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无”     
“无”作为一普遍适用的哲学概念.有能够成立的逻辑根据、事实根据和历史根据。“无”中有“有”、“无”能渗“有”、“无”能化“有”、“无”可以被想见是“无”的重要性质。“无”的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有助于科学地认识“是”的内涵。有助于凸现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适用性,有助于人们直面“无”。使“无”中包含的“有”得到保存.有助于促进从“无”向“有”的转化,促进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有”和“无”曾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有形”、“有名”,“无形”、“无名”;另一种是“实有”、“存在”,“虚无”、“不存在”。在《老予》中“有”或“无”到底在哪种意义上成立并不很清晰,但其基本倾向是“有形”、“无形”。之后的《庄子》一书明确用“无形”、“无名”来解读“无”。早期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何晏和王弼将“无”虚无化,以“无”释“道”,主张“责无”、“贱有”。之后的裴领、郭象等人提出“无不生有”。再后来,北宋张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等人则从气一元论的学说出发,将有或无都看作是气的不同状态。无论在怎样的意义上对“有”或“无”进行阐释,中国古代的哲人们都试图要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其区别仅仅在于是“无”统一于“有”,还是“有”统一于“无”。  相似文献   

3.
对于“无以”和“有以”,大体有以下几种看法:一、认为是语法成分的省略。有人认为这种结构是“无所以”和“有所以”的省略,有人认为是“无以之”和“有以之”的省略,且基本上认为“以”是介词。二、没有明确指明词性,但把它们作为固定结构放在介词“以”的下面来解释,对译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有什么可以拿来……”三、认为是助动词结构,但没有指明哪个词是助动词。对译为“不能”、“没有办法”和“有可能”、“有办法”。四、认为“以”是介词名物化或指代词,否定了省略的说法。五、认为“以”是动词。其中有人认为“无”、“有”是无定代词,有人认为这种结构不是固定结构,单解“以”为实义动词。以上各家说法,虽然所持各异,但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无以”、“有以”是一种固定结构,”无”、“有”是动词,“以”是介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有些词语带有浓厚的方言色彩,较难索解,一些辞书也解释不确。运用现代汉语方言资料及其他典籍文献、参考有关辞书考察其中的9个词语,并探索词义的来源,可知:“抖露”有“揭示”义,“方便”有“设法”义,“拐”有“捎回来、带回来”义,“尽”是表极限的程度副词,有“最”义,“话”有“事”义,“口舌”有“发议论、说闲话”义,“能”有“将就”义,“清楚”有“完毕”义,“歪”有“躺”义。  相似文献   

5.
《老子》哲学以“道”为核心,而“有”“无”则是“道”的核心问题。对《老子》“有”“无”的考察,大体可分为“道”为“无”和“道”统“有”“无”两种见解。作为一种合理的诠释方式,从断句、词性、义理等方面来考察“有”“无”,可以看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最核心的概念,也是万物的本原、本体,从本质上来说,“道”是“无”“有”的统一。“无”是指天地形成之初的无形状态,“有”为实有,是万物之母,万物同出于它,“有”与“无”同出而异名。  相似文献   

6.
《老子》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性质,直接决定着老子哲学体系的性质。《庄子·天下》篇说《老子》“逮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确实抓住了《老子》哲学的核心。《老子》第一章是全书的纲领。这一章比较全面地描述了“道”。“道”是天地万物的起始和根源。“道”本身有“无”和“有”两个方面的规定。说“无”,指的是“无形”、“无名”;说“有”,指的是“有形”、“有名”。“无”和“有”是“道”本身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道”是“无”和“有”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有+VP”1和“有+VP”2二者存在区别:“有1”是动词,VP1只能是少部分单双音节动词,担任“有1”的宾语,“有2”承担三种语法功能,VP2不受音节或性质的限制,结构类型丰富。“有+VP”2结构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有”的隐退与“了”的出现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了”的专职身份使得“有+VP”2格式在主流语言中隐退。“有+VP”2复出受方言、外来语、传媒、语言机制、自身优势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历来学者对“九合诸侯”中“九”的词义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有“实数”说、“虚数”说、“聚合”说、“第九次”说,亦有认为表“虚数”和“聚合”兼可等。文章利用古文字形的相关研究成果,指出“九”在古代有“聚合”义,并通过对“九合诸侯”的“异文”等材料的辨析,认为其中的“九”是“聚合”义。  相似文献   

9.
年度代表字反映社会现象与重大新闻事件。2013年共有岛内名人专家推荐的57个代表字作为候选,有反映食品安全危机的“假”、“真”、“安”、“毒”、“危”、“乱”,有代表政治乱象的“丢”,有象征社会力量崛起的“醒”。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中,存在着一种词与词之间意义相反或相对的现象。如《韩非子·解老》:“有形则有短长,有短长则有小大,有小大则有方圆,有方圆则有坚脆,有坚脆则有轻重,有轻重则有白黑。”这里的“短”与“长”、“小”与“大”、“方”与“圆”、“坚”与“脆”、“轻”与“重”、“白”与“黑”,意义都是相反或相对的。这种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就是“反义词”。反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其独特的功能,在古汉语中也运用得极为普遍。所以,对古汉语中的反义词进行一些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是有意义的。本文试图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道德自我修养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而大学生的可塑性强,因此大学生进行道德自我修养是有必要和可能的.大学生的道德自我修养要与拓展有关知识相结合,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与心理调适相结合,与遵守规章制度相结合,与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相结合.同时学校要为大学生的道德自我修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生存及复发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02年在我院住院的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患者386例,随访收集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研究其复发的有关因素。结果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10年累计死亡率为51%,复发率为34%,Cox回归单因素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作(TIA),高脂血症,附壁血栓是非瓣膜病性房颤伴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而阿斯匹林治疗,华法令治疗与血压控制对复发有保护作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病、TIA发作史与附壁血栓为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阿斯匹林与华法令治疗对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复发有保护作用。结论高血压病、TIA发作史与附壁血栓为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阿斯匹林与华法令治疗对非瓣膜病性房颤合并缺血性卒中复发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前人在运用训诂方法训释词义的时候,往往难免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面出现逻辑错误,而这些又往往与违反思维的基本规律密切相关。训诂在概念方面所出现的逻辑问题,一般表现在内涵与外延不明确这两个方面;在判断方面所出现的逻辑问题,一般表现在把误字当做正字、把衍文当做正文、把虚词当做实词、误动为静或误静为动、把借字当做本字、把引申义当做本义、把联绵词当做两个单词等方面;在推理方面所出现的逻辑问题,一般表现在以偏概全、机械类比和前提不真实等方面;在思维规律方面所出现的逻辑问题,一般表现在违反同一律、违反不矛盾律、违反充足理由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界”“圈”“坛”三者作为类词缀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都附缀于代表某一行业、领域或表示具有同一特征的某一社会集群之类的字眼后。因此,“界”在组合上不受音节限制,基本上可以和任何行业结合,多用于严肃场合并且虚化程度不高;“圈”多与双音节结合,语用范围比“界”窄,多用于时尚的场合,且虚化程度最弱;“坛”基本上只与单音节结合,多用在文艺界和体育界,常出现在轻松、随意的场合,虚化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共同智慧的结晶,它为当时处理执政者与群众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策略,对于当前执政党"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一,要以常态化的心态正确对待群体性事件;第二,要讲究策略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第三,要实现对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化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动态头颅CT检查对额叶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6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行动态头颅CT检查,尽早发现额叶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掌握开颅手术时机,并对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中按GOS评分,良好16例,占44.44%;中残7例,占19.44%;重残3例,占8.33%;植物生存2例,占5.56%;死亡8例,占22.22%。结论:动态头颅CT检查,对额叶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早期诊断,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获得良好预后,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根本保障。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坚定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融合幼儿园中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间的相互接纳是衡量融合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解融合幼儿园中幼儿同伴接纳现状,解决实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融合园中幼儿同伴接纳量表和同伴提名法,在两所融合幼儿园随机整群抽取125名幼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同伴接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行为接纳高于情感接纳,特殊幼儿对普通幼儿的同伴接纳高于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接纳;通过特殊幼儿所属同伴接纳类型可知其在班级同伴关系中处于中等偏下地位,特殊幼儿对普通幼儿的接纳与班级中同伴关系相一致;小班普通幼儿对特殊幼儿的接纳度优于中班,不同性别普通幼儿在同伴接纳上无显著差异,受欢迎型的普通幼儿在同伴接纳上优于其他同伴类型的幼儿。  相似文献   

19.
穗港澳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由于三地同处岭南 ,且在同一文化圈内 ,因而三地在民风习俗方面有不少相同之处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性质的差异以及与西方交往的程度不同 ,又决定了三地民俗无论在源流、具体内容 ,还是在中西民俗交融的程度上 ,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抽取35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尊量表,害怕负面评价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与Levenson的内控/他控/机控量表,探讨控制源与人格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控制与自尊有正相关,与害怕负面评价、艾森克人格量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有负相关;情境控制和他人控制与自尊有负相关,与害怕负面评价、艾森克人格量表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有正相关。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显示:内控高的人有较高的自尊和外向,而在害怕负面评价,神经质和精神质量表上得分较低;外控的人自尊较低,较内向,相对于内控的人,他们更害怕别人负面评价,在神经质和神经质量表上得分也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