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在第二次全球化过程中,中国要打造新经济版图,应从工业经济主导转变为服务经济主导,实现经济转型,而打造公共平台则是经济转型的根本;国家、城市、行业、企业应做好动态持续规划,以第三产业为主导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
杨代友 《探求》2014,(1):87-91
广州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技术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3D打印是一项前沿性、先导性很强的技术,且在国内外均处于发展初期。广州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围绕打造华南3D打印服务中心,集聚资源,搭建平台,侧重3D打印材料和成型技术,扶持重点企业和行业,加快推进3D打印产业发展,迎接新一轮工业化浪潮。  相似文献   

3.
在简要回顾台湾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产业布局、规划理念、内部结构、调控手段、土地政策等方面总结了台湾地区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经验.最后进行思考,提出了相应建议,认为要借鉴台湾经验,探索符合地方特点的产业转型路径;土地政策与规划政策联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适时调整规划理念,满足产业发展的动态需求;营造良好配套服务环境,实现产城融合与功能混合;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着力打造区域联动发展的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4.
王勤 《创新》2021,15(1):64-75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兴起,新加坡相继推出了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计划及其政策,以加快迈向"工业4.0"时代.新加坡实施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旨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应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缓解国内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以智能制造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以及重塑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新加坡确定了产业转型的23个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的七大领域和人工智能的五大领域,重视研究开发和创新创业,促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构建全球首个智慧国家.虽然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时期,但是新加坡的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已初见成效,然而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与障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加坡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的实践可为我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在需求侧、供给侧、成本侧、效益侧、竞争侧和生态侧等多维度驱动力,形成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组织变革等多链联动机制,并经动力驱动路径、效率驱动路径和组织驱动路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及高水平发展。提出坚持基础先行,打造数字赋能型业务流程优化;强化技术引领,构筑数产融合智能制造新支撑;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数字化多元平台协同建设;引进数字人才,提供长远智力支持保障新红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服务业的发展、商务旅游的兴起为旅游服务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产业转型奠定了基础;同时,旅游产业传统发展方式也带来诸多矛盾,推进旅游产业转型与升级成为必然选择.基于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在旅游产业功能转型、消费转型、产品转型、企业转型、管理转型基础上的商务旅游服务外包将成为旅游产业转型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为甘肃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应抓住机遇,打造从兰州新区建设和循环经济新区建设为重点的经济战略平台,实现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约束条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过程性现象与结构性变化,它反映了由资源配置条件与市场环境变动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现实.浙江产业结构与产业层次之所以没有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与全球化进程而及时调整与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经济发展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和产业锁定效应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调整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变动为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外在压力,经济发展引致的要素资源结构变动增强了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使浙江有可能通过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压缩与转移产能相对过剩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廖轩 《今日辽宁》2011,(5):42-44
9月6日,“2011中国·阜新玛瑙博览会”盛大开幕。与以往相比,本届玛瑙博览会恰逢阜新市经济转型10年,10年的经济转型成果在本届博览会中得以呈现。同时,本届博览会首次举办“玉块杯”辽宁省玉石雕刻大赛和第十届“天工奖”全国玉雕大赛参、平作品初赛,成为阜新玛瑙雕刻成果的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10.
王可达  王铮 《探求》2014,(1):92-96
培育低碳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广州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低碳广州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在分析低碳产业在低碳广州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从低碳产业发展规划颁布、低碳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业呈聚集化发展趋势、产业创新能力逐渐增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等方面分析了广州发展低碳产业的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广州发展低碳经济、开创新型城市化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