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是时代的镜子,是时代的晴雨表”。既然这样,不仿从元朝以来的佛教偶像崇拜来探索一下内蒙古雕塑艺术的发展,抑或能印证出历史时代的精神和其对各世的影响。 提到内蒙古雕塑,不能不联系到蒙古民族中佛教的传播和对佛像的崇拜。成吉思汗统一诸部,建立蒙占大帝国,传至忽必烈时,统一了全中国,“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他继承历史上北魏、隋、唐、宋、辽、金等诸民族王朝的统治制度,建立起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元朝。随着蒙古统治者统治范围的扩大,宗教也就提到了日程。在蒙古帝国和大元王朝统治下,  相似文献   

2.
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乌兰夫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运用于民族工作的实践,在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过程中,非常重视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从思想上和实践上都为制定、确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竭尽全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 抗战胜利以后,我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同全国命运休戚相关的内蒙古地区,也处在这种关头。1945年9月,中共中央派乌兰夫等一大批蒙、汉各族干部,到内蒙古地区工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自治运动。乌兰夫同志把党的方针、政策紧紧地与内蒙古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历尽艰难险阻,以他超凡的毅力和胆识,迅速打开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局面。1945年11月在张家口成立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  相似文献   

3.
邬剑同志在《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上发表的《民族形成上限问题之再探讨》一文中,提出了他对民族形成上限的新见解。认为民族形成的上限在原始社会,具体地说,民族的形成“大体上是在氏族形成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即氏族‘继续发展起来’的时期或至其‘全盛时代’,而不会更晚”。我们认为,邬剑同志的看法对于冲破民族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等传统观念的禁区来说,确实是一重要的探索,但是他的结论似尚有待研究之处,提出以下商榷意见,以利于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民族理论科学讨论会于1981年3月39日至4月6日在呼和浩特举行。这是自治区成立三十多年来第一次举行的较大规模的关于民族理论和民族学的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区内外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朝鲜族、满族、回族、汉族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和热心于民族研究的实际工作者共二百余人,收到学术论文四十篇。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关心和重视,自治区党委常务书记王铎同志,国家民委副主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布赫同志,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音巴雅尔同志,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朋斯克、王海山同志,自治区党委秘书长宝音图同志,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战部的负责同志郑广智、云照光,以及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院长浩帆、副院长戈瓦、克尔伦等同志都出席了这次会议。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社、《民族研究》杂志、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占社会科学》杂志、内蒙占青少年杂志社等新闻出版单位都派记者参加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民族研究学会理事长浩帆同志,副理事长巴图、特木尔巴根、龙干、茂敖海、卓斯郎同志和全体理事都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去年八月,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甘肃、辽宁等省、区的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一次民族地区学术刊物经验交流协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民族语文》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会议期间,在内蒙古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邓力群同志接见了到会代表,并一起照了相。邓力群同志勉励大家积极工作,克服困难,为开创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6.
民族形成于何时?这是民族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多有不同的,其中主张“原始民族”说的就有数家。这方面的文章已发表不少,如:牙含章同志认为“最晚也在蒙味时期的高级阶段,已由部落发展成最初的民族一蒙味民族”(《学术研究》(云南)1963年第3期)。杜玉亭同志认为“民族形成于氏族部落时代”(《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他提出:“为什么不可以以氏族部落的出现作为民族形成的上限呢?”邬剑同志认为,民族最初形态的形成,“大体上是在氏族形成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即民族,继续发展起来’的时期或至迟到它的‘全盛时代’,而不会更晚。”(《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陈国强等同志认为,“民族形成的上限最早只能追溯到野蛮时代高级阶段”(《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本文拟就上述几家的观点谈一管之见,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7.
十一月十七日本刊编辑部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内蒙古经济学会联合召开了一次经济体制改革与民族自治权问题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自治区经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部门工作者共二十八人。大家就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在改革中如何体现民族自主权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志还作了书面发言。现将座谈会的部分发言摘登如下。标题是本刊加的。  相似文献   

8.
今年八月,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广西、云南、贵州、湖南、甘肃、辽宁等省、区的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一次民族地区学术刊物经验交流协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民族语文》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会议期间,在内蒙古视察工作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邓力群同志接见了到会代表,并一起照了相。  相似文献   

9.
<正> 王船山的民族思想,是他整个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虽存在某些可议之处,但它的主要倾向在当时却是有积极意义的.建国以来,学术界的同志对船山的民族思想的评价,基本上是否定多于肯定,例如有的同志认为船山“在民族问题上”,他的“主导思想是狭隘民族主义”;有的同志认为船山的民族思想“包含有浓厚的种族主义的毒素”、“反对各兄弟民族的融合,主张汉族去压迫少数民族”。这种看法,我不敢苟同,特草此文,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待开发地区。从内蒙古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内蒙古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合理地实施资源系统优化转换,对于繁荣民族经济,加速我国的四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经济建设方针。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又指出,根据内蒙古的资源条件,还要积极发展工业。因此,我想内蒙古自治区正确的发  相似文献   

11.
有人活着,形同行尸,有人死了,音容永存。杜国庠同志逝世已经二十周年,他的道德、文章、功业,却永远活在景慕他的人们的心中。杜国庠同志生活的时代,是我国历史急剧变化的时代。在清王朝,他生活过二十多年,直接做过封建皇帝统治下的子民,蓄过辫子,应过科试。随着民族危难的加深,他和许多志士仁人一样,为民族的生存慷慨悲歌,热泪纵横。他少年时代,早岁丧父,孤  相似文献   

12.
亨利·摩尔(1898—1986)是英国最著名的现代雕塑艺术家.有人评论说,在所有现代雕塑家中,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摩尔所获得的国际声誉.摩尔一生追求爱,他爱人类,爱自然,爱生命.他就是把他对人类、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凝注在他的雕塑之中,创造了属于摩尔自己的雕塑艺术.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民族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各民族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成功地解决了国内复杂的民族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今天我们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关系,把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就是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4.
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的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民族地区指导工作;并指示要在下一个世纪开发大西北,使之成为我国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建设基地。这是尽快改变民族地区绎济文化落后状况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标志着民族地区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从现在起,民族地区就要为迎接大规模开发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这是国家建设全局的需要,也是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主要途径。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三十多年来经济建设的实践,现就开发民族地区资源中应当注意解决的几个关系问题,提出如下探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三月十二日,是吉雅泰同志逝世十二周年。现在,我们发表毕力格太同志的《塞北古城的星星之火》一文,表示深切的怀念。 吉雅泰同志是内蒙古土默特旗三两村人。蒙古族,是我区参加革命最早、创建内蒙古地区中国共产党组织,开辟党的地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他于一九二三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五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曾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后受中共北方局的派遣,曾在北京、天津、东北、内蒙古一带搞过党的地下工作。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人民共和国首任特命全权大使,内蒙古自治区一、二、三后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内蒙古党委统战部部长,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蒙友协副会长等职。 文化大革命初期,惨遭林彪,“四人帮”及其在我区的追随者的迫害,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把吉雅泰同志打成“乌兰夫反党叛国集团的右丞相”, 以致使他于一九六八年三月十二日,不幸含冤逝世。终年六十七岁。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九日,已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予以彻底平反,并隆重举行了追悼会。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编辑部: 现对转来为石敬瑭翻案一文的作者郑同志的信,简复如下: 郑同志说,他是以毛主席“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这一论断为指导提出他的看法的,我则认为他是曲解了毛主席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陈立旭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我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这项政策在全国解放前就先后在陕甘宁边区和内蒙古等地试行,证明是正确的、行得通的。周恩来同志作为我党优秀领导人之一,在建国前就参加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  相似文献   

18.
北洋政府的民族政策与内蒙古的民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代中国,内蒙古的民族问题是中国政府所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北洋政府在某些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曾调整某些民族政策。但是,从总体而言,北洋政府的羁縻、笼络的办法和强迫同化政策加深了内蒙古的民族矛盾、纠纷和隔阂。在这一历史时期,内蒙古的民族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进一步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积淀深厚,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原生态地保留了内蒙古各民族的历史记忆,鲜活地记载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化,还绵延不断地传承了各民族宝贵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精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研究》杂志编辑部,四月下旬在北京邀请民族理论界部分学者和研究人员举行专题学术讨论会,就民族概念和民族定义问题进行了专门座谈。这次讨论会由《民族研究》编辑部主持。北京地区的有关科研、教学和民族工作部门及云南,内蒙古等地的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共四十几名同志参加了座谈,通过座谈充分交换了意见,对什么是民族和民族一词的翻译及民族的定义问题,发表了许多新的见解。这次专题讨论会是继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国内关于民族概念和名词翻译问题讨论之后又—次重要的学术探讨。 这次座谈讨论所提出的一些见解和意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