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农民工子女平等受义务教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国家和政府来说,充分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是其应尽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职能.体制建构的合理与否、政策选择的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义务教育的落实与否,而现念的深层影响则通过政策制定者对政策选择的价值倾向性间接影响义务教育公平的具体实现.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艾务教育问题上,法律规定的个人权利以及国家责任、政府职能,在现实中面临严峻挑战.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已是一个需要国家和中央政府统筹考虑,尽快解决的问题,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并深长思之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农民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且农民维权意识淡薄。要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维护农民权益,必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在法律和政策上把实现农民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国民待遇作为突破口,并重点大力全面发展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促使农村食品安全形势趋向好转。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和各种经济利益集团的重新分化和组合,社会分配问题日益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而由分配问题所引出的平等与效率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论探讨文章也日渐增多地出现在报刊上。对此,我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讨论任何理论问题,无疑都必须以词义的准确性和明确性为前提。否则,不同观点之论争将失去辩论的基础。平等、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讨论也不例外。 (一)、平等、公平、效率的涵义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抉择问题。然而实际上,它们之间并不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民主”与“专制”等诸多矛盾体一样,与生俱来就是作为对立统一之状态存在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平等”一词频繁出  相似文献   

4.
中国革命得以成功,关键在于中共强大而有效的民众动员能力.从抗战到内战,中共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采用了不同的动员策略.抗战时期主要是以抗日救亡激发农民的民族情感、以减租减息和合理负担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以群众路线提升农民的政治参与;内战时期主要是以土地改革进行利益导向的动员、以阶级划分进行身份导向的动员、以诉苦清算进行情感导向的动员.整个革命年代,中共乡村动员又呈现出超越不同阶段的延续性特征.无论抗战还是内战,中共乡村动员都以获取农民的参与性支持、认同性支持和物质性支持为基本目标;为实现此目标,又总是以利益之满足、身份之建构、情感之唤起作为基本的动员手段.  相似文献   

5.
农民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已经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问题.而农民的地位与作用又成为农民问题的内核.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评价农民地位与作用的方法有阶级分析的方法和经济分析的方法.要从根本上解决今日之农民问题,还必须正本清源,以社会分工的思想,公平看待农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晏荣 《天府新论》2005,(Z1):8-9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本质上是要把关注的目光从片面追求物质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逐步转移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总和,其中又以社会各利益主体、社会各阶层之间生存状况与发展预期的和谐更具有决定性作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缩小国内的不平等程度;解决好"农民变市民"的就业问题;建立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安全网;教育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中分离出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7.
宋育撰文认为,所谓健康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通过团结互助、平等和睦的友好相处,加之有条件、有原则和有目的的适度冲突,来调节和改善相互间的情感关系.以实现其心理平衡的过程。这种界定包括三种含义:一是健康的人际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助基础之上;二是必须坚持适度的斗争(或叫冲突)原则;三是交际双方必须保证其心理平衡,并能有效防止倾斜和失重。其本质特征是;(1)心理上。首先是树立高尚坦诚的交际品德.并能准确地掌握交际对象的品德待证;其次能适时适度地体现自我心理平衡,有效防止自己向他人的过度…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对人的前途、命运影响重大,要做出高等教育政策的符合伦理的现实选择,就必须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由于存在观念上的障碍,我国高等教育政策以前没有把公平放到应有位置,而这种状况现在仍未完全扭转。要确立高等教育政策公平取向,应该坚持以能力为依据的入学机会平等和接受同等质量教育的过程平等;注重以质量为核心的效率;鼓励高等教育多样化;对弱势群体实施补偿性倾斜政策。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188-192
农民在现代契约型社会中纯粹是一个职业概念,而非较市民更低的身份概念。在新型城镇化下,结合农民权利状况的阶段性特征,应树立科学的法律理念来重构公平合理的农民权利体系。从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平等的职业地位出发,确立优先和重点保护农民权利的理念;由"政策思维"转向"法治思维",以法治思维的视角设置农民权利体系;要重视其权利的实体内容,更要关注权利的程序性价值;要追求形式平等,更要注重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10.
平等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作为公民的农民,应享有与其他社会主体平等的权利,但目前我国农民的政治平等权、经济文化平等权及社会平等权等均缺乏应有的保障.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农民的不平等待遇,在宪政的层面上对农民权利予以保护,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和保障农民的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民生活相对贫困和收入较差的问题长期存在,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切实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必须加强保护农民权利的法律制度建设。纠正歧视性制度,在公共服务、政治权利等方面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实现程序正义;建立弱者保护制度,在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给农民制度倾斜,实现农民与非农民间的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12.
论农民平等选举权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民选举权问题上,不仅存在着实际上的不平等,而且存在着立法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由农民所处的历史地位特别是其代表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在我国居民大多数是农民而农民中的大多数仍然是个体小农的情况下,农民不能获得立法上的平等选举权有其合理性,但要创造条件,积极促进农民平等选举权在立法上的实现。绝大部分农民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之日,就是我国在立法上实现农民平等选举权之时。  相似文献   

13.
正义是亚里士多德城邦政治理论的核心,也是分配的伦理要求.正义是某些事物的平等观念,平等又分为数量相等和比值相等,亚里士多德批判分配上的绝对平均主义,认为比值平等,也就是按照各人的价值为之分配这个原则是合乎绝对的正义的.亚里士多德也没有完全忽视数量平等,而是主张分配在某些方面以数量平等,而另些方面则以比值平等为原则.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已经涉及公平与效率这个极其重要的经济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建国初为了抵消农民对城镇居民的人口优势,集中农村资源发展工业,<选举法>赋予了城乡居民不平等的选举权.这种制度设计在加速工业化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大代表的结构失衡,在一定 程度上加剧了"三农问题"的危害.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乡均衡发展政策调整阶段,农民的人口优势也在迅速消逝,农民素质在提高,实现城乡平等选举权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5.
<正> 长期以来,人们把平等理解为“人人平等”即人与人之间的平均、等同,并认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平等,而社会主义社会还不能实现平等,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平等问题一直缺乏深刻的认识.今天,改革的洪流又一次将人们推上了平等问题的“讲台”,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什么是平等,什么是社会主义平等,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平等等问题进行新的、实事求是的反思.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平等的有关问题,以申半管之见,并期望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除受地区间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外,还取决于农民自身对政策机遇的把握,包括级差收益、市场化、分工专业化和产业化。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地区收入差距扩大及地区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及缩小、城乡收入差别的变化、工资性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以及农民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大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等。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分配差异过大造成的,因此必须进行农村宏观分配关系综合改革,建立与农村微观经济相适应的宏观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性化程度日臻提高,心理联系也日臻紧密,对于社会来说,要使每一个成员既安于其位而又尽其所能,这是当代管理科学中的时代主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之价值应该如何判定,社会如何发挥其政策的价值导向功能以从心理诱因上把人们的创造能力引向有利于国家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健康方向,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必须研究和说明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些看法以求教。  相似文献   

18.
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道世界性难题.从国际比较看,世界各国和地区都经历过农民不平等参与和不能分享现代化的过程,只是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有所不同.在当代中国,农民的平等参与和共同分享是一个突出问题.第一次工业化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第二次工业化及其城镇化进程出现的是城乡差距.当今正处于现代化中期,特别需要从权利、条件和能力三个方面重视农民对现代化进程的平等参与,从均等享有和特殊保护两个方面促使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相似文献   

19.
周玉 《东南学术》2011,(1):156-169
本研究以福建省为研究样本,描述和分析女性参政的总体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导致"两性平等参政"政策目标与"两性不平等参政"政策结果之间偏差的分析框架,解释了造成当前参政领域性别不平等的政策根源;同时,从制定、实施、评估、反馈等政策过程环节加以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导致"两性平等参政"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形"而无"质"的主要问题有:社会性别意识缺失、淡薄;男性价值与利益主导政策过程;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主体对女性参政价值认识不足;女性参政政策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有力的资源支持;女性参政利益诉求无法输入并贯彻于政策过程等。基于此,作者提出要在参政政策过程中确立"互动机制"、"整合机制"、"赋权机制"、"宣导机制"等四种保障机制,并阐明了保障和促进两性平等参政的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中的心理惩罚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惩罚作为教育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后果,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解决心理惩罚问题,必须分析清楚心理惩罚的成因.心理惩罚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轻视教育的个体功能;社会、家庭期望过高,支持不足;教育内部的不平衡、不平等;教师教育素养缺乏;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法律法规模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