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益驱动与社会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的界定与文化形态是一个双向建构的有机体.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自我的界定是不同的,同样,自我界定也影响着其文化形态.西方文化中的"自我"强调"人"的客观实在性,以及个人所拥有的法权关系;东方文化中的"自我",则强调了人的关系,凸显着人的关系属性,以及人所处的社会等级位次.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形态也决定了"自我"的本质与界定--对"自我"的界定和设计构成了文化的结果,并反映着一定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自我”的界定与文化形态是一个双向建构的有机体。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自我的界定是不同的,同样,自我界定也影响着其文化形态。西方文化中的“自我”强调“人”的客观实在性,以及个人所拥有的法权关系;东方文化中的“自我”,则强调了人的关系,凸显着人的关系属性,以及人所处的社会等级位次。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形态也决定了“自我”的本质与界定——对“自我”的界定和设计构成了文化的结果,并反映着一定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我”的界定和确认既是一定文化的结果,也影响着其文化的创制、价值取向及特性.西方文化中的“我”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客观实在性,以及个人的法权关系,为西方的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民主政治等多元文化形成和特性提供了理论支撑;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我”则强调个人的人际关系,凸显个人的伦理道德属性、等级地位及身份,从而形成伦理型文化的典型特征,以及中国文化的独特品格.  相似文献   

4.
自我的幻像 --对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的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喜 《东南学术》2002,(3):157-164
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引发了知识界的诸多批评,范伯格对伯林的批评是建立在关于"欲望"以及对欲望的"约束"的讨论上,从而指明"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间的逻辑互蕴关系.但他对自由的理解不同干伯林,他主要强调自由的"内部敌人(欲望)"对个人自由的威胁.黑格尔及同道则强调"欲望"的"主体间性",强调人与人相互承认,是人作为自由存在物的标志,由此,马克思继承并突出地提出"只有打破人的欲望的力量和纯粹自然的力量",才能以人与人相互对待的态度,获得自由本性的实现,马克思的自由理念具有鲜明地反对形而上"自我"概念预设以及对人性迷信的立场,强调应该从入与物、个体与类的关系角度对"自我"与"自由"关系的探讨.因而,当可作为对"世纪末的自由主义"批判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2017,(2)
在文化界定中,文化含义的自身规定性与文化研究的主观规定性是最具影响力的要素。从不同社会背景、学科背景、学术立场等方面出发来认识文化,不但会使文化含义在表述上千汇万状,也会影响到文化本质的表达。儒学视角中的文化含义是基于专制政治与宗法伦理而建构的,它注重思想、道德和精神方面;西学视角下的文化含义强调对人的教化和能力的培养;"马学"视角中的的文化含义则侧重于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强调文化的政治性、革命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6.
人论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整体思考。这种思考的不同方式及其结果,典型地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形态,“理解不同文化中的自我是怎样被阐述或怎样起作用,是解开社会和文化稳定与变化种种秘密的基本途径”。在中西文化比较中,许多学者也曾以此为思维框架,但大多停留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比较上,因而缺乏深层的历史感,未在能揭示中西人论之差异渊源。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一 关于人的思考,首先为人与自然的客观关系所制约。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不同的内容。但是,在原始社会前期,中西方处理人与自  相似文献   

7.
尤明慧 《天府新论》2015,(2):118-123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祖"文化意指祖先及其所确立的亲属制度与信仰系统,及相关文化伦理、世界观、祭祀仪式,倾向于强调天地、礼仪、象征和宇宙观。"祖"文化通过土地、姓氏、宗庙、祠堂等一系列公共象征符号及围绕符号展开的祭祀、庆典等仪式活动,形成了特定群体的在地化知识体系和地方感,同时也建立了宇宙、天地与人的互动关系,促成的是自然、社会和个人的相互混融,是超自然关系和超社会力量的集中表征,体现着人类的自我超越性。  相似文献   

8.
佘爱春 《重庆社会科学》2007,(10):53-56,100
张爱玲的创作以个体的"人"作为切入点,注重从文化与社会中考量人在生存困境压抑下不可抗拒的命运以及"自我"的迷失,为世人解读了社会生活加之于普通人身上的各种枷锁以及人生与命运的无奈和苍凉。与此同时,张爱玲也在一贯的苍凉绝望的书写中寻找着人的"自我追寻"的出路,在对社会传统文明批判之余也给人展现了些许生命的微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化心理学一直非常重视人的情感因素.对于主体情感需要和态度的思考、抒发以及掌控,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因此,反映在造物艺术审美方式和态度中,也因不同时代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趋向而有所差异并各有特色.本文主要从人的情感的自发和人对情感的自我控制与平衡两方面,着力分析中国古代造物艺术中"动感"形式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即:情感的自发与"动感"表现形式的一致性;情感的控制与平衡塑造"动感"形式的适度与和谐.由此增强对当代造物艺术中"动感"意识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浅草一沉钟社以"人"为核心的文化思想的建构,贯彻了调和中西的文化精神.这不但对上代作家激进反传统的文化思路作出了有力的反拨,也为他们的同代和下代作家提供了更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可资借鉴的文化模型.在以"人"为核心的文化思想的作用下,该社创作在展示"人"的处境和命运时,始终高扬着个性主义旗帜,顽强持守着个性主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革命文学主题在集体与个体关系问题上的缺失.此外,他们将"幽婉的情感"、"委婉的抒情"和"纯净的文体"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带有群体性的柔美婉约的风格形态,而这种社团风格的形成,不但使该社在文体上显示出独特性来,而且对于丰富此期新文学风格形态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对人性的主体主义规定,体现为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个人主义"三位一体"的主体主义理念体系,却包含着解放与异化、启蒙与禁锢、自由与压制的内在矛盾.现代性的理性至上、人性至善、个性至尊的片面人性界定,实质是对人性的抽象主体主义把握,这从根本上僭越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挖掘现代性困境的理念根源,在批判现代性的主体主义理念中重建人的新主体性基础,有助于开启现代文明的和谐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李娜 《齐鲁学刊》2015,(2):72-75
21世纪是崇尚能力的时代,也是一个核心能力竞争的时代。市场经济作为人类历史中社会经济形态的重要一环,从哲学的高度看其本质就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主要通过"物与物的交换关系"来表征和实现,即哲学视野中的市场经济,表层是"物"的问题,深层却是"人"的问题。市场经济境域下的能力竞争,必然加速人的自我觉醒,也必将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丁润生 《江汉论坛》2007,(7):120-123
当代中国文坛1990年代女性"私小说"书写,一直被界定为是以自传、半自传的形式演绎了消费现实中的欲望洪流,对欲望的书写不带任何文化意图,也不带任何价值拷问.采用米兰,昆德拉关于"小说"定义观照,不难发现,女性"私小说"这种文本形态的价值在于:满贮着生命的张力,探究了女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全球化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现代化进程中世界范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层面的人类交往过程及其结果.其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其实质是现代性的广泛展开,其历史后果是人类文化的深度匀质化.科学理性这一现代化的文化内核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紧张和冲突,致使20世纪中期出现了全球性问题.人类要摆脱生存困境,就必须寻求诗意地存在、历史的"合题"、永恒之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全球治理既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应时之需,也是人类探索未来世界秩序的新形式.目前来看,全球性规范的缺失带来了治理的困境,也阻碍着人类探索未来世界政治架构的步伐.规范缺失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国际社会的整合度不高和"社会性"稀薄,另一方面在于人类思维中对"应然"世界的不同界定和对通向"应然"之路径的不同设计.在前一个方面,主权规范的主导地位、功能领域整合的匮乏以及全球公民社会的发育不够阻碍着全球性规范的生成、发展和内化;在后一个方面,价值取向的差异决定各种文化遵循不同的"适当性逻辑",各类理论传统内部的分歧更是从起点上制约着规范的生成.基于此,建构全球治理的相关规范是解决困境和建构未来的必由之路.全球治理规范的建构应该更为辩证,既需要尝试对"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整合,也需要注重对"适宜性"与"导向性"的兼顾,必定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同时,对于当今世界来说,更多地强调"普遍主义"更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李路曲 《学术界》2012,(9):99-108,286,287
文化提供了一种让人们相互了解动机和行动的意义系统,从而制造着人们斗争的动机和方式,但同时也制造着终结冲突的动机和方式.冲突既是对文化所界定的利益的追求和竞争,也是参与者对身份的不同诠释.文化或社群的共存一方面既不能通过促进某个文明或社群的“普遍性”来实现,也不能通过强调其“特殊性”来实现,而要通过寻求不同文化间的共同点来实现.在多元文明的世界里,建构性的道路是放弃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  相似文献   

17.
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有"我们"、"自我"和"他人"三种观念,每个人也都会言说"我们"、"我"和"他".三者互不分离,结合为一个整体.但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个人心目中,三者所占的地位各不相同.中华传统文化以"我们"优先,个人所着重于其自身的,是其所处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即平常所说的"身份";个人之所言,主要地是其所属群体的"我们"之所言,也就是按"身份"言说.西方传统文化以"自我"优先,个人所着重于其自身的,是其不同于群体的独特性、个性;个人之所言,主要地是与众不同的"我"个人之所欲言.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对社会形态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显元 《学术界》2005,1(6):21-31
"以人为本"对社会形态的解读,突显了人在社会形态中的基础和中心的地位,确认社会形态就是人本身.社会形态有两个层次的结构.第一层次结构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统一.这里的"社会"是社会群体利益关系及其分配调节的领域.第二层次结构是社会的结构、制度和生活的统一,其中"生活"是社会形态的价值目标,即实现人的利益,满足人的需要,提高和改善人的生活的直接领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与结构、制度、生活发生相互交错的网络关系,综合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形成了社会形态整体的网络结构,成为人创造活动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文化急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剧烈动荡的政治、文化场域里,中国知识分子遭遇了从国家、民族、文化到自我的种种身份认同危机,必须重新定位并建构新的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的重新定位与建构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的形态与特征,从而完成了中国文学翻译向现代翻译规范的转型。而翻译主体不同的身份结构、身份认识与定位、文化立场与心态等身份认同问题,也决定了现代文学翻译规范的形成与形态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20.
林剑 《学术界》2013,(7):70-79
文化在本质是实践的,是在人的实践的基础生成与发展的。纳入到人的实践活动中的因素都会对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发生作用与影响,因此,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文化。按照各种不同的因素对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可以将文化区分成不同的文化类型,从文化学的意义上看这种区分是有意义的,它可以凸显不同的因素在文化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但文化观不同于文化学,它关注的是不同文化的本质与性质。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冲突的,还是非冲突的,文化研究者们各执一词,有人强调文化之间的共生共处,有人强调文化之间的对抗与冲突。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既具有非冲突性的一面,也有冲突性的一面,是冲突与非冲突的辩证统一。正确地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性与非冲突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