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利用"江苏省6县市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调查数据,从三个维度——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文化(观念)——描述和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年来,我国当代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数据表明,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逐步减少,男孩偏好也趋于减弱。研究还发现,人们的生育意愿受到城乡二元化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程度正在逐步减小,而更多地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育观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民生育行为中的制度化逃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 ,在农民的生育行为中一直存在着制度化逃避现象。它虽然在表面上并没有违反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而实际上为国家实现人口目标设置了障碍。更为严重的是 ,这种现象的蔓延可能会造成传统生育观念的回归。农民生育的制度化逃避 ,实质上是执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实现农民传统的生育观念之间的一条最佳的变通途径。文章从经济、文化、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提出农民生育观念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才能使它最终趋向式微。  相似文献   

3.
根据菏泽市乡镇人口生育意愿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了该市乡镇人口的生育意愿现状.调查结果表明:菏泽市乡镇人口意愿生育子女数为1.54,低于更替水平;性别偏好不明显;意愿结婚和生育时间推迟;生育目的也发生了转变.据此提出:国家应在生育政策与生育权益、家庭保障间平衡统筹,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使用Ordered Logit回归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政策背景下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同时将生育意愿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探究生育政策对育龄妇女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生育政策会影响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一类、二类生育政策较严格地区的育龄妇女倾向生育1个孩子,三类、四类生育政策较宽松地区的育龄妇女倾向生育2个孩子,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产生显著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KHB方法验证了生育意愿的中介效应,发现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也有显著影响且影响程度高于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这解释了生育政策放宽后,我国的生育率短暂上升后又下降的现象。总体而言,育龄妇女的生育行为受家庭、社会和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应创造"生育友好"的家庭、社会环境并完善生育福利政策,提升妇女的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5.
生育观念与制度建构互动研究——基于社会控制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阶段的生育观念正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中,在生育目的、生育性别偏好、对生育子女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均呈现出了生育观念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的生育观念是由国家一系列的制度建构而成的,尽管有些制度的初衷并不是对生育观念进行型构,但是它们的"潜功能"发挥了转变生育观念的功效.目前中国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生育观念随制度的不同建构而发生嬗变,进而促使人们的生育观念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提供适宜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与环境矛盾比较尖锐的国家,尤其是需要控制人口的增长。因而,中国制定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本文就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生育政策,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不同群体和因素作用下生育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生育政策进行了一系列密集的调整。在“十四五”时期和中长期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和推动生育政策的继续变革和调整完善。我国的生育政策包括数量、时间、性别和质量四个维度,并主要以生育数量调节为核心。在人口转变完成以后,我国生育政策的继续变革应该从调节性的生育政策,转向更加重视对生育的服务和支持。服务和支持人们的生育的本质是,生育政策要满足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需求。当前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实施“全面放开、自主生育”的生育政策;完善生育配套政策,构筑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推动计划生育制度的发展转型;加强对生育的健康质量和婴幼儿照护抚育的投入;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立法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口动态、生育观念与意愿对我国乡村社会发展、国家长久稳定以及乡村振兴工作意义重大。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少子化”问题加剧;大量育龄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导致农村地区生育潜力日益衰退;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婚育观念的转变,农村人口的生育意愿普遍较低,且在不同地域、性别、世代间存在明显差异。在促进生育的多项政策中,农村育龄人口最为关注的是住房和养老政策、就业政策以及针对多孩家庭的生育津贴和推动教育公平的举措,表明农村人口发展政策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政策的适应性、阶段性、差异性等特征,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是对人口数量的有效调控.2013年底我国开始推行“单独二孩”政策,期望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本文采取抽样数据统计和实地调研访谈,了解计划生育政策变迁对城市青年夫妇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影响.结果显示,当代城市青年夫妇存在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背离现象,经济压力、工作压力、政策不配套、婚育年龄推迟、代际冲突等是重要原因.把当前城市青年夫妇生育意愿转化为生育行为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多方合力.  相似文献   

10.
扬州市邗江区连续6年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第二次生育高峰的平抑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落实,同时,与邗江区较发达的经济和广大群众生育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也不无关系。要继续稳定这一低生育水平,在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中掌握主动,目前应充分注意生育水平反弹的3个潜在因素,以及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未婚女研究生的理想生育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未婚女研究生生育观的调查研究在国内还比较少,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她们的生育观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起到一定的社会导向作用,同时,她们的生育观并未成熟,与现实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试图从总结传统社会的生育观入手,结合目前我国社会主流生育观,分析未婚女研究生的生育观的特点和现状,形成的环境因素及其生育观变迁的社会条件,以此来探讨适应现代社会的科学的、健康的和积极向上的生育观念,探讨形成科学生育观的外部条件和机制,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并致力于带动整体生育观的改变,提供有益的思想材料.  相似文献   

12.
高清海先生是当代中国具有时代意义的哲学家,理解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是理解高清海哲学思想的关键。高清海哲学思想和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理论对当代中国发生了重大影响。高清海哲学思想对当代马克思哲学的新解读,以及由此引起在哲学观念上的全面的更新与创新,使当代中国哲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对观念子层面的剖析始终滞后于其他层面.西学东渐催生了中国的现代化思潮,也影响了中国的技术文化观.梳理与反思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潮以及其间的技术文化观,不失为鉴古资今的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华商的广告观受西方新技术、新观念的影响,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由“地方一隅”的告知转向“广而告之”,由传统守旧转向主动开放.在观念更新过程中,呈现出新旧混杂,华洋杂处的特点,引发了中国广告事业在各个方面的根本性变革.洋货横行、利权外溢是刺激华商广告观念突变的外在压力,清末以来商业化的大发展是其内在动力.同时,国货运动的催化及专门广告人才的引领,也促使了近代华商广告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入世以来",我国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之所在,在这一过程中,众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论,成功的现代企业必须努力实现管理理念的转变,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全方位精心设计企业文化,以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6.
培养现代公民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与基本要求,而建构良好的德育情境对现代公民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澳门初中《品德与公民》教材凸显了德育情境建构的功能和特点,彰显了现代公民的教育理念,注重构建情境化的德育环境培养学生,为内地中学构建德育情境、塑造现代公民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宪法概念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与“环境”源于不同学科,所指大同小异,且不断发展变化。我国宪法中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富于中国特色的独创概念,在科学界曾引起广泛争议。因其具有多义性,容易引起误解,并非理想的法律概念;但有其时代背景下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宪法角度的正确处理是接受事实、辩证分析,结合现代环境观念和既有法律事实作出最广义的宽泛解释,为下位法中的制度创新提供合法性基础,而不必强求与法律概念的齐整对应。环境宪法解读应跳出文本局限,更加开放、务实。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通常被认为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这完全忽视了它的本土渊源。事实上,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是汲取多方文明资源而生成的,中国古代浪漫文学资源是最为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基因,更催生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转型和再生。换言之,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历经从古典到现代的蜕变与超越,表征为三个层面的关系形态——表层断裂、深层接续、转型和再生。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中国人口政策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是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体系向现代生育文明转变的分水岭。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口政策可分为三个时段:1966年至1968年,政治动乱导致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状态,传统的生育文化体系在社会上占支配地位,人口生产处于一种无管制的增长状态;1969年至1972年,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政府适时提出了"有计划地增长人口"的口号,但只是单个部门的单独行动,没有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所取得的成果有限;1973年至1976年,国家在"有计划地增长人口"的基础上形成了"晚、稀、少"的人口政策,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好的预后效果。"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口政策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和生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现行人口政策的根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起步于文化启蒙与民族诉求的时空大背景中,以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的崛起为代表。有别于当时清政府主导的公营出版和教会主办的教会出版,近代民营出版业通过嫁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进西方先进生产工具与设备,翻译国外出版物、整理传统文化、出版大型工具书和新课程教材而得到快速成长,成为民族工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固然与出版企业制度、内部管理、经营者出版理念等内生条件有密切关系,但同样不可忽视中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时局变化、近代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商业氛围的浓郁、启蒙和新文化运动、新教育改革以及出版法规、同业公会等外在社会生态环境的支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