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12年2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第二次以就业为主题进行的集体学习,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期关注特别邀请莫荣谈一谈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国外促进就业法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进就业尤其是实现充分就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针对这一难题,许多国家根据各自的国情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大胆尝试,其中以立法促进长效就业,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促进就业立法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以期对我国的促进就业立法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促进就业立法同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以及立法习惯和传统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总括来看,国外的促进就业法规既有其鲜明的个性,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比如在立法宗旨上都是一致的,即旨在促进充分就…  相似文献   

3.
《中国劳动》2012,(3):65
莫荣,现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劳动学会企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劳动》杂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教授,首都经  相似文献   

4.
德国的促进就业立法概况德国是综合和单项立法模式相结合的国家。德国除在《联邦社会法典》中列入内容较为综合的《联邦就业促进法》作为其相对独立的第三部分法律外,还制定了《联邦增加就业岗位法》、《联邦残疾人康复法》和《促进老年工人临时工作法》等相互配套的促进就业法  相似文献   

5.
就业性别平等的国家保障即立法、执法、司法方面的保障。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开始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立法以来,禁止性别歧视的立法、执法、司法活动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本文在分析美国促进就业性别平等的国家保障的基础上,探讨对我国的借坚意义。  相似文献   

6.
制定《促进就业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加快我国促进就业立法工作,劳动保障部成立了课题组,就制定《促进就业法》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从制定《促进就业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促进就业法》的定位、《促进就业法》应当体现和坚持的原则、《促进就业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制定《就业促进法》的难点问题等方面内容提出此报告。  相似文献   

7.
今年10月.笔者随人社部“就业促进与服务培训团”访美。通过听取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及现状讲座、美国促进就业与就业服务情况介绍.以及与联邦政府及部分地方劳工部门、就业服务机构、企业的座谈交流,觉得美国某些促进就业措施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本文结合笔者在美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就我国推进城乡充分就业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月下旬,中国社科院工经所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在杭州共同举办“积极就业政策”专家研讨会。2月27日上午,德方专家科隆大学教授汉斯·于尔根·罗斯纳等一行6人访问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向来访专家介绍了中国积极就业政策的实践和经验,包括失业规模  相似文献   

9.
平等就业权是人权的核心内容之一。坚持公平就业、反对就业歧视,既是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要求,也是维护劳动力市场公正秩序的需要。自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加强反就业歧视立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近些年来,我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一些新的立法越来越多地体现了反就业歧视的精神,一些既有的立法通过修订充实了反就业歧视的内容。但是,对应于就业歧视现象仍频发生的现实和不断高涨的社会诉求,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依然任重道远。内容亟待完善,实施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国际立法为视角分析了就业歧视的定义和危害,通过与国际立法的比较找出了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与国际立法的差距,并提出了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设立专门机构、完善行政和法律救济机制以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