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本世纪20年代、80年代的两次文化大讨论后,如何在文化传统中“继绝学”、“出新意”(或叫“返本开新”),在90年代又成了一些学人的热门话题。这种现象,便是所谓现代新儒学运动的复兴。当代兴起的这种“后国学”,以弘扬中国学术传统中的人文精神而闻名于世。“人文精神”在“后国学”的推崇下似乎已成了一种法力无边的概念偶像,不仅是诊治后工业社会各种文明病的灵丹妙药,甚至是21世纪人类得以生存下去的精神保证。然而,如果我们冷静地对待某些情绪化的渲染,就不难看出,为“后国学”所津津乐道的“人文精神”本身却有许…  相似文献   

2.
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文学中的乡土、市井与西部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 随着80 年代文学创作的繁荣, 一种与传统所谓知识分子使命感与责任感相游离的作家创作个性在作品中逐渐体现出来。此时, 文学的审美精神也愈显多样化。它以文学如何建立现代汉语的审美价值为目标,依托民间风土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境界。作者指出:从表面上看, 这和新的审美风格与现实生活中的作家们的政治追求和社会实践的主流有所偏离,也不必回避其中有些作家以追求“乡土化”或“市井化”风格掩饰其与现实关系的妥协,但从文学史的传统来看,它却是“五四”新文学一直存在着的另一种传统———“文学的启蒙”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爱莱恩·肖瓦尔特与“妇女批评”秦喜清爱莱恩·肖瓦尔特(ElaineShowalter)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女权主义批评家。她在80年代初曾提出“妇女批评”理论,在美国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受到了学院女权主义一即主要在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的女权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作为文化内涵与审美艺术形式都颇具稳定性的京味小说,80年代中期以前很以它的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和传统的审美艺术范型在京城乃至全国红火了一阵子。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转型期,它的稳定性受到了挑战——虽说基本遵循着“有头有尾地讲述一个北京人的故事”模式的...  相似文献   

5.
妇女问题一直是富有人文意识的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关注点,蔚为壮观的女性题材作品即是一个明证。《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作家丁玲的杰作。作品问世虽已近70年,但主人公莎菲精神人格的现代内涵,小说独具的审美价值,仍激发着研究者探索的热情。本文作者认为,爱作为莎菲的宗教式信念,体现了现代知识女性受“五四”精神洗礼后发生的深层心灵苏醒。莎菲对真正的爱的理解、感悟和渴望,给她拒绝被爱提供了精神条件,而被爱作为对传统女性“以色事人”命运的人生写照,既是对女性人格和价值的漠视和消融,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男权意识无限膨胀所导致的两性自我价值确证的艰难。拒绝被爱是对传统女性命运的大胆抗争,是现代知识女性独立人格的伸张。同时也意味着,只有在更高起点上寻求和选择真爱,女性的人格和价值才会最终实现,不再重蹈被爱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女性形象与文化叙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当代女性在一个不为注意的倾刻已经“分裂”成了两个部分,当一部分的女性在社会生产的重组中处于劣势、被判“出局”之时,一部分的“女性”却奇迹般地崛起:从大众传播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到种种关于“女人味”的解说,“女性”无所不在。然而,女性在当代社会的这一“崛起”,并非代表了她们主体地位和自我意识的增强,相反,却可能只是呈示了一种“泡沫”式的缤纷和虚假的“女性主体”。事实上,自80年代末以来,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及其有关的种种话语,不仅已在不知不觉中被纳入了商业主义的运作机制,而且成了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和现实矛盾的某种特殊的叙事手段与表意方式。当代女性因此而面临了再度的“失落”———失落于一个商品化的抑或“空洞能指”与“文化虚构”的境遇之中———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蒋艳丽 《社科纵横》2007,22(1):91-92
张洁的《方舟》和王安忆的《弟兄们》代表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女性建构自我的不同倾向。本文将两位作家的女性观和书写态度及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为焦点,从“谋生与谋爱”、“做人与做女人”两个角度进行比照解读,从中梳理出女性追寻自我本体价值的转向。  相似文献   

8.
“新状态”命名:一种“涂抹”的批评观戴阿宝1.“新状态”命名的诱惑与困惑在时下流行的以“新”和“后”命名事物的热潮中,“新状态”又成为中国文坛的一个新宠儿。我们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对文学的演进进行了频繁的命名演练,从“伤痕文学”一直到“新写实”小说...  相似文献   

9.
金融创新及其启示杨秀华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领域出现了一场以金融创新为标志的金融革命,被称为“金融创新”。它首先发源于美国,后来又传播到西方其它国家和地区.在其影响下.香港、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发展地区或国家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活动、到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经过80年代的填补短缺阶段和90年代初的外部规模经济阶段,目前正处于发展方式转换和梯度转移中,由于资本与劳动的比较利益格局的变化,先发展的东部地区乡镇企业正遇到“资本代替劳动”和“技术创新”的挑战,而中西部后发展地区已具有重建劳动密集行业中心市场的大好机会。因此,就全局而言,乡镇企业的政策应反映这一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11.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的先锋小说给文学创作带来了许多新鲜的经验,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教训。但这一创作现象一直没能得到恰当的阐释。一些后现代主义批评家出于张扬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需要,硬性肢解先锋小说文本,夸大它们反传统的一面,因而当这些小说家普遍向现实主义回归时,他们又大张挞伐。本文认为,先锋小说确实移植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技法,但它们又和西方原装的先锋小说不同,并从三个方面即人物——故事模式、意义的传达、生存的焦虑论证了它们中的多数文本依然和传统小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试验过后,先锋小说家普遍回归传统就势在必然。从这一论证出发,本文还认为文学中的任何革新必须尊重传统,完全摧毁传统只能走向岐途。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战后日本地价暴涨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战后日本地价暴涨的几点探讨同济大学日本学研究所周雪兰日本地价的水准之高居世界之首,进入80年代在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地区又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地价暴涨,这就使本已十分严重的“土地问题”,亦即“地价问题”变得更加深刻。由于地价暴涨,致使大城市的住宅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明治政府处理官营企业述论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车维汉19世纪70-80年代,日本明治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在开发铁路和电信事业的同时,又开办了一批由官府直接经营的企业。然而,未过多久,明治政府又将其中大部分处理给了民间经营。在日本资本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上海市人口国际迁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上海市人口国际迁移研究《国际迁移研究》课题组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年代,期间在上海出现的“出国热”曾牵挂了多少上海人的心。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和论述了80年代上海市公民出国的规模和构成、主要的出国流向、出国的阶段性和出国的原因及影响,从而...  相似文献   

15.
作者最近到美国斯坦福等8所大学讲学、交流,调查考察了美国当代文化变迁与发展趋势,把美国当代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从文艺批评理论、文学创作、流行音乐三个领域中举出例证,描绘出一幅十分简洁的当代美国文化变迁纵横交织的鸟瞰图。指出美国当代文化发展的轨迹呈现出偏离传统价值观念,尔后又试图向它复归的趋势,强调价值观念体系的断裂、错位引起的“反文化”思潮是美国60~70年代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这对于反思我国10年来文化引进的得失,考虑今后文化政策的方向,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李春兰现代文学巨匠巴金在30年代以《灭亡》登上文坛,又以“激流三部曲”(简称“激流”)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流”像璀璨的明珠在文坛放射出永久的光芒。它对于广大革命青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叶,是第一个阶段;从五四运动到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是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西文化比较的萌生阶段,从“言技”、“言政”、到“言教”;第二个阶段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拓展阶段,二十年代主要以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为核心,三十年代主要以对民族精神的把握为核心,但由于二者都是对东西文化总体的比较,所以纵的时代坐标上的比较和横的民族坐标上的比较又总是相互渗透着的。  相似文献   

18.
日本从“脱亚”到“归亚”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李阁楠80年代末期,日本出现了“回归亚洲”的主张。进入90年代后,“归亚”在日本已形成一种思想潮流。实际上,在日本近现代历史上曾几次出现过“脱亚”和“归亚”的现象。对此,如认真加以分析便不难发现,这几次“...  相似文献   

19.
论日本80年代以来的资本输出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李唯二战以后,日本资本输出又重新发展起来。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日本资本输出更有了新的大发展,最终成为世界头号资本大国,并形成了以证券投资为中心的资本输出新格局。日本资本输出已日益成为独立推动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桑德尔对罗尔斯“自我”概念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德尔对罗尔斯“自我”概念的批判韩震李伟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公共社团主义在北美兴起。这种新思潮“强调社区联系、环境和传统的积极价值以及共同利益,旨在揭示人格自足的形而上学虚假性并遏制自由主义带来的个人主义的极端发展。”①代表人物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