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科 《科学咨询》2006,(9):22-23
我国宏观经济在2004年上半年出现了投资和货币规划"超常增长"等虚热征象,下半年政府宏观调控的局部收紧开始发生作用,并得到好评.本文就我国宏观调控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以期解释宏观调控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宏观经济在2004年上半年出现了投资和货币规划“超常增长”等虚热征象,下半年政府宏观调控的局部收紧开始发生作用,并得到好评。本文就我国宏观调控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行为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以期解释宏观调控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执行力一直是政界和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的视角,同时考虑政策特性(冲突性、明晰性),提出了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框架,我们认为,在不同的政府间关系和政策特性条件下,地方政府将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政策执行策略行为。而且,我们还认为,由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本质上是一个多阶段讨价还价过程,因此,政策制订本身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策略都将是一个动态性均衡。本文以中国外资产业政策在江苏省的执行案例对政策执行框架进行了说明,案例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动态性均衡观点。  相似文献   

4.
消除地方政府管制性壁垒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遭遇和消除产业进入壁垒的过程。产业进入壁垒分为经济性进入壁垒、制度和行政性进入壁垒。经济性进入壁垒,是指行业中的在位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者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资本量等方面具  相似文献   

5.
政府管制与企业垂直整合——刘永行“炼铝”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分析刘永行“炼铝”的案例,考察了政府管制与企业垂直整合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政府官员有着不同于社会大众的私人利益及政府决策的信息劣势,政府管制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失效,由此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和不确定性。为了降低成本和不确定性,企业具有垂直整合的动机,通过内部的组织生产代替外部的市场交易。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管制改变了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组织成本的对比关系,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营边界。而且,管制也不是绝对的,企业通过自身经营行为的调整可以绕过政府管制。  相似文献   

6.
赵静  陈玲  薛澜 《管理世界》2013,(2):90-106
通过研究地方政府在国有产权分配中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分析了政府行为背后的利益取向和博弈行为,指出地方政府具有代理人和自利者的双重角色原型,进而区分了计划型,竞争型、监管型和保护型4种类型的地方政府。地方国有比例的高低,对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和利益选择有显著影响,并决定了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路径、方式和结果。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体系,迫切需要政府调整其角色定位和行为激励,改变国有产权分级所有的体制,让地方政府不再直接拥有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改革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税关系的变化,引出了目前经济生活中广泛普遍存在的政府公司主义现象。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利弊分析,得出结论:政府公司化既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力量,也是中国经济存在诸多问题的渊薮。政府与企业各自扮演各自的角色,优势互补,我们的市场经济才能成为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8.
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面板数据为例,运用熵值法测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生命周期视角研究政府补贴、管理层持股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政府补贴、管理层持股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层持股正向调节政府创新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显著增强了政府补贴资金的创新支持效应。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看,政府补贴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对衰退期企业的影响不显著;管理层持股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管理层持股的调节作用在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正向调节作用显著。研究结论对政府精确定位创新补助目标和补助时机,引导企业探索管理层持股计划、改善创新决策机制具有启示意义。政策建议是:坚定施行政府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制定政府补贴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避免“一刀切”的补贴;最大化发挥政府补贴政策的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方政府在转型期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土地征收是推动城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带动力量,土地征收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展开了博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博弈分析方法,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环保督察与地方政府履责行为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1)环保督察机构与地方政府存在动态演化博弈行为,以寻求相对稳定的均衡点;(2)处于终局均衡点时,地方政府履责情况,环保督察保持何种强度,取决于地方政府履责的边际成本、惩罚效应、环保督察的边际成本、督察机构激励效应4个因素;(3)问责和激励相较双方的边际成本易于控制,是提升督察效果的关键,但单方面加强环保督察强度或提高督察激励,与实现地方政府履责并非必然关联,应综合权衡问责和激励策略,以提高地方政府的履责水平;(4)降低边际成本是提高地方政府履责水平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佟爱琴  陈蔚 《管理科学》2017,30(2):106-118
 薪酬差距激励效应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热点。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忽略了管理层权力的影响,因而对薪酬差距激励效应的解释能力有限。        将管理层权力引入研究框架,以政府补助为中介变量,检验管理层权力通过政府补助作用于薪酬差距的具体过程和经济后果,以及公司内外部机制的治理作用。特别地,考虑中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国有企业改革导致管理层权力不断提升和膨胀,基于产权性质的视角展开对比研究。以2010年至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7 999个观测值为样本,运用SAS 9.2和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管理层权力的作用下,政府补助加剧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更能加大薪酬差距;进一步地,将薪酬差距分解为管理层从政府补助中攫取的权力性薪酬差距和剔除政府补助影响后的薪酬差距后发现,权力性薪酬差距起负向激励效应,降低企业未来绩效,并且在国有企业中权力性薪酬差距的负向激励效应更强;剔除政府补助影响后的薪酬差距能够起到正面激励效应,提高企业未来绩效,并且该效应不因产权性质的不同而改变。        深入研究还发现,以董事会和政府干预为代表的内外部机制能够起到有效的治理作用,董事会规模越小、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董事会会议次数越多、政府干预程度越高,权力性薪酬差距的负向激励效应越弱。        研究结论不仅为薪酬差距激励效应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补充,也为上市公司制定更优的薪酬契约和完善的治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着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指标体系不健全和随意性强等薄弱环节。因而需要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并且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正确指导,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实现评估主体多元化,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升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中国的多数企业醉心于学习和模仿而自主创新普遍不足?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民营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了来自非正规部门的灰色竞争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非正规部门的存在及其灰色竞争行为的确抑制了正规企业的独立创新,促使其更多地转向模仿,但合作创新并未受到显著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非正规竞争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管制负担重的地区更加严重,在资源丰裕或者知识产权保护强的地区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4.
保护股东权益特别是中小股东权益,一直都是证券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证券监管的首要目标。本文以中国石化要约收购下属4家子公司的案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该收购案例中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研究发现,总体来看该要约收购使目标公司的流通股股东权益得到了有效保护,而收购方流通股股东权益受到损害。对处于不同行业周期的目标公司来说,股东权益的实际保护程度与收购时机的选择及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密切相关。为使要约收购中股东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监管政策应该在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收购权限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16.
17.
政府管制与双寡头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博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不负责任行为同时受到政府管制和产品竞争的双重约束。本文构建了政府与双寡头企业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偏好和政府执行力与政府治理企业不负责任行为的政策的关系,揭示了其中所蕴含的"政府偏好悖论"。研究表明:政府惩治企业不负责任行为的关键,是让企业从不负责任行为中所失大于所得;无论政府的偏好如何,都有可能放松对企业不负责任行为的管制,而且政府越偏好短期社会利益,就越不可能将不负责任的企业清除出市场;政府治理不负责任企业的矛盾心理,根源于企业不负责任行为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8.
19.
宋妍  陈赛  张明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201-211
传统经济学隐含的同质性假设无法解释中国不同地方政府在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过程中表现出的矛盾行为,区域环境合作治理研究陷入困境。通过剖析中国式分权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异质性的传导机制,从收入和偏好两个异质性维度出发,建立地方政府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地方政府关于环境合作策略选择的行为演化过程及其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环境合作治理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收入和偏好差异,以及对合作方的损失补偿或对不合作方施加监管与惩罚的力度。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加大对不合作者的监管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参与环境合作的概率;适度的偏好异质性有利于促进区域环境合作;而地区间收入异质性不利于促进区域环境合作;在两地方政府收入相当时,一方可以迅速模仿复制另一方的环境策略,表现为相邻地方政府的策略趋同。基于此,提出加强环境监督约束机制,合理设计现行政府激励机制,完善区域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环境转移支付制度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区域环境合作治理高效执行,促进经济绩效向环境绩效良性转换。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和风险,已经影响了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只有准确认识地方债务政策的可持续性及财政风险,对政策的实施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进行合理评价,才能对相关的财政风险或债务危机形成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