为企业实施信息化项目的一种主要趋势。企业如何合理、准确地评价和选择信息系统外包提供商,将是决定企业实施信息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在讨论了信息系统外包提供商选择流程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建立了提供商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基于ANP法的决策模型,并对外包提供商进行了评价与决策。算例结果表明,ANP法的决策思路具有很好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陈缨 《经营管理者》2000,(12):48-48
<正> 目前,我国企业较普遍地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MIS系统,。并应用于生产管理、办公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等各个方面。但在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维护过程中,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服务器、客户、集线器、路由器、交换机以及系统功能等方面,却忽略了信息系统整体服务质量问题。 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是一个整体指标,是许多指标的综合。一般以性能、可用性、安全性指标为主,还可根据具体系统提出特别的质量要求。服务质量也不仅是纯设备指标,如在涉及可维护性时,还要考虑维护人员问题。所有指标要从使用者角度来度量,即所谓端到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行政目的的政府运行方式,在有效地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内容,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加强政府有效监管,建立政府与人民直接沟通的渠道,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一直以来电子文件管理问题是制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电子文件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数据安全日益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亟须数据安全治理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文章基于信息系统视角,分别从数据业态和数据分级两个维度阐述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的重点关注内容,构建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框架,将数据安全治理融入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并针对此框架提出具体的实施路径,旨在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实施数据安全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