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干人是生活在中亚地区的中国西北回族人民的后裔,他们传承了母国的民间文化,母国文化成为其书面文学的重要资源.作为民间谚语的文学形式,东干口歌口溜在东干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具有重要的文化意蕴和文学功能,从中也可以看出东干民间文学对书面文学的渗透.  相似文献   

2.
《回族文学论丛》是研究回族文学的系列丛书,由宁夏大学回族文学研究所编辑、李树江副研究员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本文评述的是其中新近出版的《马宗融专集》和《回族民俗学概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回族民间文学丛书》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文学史》编写组选编,按体裁划分,在国内首次分专集集中系统地出版。丛书共分为《回族民间故事集》,《回族民间歌谣集》、《回族民间叙事诗集》、《回族民间习俗资料集》、《回族民间文学评论集》、《回族民间文学概观》六种,收集了  相似文献   

4.
东干族口歌里的民俗事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干族进入中亚地区虽然已过百年,但仍然保存着我国带去的各种文化和生活习俗,这从东干族劳动人民语言艺术的结晶"口歌"里就可以充分地反映出来。这对我们深入研究西北民族风情、伊斯兰文化的亲和力以及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移民史、华侨史都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
保安族口承民俗的分析与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安族没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神话;传说是保安族口承民俗里最具地域和民族色彩的部分;众多的民间故事反映了保安人的生活智慧和价值观念;保安族花儿因其保安令的运用和独特声调使其个性突出;《满拉哥》《韩营长》类的哭丧歌使保安族宴席曲在多个民族共享的口承民俗中特色显现;保安族俗语和谚语以最精短的语言将生活智慧凝练,是多民族共享的口承民俗;保安族中传唱的民间打调不具民族特色;劳动号子是唯一的保安语说唱形式。  相似文献   

6.
解析《聊斋志异》中的"异类婚"口承叙事原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口承叙事作为一种在民间口耳相传的集体性创作作品,因其所具有的类型性,以及这种类型性中蕴涵的文化原型,为作家文学创作奠定叙事的基调。以《聊斋志异》中《张鸿渐》及其民俗俚曲版《富贵神仙》、《姊妹易嫁》为案例,分析它们所蕴涵的“异类婚”口承叙事原型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作家作品情节的复杂性与口承叙事原型交织融合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院回族研究所和兰州穆斯林教育基金会合编的研究我国回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现状的大型学术论文集《中国回族研究》第一辑,最近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一辑共约30万字。华涛的《穆斯林哈剌鲁人、阿儿浑人早期史研究》一文探讨了中亚突厥语部族伊斯兰化开始的原因;杨志玖的《元代的回回人》概述了元代回回人的东来及分布、政治地位、经济力量、文化贡献、宗教生活等问题;陈得芝的《元代回回人史事杂谈》就回回户籍、“于阗人”的概念、赛典赤赡思丁事迹补、禁回回抹杀羊做速纳作了细致的考证和补遗;邱树森的《赛典赤家族入华时间考》根据中外史料考定赡思丁之父苦马鲁丁是赛  相似文献   

8.
碛口镇地处山西临县的南部。清至民国初年,"口外"得到开发,碛口凭借黄河水运而成为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水旱转运码头,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镇,是晋商的西大门。近年来,关于碛口的研究颇引人注目,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编著的《古镇碛口》堪称标志性成果。其编撰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史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9.
《中亚各族文化艺术史》汉译本出版中亚艺术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朵灿烂的奇葩。对于中亚艺术的研究,国内尚无系统研究的专著出版,即使在国外,这方面的成果也不是很多。1982年原苏联莫斯科艺术出版社出版的、由A。普伽琴科娃和M。列姆佩利合作完成的《中亚各族文化艺...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汉语常用口语词典》为考察对象,运用统计计量的方法对词典中的6458个口语词从音节数、使用频度、造词法、构词法4个方面进行统计,并对结果加以分析,得出:口语词中复音词占优势,但使用频率低;以语素合成这种造词方式为主;多音合成词多,以偏正式的复合词占的比例最大。对现代汉语口语词特点展开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索现代汉语词汇的整体特征,也有助于对外汉语、中小学语文中口语词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回族名人辞典》出版发行由宁夏回族研究会丁毅民、刘宝俊牵头,宁夏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丁礼庆统稿的一部专门收集回族人物的中型专科辞典《中国回族名人辞典》,已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荟萃了回回民族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技、卫生...  相似文献   

12.
试论张承志回族题材作品的审美倾向及美学特征马有义自本世纪80年代始,回族作家张承志将自己文学的笔触探人到西北口族中,创作并发表了《西省暗杀考》、《辉煌的波马》、《残月》、《黄泥小屋》、《海骚》、《错开的花》、《金牧场》、《心灵史》等一系列小说作品以及...  相似文献   

13.
评述了《东干族形成发展史——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一书的价值及意义以及对于东干学这门国际上方兴未艾的年轻学科的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对著作的著者王国杰做了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回族古籍工作者在搜集、整理和出版回族古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动了回族历史文化诸方面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遗憾的是,对珍贵的回族文献《回族馆译语》却长期以来未给予注意。值得高兴的是,不久前在《中国回族研究》第二辑中发表了刘迎胜同志对此有关的论文,邱树森教授主编的《中国回族词典》也有“回回馆译语”、“回回馆杂字”两词条的注释。 早在“文革”期间,我在“五七”农场时,便经常利用返京休息的时间去北京图书馆善本部查阅和抄录《华夷译语》方面的一些材料。  相似文献   

15.
《拍案惊奇》是明代凌蒙初编著的一部话本小说,该作品口语性很强,里面包含了许多明代的口语词汇,这些词有的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有的意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选择了若干口语词如象意、虚心冷气、虚心病、冲心、对科等进行了解释,以求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元代买卖女口现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女口买卖现象很普遍。蒙古入主中原后,官军掳卖女口、籍没妻女断给仇家,使女口买卖呈现出新的特色;由于社会需求的存在,转卖过房男女也是女口买卖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序三     
翻开这迭厚厚的墨稿,仿佛看见一部尘封的回族历史在复活,令人惊叹,这是即将出版的陈育宁先生和汤晓芳女士的新著《中国回族文物》。回族研究又增添了一项重要的有标志意义的成果,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18.
应该加强对国外回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的回族后裔不仅分布在中亚 ,在东南亚也有分布。这方面的研究应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本文着重介绍了居住在印度尼西亚的回族后裔———中华穆斯林和居住在中亚的另一支回族后裔———东干人  相似文献   

19.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稼轩六百余首词中最受争议的一首。论争的焦点在于“造口”之有无本事和“西北”之文化托喻。本文即由此出发透过历史的论争对稼轩此阕作一还原阐释与理论寻绎。  相似文献   

20.
潘志平,新疆大学文科基地"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领域:中亚的历史与现状。撰写出版《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浩罕国与西域政治》、《中亚的地缘政治文化》、《亚洲腹地地缘政治文化研究文集》等13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