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60年代以后,首先是美国,接着是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崛起,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进而得到经济界的共认。在国内,由于种种原因,关于第三产业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本文结合对国外第三产业发展的分析,就加快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六五”期间,我省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促进了我省农村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向多层次的综合发展,推动了我省的经济增长。乡镇企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的发展将对“七五”计划的完成产生巨大影响。为此,本文就乡镇企业若干问题作初步探讨。 作为新生事物的乡镇企业,不可能不存在着自身的弱点,正视这些弱点,则是促使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前提。在谈到乡镇企业的弱点时,通常的看法是设备陈旧、技术水平较低,专业人才少、资金短缺、后劲不足等。从直观来看,这样概括有其道理,但从我省实际和更  相似文献   

3.
每个国家民办高等教育能否得到蓬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教育政策影响,政府的态度与政策导向,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存在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政策研究角度,在分析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剖析存在的问题,从建立政府财政资助机制、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公平竞争与合作共赢机制、宏观管理与自主办学机制、健全投入主体重组与退出机制、明确利益回报(驱动)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扶持政策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一种观点是:不应把马克思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划分的理论,理解为只有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因为马克思认为许多不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也可以是生产劳动。马克思曾肯定有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的改革,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结构并没有受到触动,其内在的矛盾制约着教育事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浙江省高校管理体制的演变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原则、思路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服务形式满足各种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起来,它是以新技术为先导的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的流通和各种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与产业化,是新的社会大分工。尤其以知识信息服务为基本内容的新兴服务业,完全与信息时代的相联系.是知识信息的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青海省也应对第三产业发展做出积极的战略选择,从经济社会系统战略发展的高度,以第一、二产业为基础和前提,实际地推进第三产业及其产业科技的发展。一、青海第三产业科技发展水平现状改革开…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实践逐步深入,中国学术界也相应活跃起来。展望学术思潮的发展,显示了以下特点: 一、中西文化交流出现新的气象。从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开始,中西文化交流就成为中国学术思潮发展的一条轴线。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开放是被动的、畸形的,致使近代以来中西文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采用第三产业概念的问题 一般认为,最早提出“第三产业”这个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澳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其标志为1953年出版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他把经济发展过程同生产部门变化联系起来考察,认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第二阶段以工业生产大规模扩大为标志;第三阶段则以各种服务业大量吸收劳动力和资本为特征。因此他把各阶段中具有特征意义的产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了浙江省上半年经济运行状况,认为浙江省正处于新世纪以来"N型"经济周期的又一轮增长期;其次探讨了经济运行潜在风险,认为通胀、欧债、汇率、地方债务以及中央政府政策调整风险都可能是影响浙江省下半年经济较快增长的制约因素;最后在综合分析内外需基础上,笔者下调了浙江省2010年经济增长预期,给出了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值,并提出保持浙江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第三产业理论的提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从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服务消费品、服务的功能、特点、生产公式、发展趋势、非实物产业的划分等 7方面,对第三产业理论作过原则性提示,对我国树立新的产品观和产业观、探索第三产业运行规律、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在实践中发展政治经济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挖掘马克思的服务理论遗产,并不排除从西方经济学中吸取有益研究成果,还包括应该正确认识服务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第三产业的产值,在世界发达国家中一般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我国仅占10%多点。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从客观看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还不具备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劳动力的可能性;从主观看是由于第三产业不创造价值的理论障碍没有得到突破。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问题,对于发展第三产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经济历经重建阶段、快速增长、全面发展三个阶段.中国艺术经济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双针,从民间交易向专业市场不断演进,市场交易规模逐渐扩大,逐步成长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回顾其发展,中国艺术经济在对立统一、质量互变等规律的作用下,不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展望未来,中国艺术经济将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在兼顾传统与创新、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中,展现中国艺术经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借助于网络和信息技术,个体网民的消费行为、需求的发起、调整与满足的过程出现了局部联合现象,由个体行为转变为相互影响和渗透的聚集性整体过程,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需求社会化力量。这种力量究竟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是否也能效仿生产社会化范畴一样进行测度?通过分析发现个体网民将与企业、农户家庭一样成为市场经济中同样不可或缺的微观主体之一,甚至将成为与企业抗衡的力量。但需求社会化依然局限于服务业和流通产业,在向制造业等其它领域延伸时遇到四大阻碍因素。一是网络购物的繁杂和各自的需求特性;二是消费者有意愿参与生产环节,但可能会受制于自身的主观因素阻碍;三是主观困难消除的情况下也可能遭遇生产方在客观上设置人为阻碍;四是不在普通消费者需求之列的行业引入需求社会化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对外开放。 在自然经济形态下,生产自给自足,不可能有第三产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进入一定阶段,才从一、二产业中分离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为社会为生产提供服务的  相似文献   

15.
<正> 胡耀邦同志最近指出:“要想在短时期内把经济搞活,打开新局面,从第三产业抓起是一个好办法。”赵紫阳同志在谈到“七五”计划的建设方针时,也明确指出:“发展第三产业,也就是发展各式各样的服务行业,应当在‘七五’计划中占一定的地位。”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第三产业的队伍会越来越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面对这一趋势,一个如何适应形势的需要,正确认识第三产业的道德价值的问题,也就自然地摆在人们的面前,要求给以科学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经济指标亟待完善直到目前,还有不少人认为第三产业不创造价值,甚至难登大雅之堂,因此不能进入经济指标体系。新技术革命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正在冲击着一切传统观念,原有的经济指标体系也必须做相应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经济指标。这些经济指标不仅担负着经济分析、预测和决策的任务,而且执行着统计和监督职能。正是因为有这些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论对公有制的价值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不仅通过择业自由给了我们每个人选择集体的权利,而且还通过自由竞争改变了公有制集体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步步深入,传统公有制集体与非公有制集体出现了此消彼长的势头。于是许多习惯了在公有制集体中生活的人不免感到调怅,甚至忧心忡忡。与习惯的生活告别的确容易伤感,不过冷静的理性判断会让我们重新振奋起来。在现有交通工具中,速度最快的无疑要算飞机。可如果某人因此而出门只认飞机,甚至连从武昌到汉口都非乘波音客机不可,那他就显得过于迂腐可笑。因为飞机对起降有特殊要求,根本就没有也不可能设置如此短…  相似文献   

18.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分析贾履让,陶琲,郭冬乐,白仲尧从1991年到2010年的20年中,是我国经济建设成败的关键时期。我们认为,采取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以经济服务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方针,才是中国经济成功之路。一、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同世界经...  相似文献   

19.
第三产业是指属于非物质生产的部门和产业。即为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和物质生产服务的各类社会服务事业。主要内容包括:商业、金融、交通和通讯、城市公用设施、服务以及旅游业等。 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再生产理论中,使用了两大部类的概念。这个概念将所有需要的物质资料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它是按物质资料在需要构成中的地位来分的,各个产业部门是按生产物质资料的工艺组织的方法和特点来分的。这是马克思的天才创造,是科学的分类法,同时也是一种概括性相当强、高度抽象的比例概念。两大部类的比例是最根本的、基础的东西,它属于产业结构。把握住两大部类的比例,也就找到了一个基本的关系,而这个关系又是最起码的平衡条件。  相似文献   

20.
路征 《天府新论》2005,(6):56-57
我国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不断增大,到200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已达23011万人,占全国就业人数的30.6%,2004年贡献率达到156.5%的历史新高.2003年我国全国登记就业失业率为4.3%,2004年登记失业率为4.2%,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分析我国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