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贫困依然是困扰我们的难题,相比起男性,女性则更容易陷入贫困.本文依据人类贫困这一新概念,陈述了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女性在收入、就业、教育等方面的贫困现状,详细分析了造成女性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并据此提出具体的缓和女性贫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贫困依然是困扰我们的难题,相比起男性,女性则更容易陷入贫困。本文依据人类贫困这一新概念,陈述了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女性在收入、就业、教育等方面的贫困现状,详细分析了造成女性贫困的深层次原因,并据此提出具体的缓和女性贫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给女性地位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和影响.在全球资本、政法体制及家庭男权的重压下,女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反全球化等新的社会运动正在与妇女运动一起成为女性抗议贫困和不公、争取自身权益的新形式,女性在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明显建树,走在了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4.
论城市贫困女性的社会资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女性化现象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来探讨缓解女性贫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城市贫困女性的社会资本的特点是网络规模相对狭小、社会资本质量低、社会网络位差小、可转让或继承的社会资本少。要提升城市贫困女性的社会资本有赖于女性自身的积累、观念的转变以及自我意识的增强,还有赖于政府扶贫手段的改善和妇联等民间组织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城乡二元制下的低收入流动女性劳动者面临养家糊口和照料家庭的双重压力,她们不得不牺牲个人时间以兼顾工作与家庭,易陷入时间贫困。文章采用解释性混合研究方法,基于2020年CFPS数据,测算三类时间贫困指标并分析影响因素;深入访谈低收入流动女性劳动者,探寻其对于时间贫困的主观感受。研究发现,低收入流动女性劳动者的时间贫困是社会结构和群体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劳动市场的不公平待遇、无酬工作的“隐形”和家庭内部的角色固化、个人主体意识的缺失使其更易陷入时间贫困。由此提出规范有酬工作时长、实施发展型家庭支持政策、完善兜底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模拟政策改变后的积极影响,以期改善低收入流动女性劳动者的时间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6.
蒋美华 《中州学刊》2007,(1):122-126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河南农村已婚女性与男性相比,为数不少尚属于贫困人口。对于河南农村已婚女性政治的贫困、经济的贫困、婚姻家庭生活的贫困以及精神和文化的贫困等,需要我们在理性审视的同时提出有效的脱贫对策。首先,在主观方面,这类女性应加快强化自我的社会性别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其次,在客观方面,基层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对农村女性和男性的性别意识培训,并要花大力气逐步改善农村社会综合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7.
李永梅 《兰州学刊》2008,(Z1):192-193
克利福德.奥德茨饱蘸革命的激情创作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剧作《等待莱弗蒂》,他本人从而成了20世纪红色30年代的代言人。该剧开创了贯穿其他剧作的主题——对人性的讴歌,对贫困腐蚀性的剖析。文章通过对几位女性人物的分析,探讨了奥德茨对在这种贫困交加的大背景下女性悲惨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以及男性视角对他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丧偶老年女性是老年人中最弱势的群体之一,贫困比例非常大。而在我国农村社会中,家庭养老是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影响着老年人的养老质量。因此,家庭因素是导致她们贫困的最直接因素之一。笔者将家庭作为切入点,从家庭户人口的数量、抚养与赡养的代际交换失衡、逝者债务的遗留对贫困程度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丧偶老年女性贫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提高贫困地区女性人力资源质量,是消除贫困的关键之一。目前,影响贫困地区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是:健康状况不佳、教育投入不足、生育观念落后、人口迁移迟滞。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首先,要创造一个贫困地区女性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开辟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途径;其次,要强化贫困地区女性的自我开发意识,增强其进取意识、拼搏意识和自信意识;再次,还要认识到贫困地区女性走出贫困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底层文学中的劳动女性形象大都比较贫困,可以把她们分成女户主、受性别歧视的女性和改革中受损害的女性.除了女户主家庭、性别歧视造成的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等因素的影响,更折射出建国以来妇女解放的内在缺陷.要改变底层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风貌,既要在政治经济层面上用合适的政策时妇女进行扶植,也要在妇女解放思想上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 ,性别和贫困之间的联系直到最近都没有得到仔细的分析。几乎所有的研究都集中于贫困的后果 ,这往往说明导致贫困的过程遭到了忽视。它也的的确确地说明 ,对性别问题研究 ,分析区别是做得不够的———不以一家之主的性别作为分门别类的标准 ,就是简单地将个人分作男女两类。关于女性不利处境的笼统说法也应根据矛盾错综的资料做一番订正。目前在贫困问题上 ,大家都认为劳动密集型增长有利于穷人。这种意见 ,无论是从一般的贫困角度看 ,还是从贫困妇女的特殊角度看 ,都很成问题。减少繁重劳动的技术不但对男性有利 ,对小农家庭的女性更是有利的。女性主义对“照料经济”的关注 ,还没能反映在政策议程中 ;对人力资本 (和女性教育 )的强调至少可以提供一个把这些重要关注提上议事日程的契机 ,尽管它本身可能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1927-1937年北平①女性犯罪的数量、罪名、职业、教育程度、年龄及婚姻状况等的分析,考察北平下层女性的生存状况.这一时期的北平下层妇女被迫从家庭走向社会,但其参与社会的程度有限,仍遭受社会和经济的双重压迫,其犯罪的主要诱因是贫困和婚姻.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受西方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政党政治影响,西方女性主义研究也出现了多元化、中性化等新现象.这些现象总体上是对传统女性主义认识论、父权制和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延续,但是也呈现出对女性与贫困问题、种族问题、国家安全问题等关联性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老年人主观福利及贫困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两个方面研究探讨了老年人口的福利和贫困问题:第一,主观福利问题;第二,从主观福利的角度,观察老年贫困问题。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笔者认为贫困的概念不仅仅指收入或消费的客观福利指标方面,而且表现在个人感受的主观福利指标方面。本文测算表明,2006年中国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发生率为9.7%。但是,从主观福利贫困的角度观察,贫困发生率要高得多,16.2%的农村老年人,11.5%的城市老年人,对生活满意度评价为差或很差。按照本文的定义,这属于主观福利贫困。其中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群中,贫困发生率最高。本文建议,中国新阶段减贫战略既要关注绝对贫困,也要关注相对贫困,还要关注多维度贫困和主观福利贫困。为了在2020年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战略目标,需要建立多维度瞄准贫困、统筹减贫的战略体系,完善减贫、养老保障、老年照料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贫困指标体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一个抽象概念,通过操作化可以得到量化的贫困指数,以便定量研究贫困问题.从资本的视角可以将贫困分为经济资本贫困、社会关系资本贫困和人力资本贫困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操作化,构建了贫困指数的三级指标体系框架.采用调查研究方式,在安徽省农村地区采集个体样本.首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技术检验贫困的三个维度,其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高阶因子分析技术检验贫困指数的指标体系,再次计算它们的权重,从而构建了贫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贫困人口中的女性化趋势现象不容忽视。微型金融作为一种以促进性别平等为目的的扶贫方式创新,已成为满足女性贫困群体金融需求的运作模式。微型金融可以通过信贷和保险服务获得渠道、赋权效应等促进女性增权,不仅可以借助小额信贷服务加强女性对资源的控制能力,而且可以借助参与式扶贫项目,自下而上增加女性的能动性和可行能力,从而有利于女性反贫困。中国微型金融在甘肃、河北等地的实践表明,微型金融(特别是妇女小额信贷)是扶助农村贫困妇女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反贫困工具的创新。实证结果也发现,微型金融机构扩大女性借款人群体的覆盖面有利于其实现经营绩效与社会绩效的协同发展。因此,应加大教育投入,重视并加强女性素质教育;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推动微型金融可持续发展;完善互助合作社融资模式,加快扶贫融资模式改革;发挥妇联组织的特殊优势,构建适合妇女小额信贷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叶中国贫困形势与反贫困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反贫困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长期任务.21世纪初叶中国的贫困形势是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共存,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共存,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共存.本文针对我国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使反贫困走上法制化轨道、扶贫政策区域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优先的国家支持政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2006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联合进行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对人口结构与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贫困呈现出老年化特征且出现了女性贫困化的趋势;第二,贫困状况随教育程度增加而呈现出递减的趋势;第三,贫困主体主要出现在农民、渔民、猎人以及服务行业的群体中;第四,在影响导致贫困的众多人口结构因素中,人力资本是核心因素;同时,人口特征中的年龄、性别和婚姻也是重要因素。据此,文章提出了促进优化人口结构及防范贫困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的相关建议,旨在为决策部门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宋代,女性婚姻失时是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导致此现象出现的因素较为复杂。而女性晚婚又会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引起时人的关注。在对已有研究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贫困、孤弱无依、慎选其婿等七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总的来说,导致宋代妇女晚婚的原因往往因人而异,而经济贫困和孤弱无依是其中最常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学界对于贫困认定视角出现了由“客观”而定到“主观”自定的拓展,对贫困内涵的认知历经了由单维的收入贫困到多维的福利贫困的变迁,这两种趋势的重叠造就了主观贫困概念的出现.仔细梳理其概念、理论以及相关学者研究成果发现:以主观贫困线和主观福利贫困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主观贫困研究框架重塑了人们对贫困传统的认知,这种框架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本身也具备内在性价值.主观贫困研究对于新时期中国反贫困政策具有深刻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