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2005年“,中国威胁论”在美国重新抬头,主要表现为:部分势力将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企业的商业行为政治化以及“中国军事威胁论”升温。美国部分势力利用反恐战争告一段落的契机,重拾“中国威胁论”,是为了打乱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现阶段,布什政府不会改变其对华基本战略,但中国应采取积极措施化解“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国威胁论"在美国重新抬头,主要表现为部分势力将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企业的商业行为政治化以及"中国军事威胁论"升温.美国部分势力利用反恐战争告一段落的契机,重拾"中国威胁论",是为了打乱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现阶段,布什政府不会改变其对华基本战略,但中国应采取积极措施化解"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3.
国际上宣扬的"中国威胁论"内容繁杂,有"经济威胁论"、"军事威胁论"、"生态威胁论"、"意识形态威胁论"、"文明威胁论"等."中国威胁论"与中国的发展强大不存在任何逻辑关系,主要是来自西方国家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曲解、冷战思维的继续以及用资本主义崛起的经验和西方国家关系理论来妄断中国的发展.事实上,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不是威胁而是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之路.中国发展的模式和道路选择越来越成为世界性话题,国际社会有人担心中国崛起会威胁别人,担心中国崛起是否会重复德国、日本在二战前,苏联在冷战中走过的崛起又失败的老路.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噪下,"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这势必构成中国继续发展的阻力.本文拟就对"中国威胁论"的根源进行分析,以求对"中国威胁论"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重新崛起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新的“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壮大会对亚洲的稳定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形成挑战。我们在研究中国重新崛起现象的基础上,回应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从中国的历史记录和当今的表现,均找不到足以支持“中国威胁论”成立的基础。追求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和平,树立“绿色GDP”观念,内建“和谐社会”,外构“和谐世界”是中国重新崛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上合组织的宗旨和原则在性质上确定了组织框架内政治和军事合作的基本定位。从上合组织政治和军事合作的结构、形式和内容看,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国际政治和军事合作关系框架,对参与国际反恐斗争以及国家地区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上合组织的军事合作的进一步加强,既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也遭致了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别有用心的非议,甚至有舆论认为,上合组织的军事合作针对的是西方联盟——北约,已经对西方联盟构成威胁,并再度借机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因此,解读上合组织政治和军事合作的性质与中国威胁论,需要从上合组织政治和军事合作的定位以及在地区事务中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和理解上合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和西方炒作中国威胁论的本意。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分子炮制年所谓的"黄祸论",攻击中国.面对殖民主义的挑衅,孙中山撰写大量文章,从道义、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对它们的反动论调进行驳斥,不仅在当时收到良好效果,而且为邓小平批驳"中国威胁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东方主义"与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话语方式”是萨义德所称的“东方主义”的含义之一。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中国威胁论”——一个作为整体的有关“中国威胁”的理论和“话语体系”,是长久以来美国的“东方主义”的一部分。敌对的“二元对立式的”世界观和对至上权力的追求从深层次解释了后冷战时代美国出现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模式的研究采取简单回避或者消极应对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中国模式之辩背后实际上是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分歧.有效地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中国模式,确立关于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显得极为迫切.在中国模式的认识上,我们不仅要关注中国模式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也要关注它是怎么组成的.与中国模式有什么内容相比,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模式形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少学者自觉不自觉地将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 当成研究基点.在经验层面,"乡土中国"变成传统中国乡村社会最真实的写照,构成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性质与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起点;在理论层面,"乡土中国"中的一些概念成为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现象的最好的"工具",现实经验成为"乡土中国"的注脚.在此意义上,"乡土中国"构成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他者",限制了学者的视野.只有突破作为"他者"的"乡土中国"的限制,在正确地对待费孝通学术"遗产"的基础上,才能吸收和批判既有的学术资源,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施教学改革是解决高校"两课"现存问题、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高校"两课"必须"与时俱进",深入进行教学观念、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考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主渠道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关系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日本对中国的崛起深感威胁。这种对中国的偏见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心理角度对日本“中国威胁论”进行剖析,认为这种论调主要体现了危机意识、保守主义、机会主义、依赖主义和实用主义等日本人的心理习惯思维。要改变这一思维实属不易。但我们可以反过来利用日本人的心理习惯思维去消弭“中国威胁论”的消极影响,这对我们从深层次把握日本外交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国模式"概念的系统性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模式"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特色模式、社会主义模式、发展模式是"中国模式"的三重内涵;"中国模式"就是道路、经验、理论的有机统一,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模式"的三层外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模式"生成发展的根本机制,是"中国模式"的成功之"道"."中国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模式"与中国低碳经济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模式"动员了规模庞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为企业规模扩张提供了正向激励,形成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将中国的比较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但是,"中国模式"并非十全十美,内生于"中国模式"的激励结构也是中国低碳经济困境的根源."中国模式"是一种发展中的模式,要破解中国低碳经济困境、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就必须改进"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凸显,国际气候博弈在全球治理中日渐活跃.一些国家以中国不参与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为由,在国际上制造"中国气候威胁论".导入"内涵能源"概念这一分析变量不难发现,中国是内涵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净出口国,中国在存在巨大贸易顺差的同时,却存在着巨大的"生态逆差",所谓的中国气候威胁论存在着深层悖论.为此,中国要在国际层次上积极开展全球气候外交,在国内层次上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革命英雄理念是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重要美学范畴.毛泽东虽没直接领导左翼文学运动,但探讨革命英雄理念却绕不过他的英雄观.其实早在20年代革命英雄理念已提出来,到了左翼文学思潮勃兴时,它便具有完整的理念形态;不过把革命英雄理念与个体英雄或个人主义英雄对立起来,将主观想像的英雄强加给现实中的英雄,却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相悖理.  相似文献   

17.
王艳红 《社会科学》2002,(10):31-35
“9·1 1”事件以后 ,中美关系呈现出缓和的发展迹象 ,两国合作和接触的层面似乎也在逐渐增强 ,这是否说明布什政府一反历届政府的对华政策 ,试图改变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了呢 ?本文通过“9·1 1”事件后美国对华采取的一系列新举措来剖析美国对华政策的内在本质 ,即美对华仍然是“接触”和“遏制”两手并用 ,美国从未放弃过防范中国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西方学者和国内学界都在关注"中国经验",可是对于"中国经验"的性质和内涵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完全照搬西方概念来分析"中国经验"的研究方法必然导致对"中国经验"的片面理解和误解."中国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重要的话语权.发展中的"中国经验"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威胁论”自1990年8月日本防卫大学副教授村井友秀提出至今,在各种诱因的刺激下反反复复掀起了几个高潮,涌现出各种形态。国内外研究成果颇多,一般按内容将其分类且无法比较,而鲜有研究者对其按国别分类并进行比较。文章将其粗略划分为美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中国威胁论”和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包括欧盟和俄罗斯)的“中国威胁论”两种形态,并作简要比较,以此彰显其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前往俄远东地区的中国人逐渐增多,加之人员流动中又出现了个别不良行为问题,俄境内所谓中国“移民问题”的种种思潮开始泛滥,其相关炒作更是喧嚣一时。“移民问题”在本质上和“中国威胁论”紧密关联,它给中俄关系与合作带来严重危害,也是我国处理中俄关系时必须应对的一个政治难题。对此,我国政府应冷静看待,并采取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