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育健康及其对人口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健康(reproductivehealth)正日益受到国内外人口学界的重视。本文概述了将于1994年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ICPD)对生育健康问题的关注,简要回顾了生育健康概念的沿革及国内外人口学涉及生育健康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初步探讨了生育健康对人口学研究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1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对生育健康的关注1991-03开始着手准备的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将于1994-09-05~13在埃及的首都开罗召开。大会将总结自1974年联合国提出“世界人口行动计划”以来全球的人口、环境与发展状况,制定今后20年全世界人口与发展的跨世纪新计…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口转变与生育转变的理论,人口学家曾作过许多不同学科角度的研究和探讨。从人口学的角度看,“人口转变”是指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经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的过渡阶段),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的转变。而“生育转变”则不仅是由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的转变,而且还包括生育作为三位一体的社会现象,所具有的数量、时间和性别特征的转变,即由以早生、多生和择生(生男)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生育向以晚生、少生和生男生女顺其自然为基本特征的生育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育率的迅速下降,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研究新形势下中国人口理论的同时,总结和研究西方人口理论,借鉴西方人口理论中有益的研究思想、方法和观点,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人口科学的发展,活跃中国的人口学研究,创建新形势下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理论。由于今年又是马尔萨斯人口论发表200周年,马氏人口论在西方人口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世界人口转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今天,对其进行再认识也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人口研究所,深…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与中国人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人口学的角度,探讨现代化与中国人口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笔者作此文的动机是,通过对中国人口转变过程的观察,发现现代中国人口的发展与历史上的演变有内在联系,而现代中国人口的转变过程,不仅异于西欧各国的经验模式,也异于实行“家庭生育计划”政策取得成效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形。并且,就转变过程的特征和作用因素而言,远非人口转变理论所能说明和诠释的。而这,既与中国人口发展的过程特征有关,又与中国人口发展的文化背景有关。一言以蔽之,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中国人口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人口控制与社区发展□蒋爱群“社区发展”是社会学领域的概念,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人口控制”则是人口学研究的范畴,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993年10月,国家计生委宣教司与有关人口学专家提出,将人口控制工作与社区发展紧密结合,通过改变社区环境、提高妇女...  相似文献   

6.
苏联人口研究在经过了近二十年的相对沉寂阶段之后,从五十年代中下期开始,又出现了复兴的朕兆,其特点是在人口领域开展对西方资产阶级人口理论的批判.不过即使是在那时,在1957年,已有学者提出,人口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除了批判资产阶级人口理论外,还应当从事人口问题的综合研究.六十年代起,苏联人口科学的研究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特点是在继承和发展过去年代人口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一方面,吸取了以往许多不正确的理论观点给人口研究带来的严重消极影响的教训,另方面,结合本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人口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也结合着世界人口的发展前景与  相似文献   

7.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侧重死亡和生育转变过程的测量、描述和解释,地理学家将迁移转变纳入人口转变框架,以完善人口转变理论。不过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研究不同,中国的迁移研究侧重基于对迁移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考察分析,少有采用人口学意义上的迁移率指标的研究。文章利用2010—2015年历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合并数据,通过人口学方法和泊松回归模型,计算和分析了1950—2015年中国人口迁移率趋势及社会经济差异。中国的迁移转变在宏观趋势上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变迁高度一致。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相比,其波折性更强,说明更易受到经济社会政策变化的冲击。同时也观察到逢“0”和逢“5”年份的申报偏好。另外,迁移的社会经济差异明显。男性迁移率高于女性,但是两性差异在不断缩小;乡城迁移和未婚迁移大幅度增长;而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加入迁移,使得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具有越高的迁移率。可以认为基于迁移率的考察揭示了中国迁移转变更具体生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一月 21日 印度国际人口科学所于1985年1月21日举行“人口学知识在制定政策和计划中的应用”座谈会。主要讨论了人口学知识在控制生育政策中、在患病率和死亡率中、在迁移政策中、在人力和就业中的应用。此外,对人口学知识与人口政策也进行了广泛讨论。 18日 据1985年1月28日《国际先驱论坛》,  相似文献   

9.
在联合国人口基金P04项目的资助下,“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分析课题组”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合作,于1992—1993年对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地调查和研究。本文是在“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现象分析”(人口研究,1993年第4期)和“新疆维吾尔族人口年龄堆积原因的初步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第1期)的基础上的又一项研究,是全部研究的一部分。1年龄堆积状况从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中都可以明显发现,在中国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新疆是人口年龄结构堆积最严重的地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相似文献   

10.
是人口红利?还是人口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人口红利”是舶来品,并于近几年在国内迅速流传。“人口红利”所指的就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即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尽管“人口红利”这一概念在西方是新近产生的,但是早在1980年代,国内学者已经关注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讨论中国的快速人口转变将产生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期”,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有利影响。“人口红利”是一个人口学概念,更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如何理解“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如何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中国多大程度存在“人口…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转变及未来人口变动趋势推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只用了1/4个世纪就实现了生。育率由高向低的转变,计划生育政策构成了人口控制的主体,政府的生育政策和执行手段始终是左右人口走势的根本因素。本文在回顾50年来人口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未来生育政策可能的调整方式,设计了三种生育率变动方案,推演各自的人口学后果。  相似文献   

12.
家庭人口投资是决定育龄夫妇生育意愿、影响儿童文化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经济因素。早在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中,这一范畴就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注意。本世纪60年代后,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从家庭人口投资入手研究宏观人口过程的变动原因,更成为西方人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西方有关“家庭人口投资”的学说进行科学的分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推动我国的人口学理论研究,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郝虹生、刘金塘、高凌编著的《人口分析与市场研究》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是目前国内这一领域为数不多的著作之一,读后甚受启发。《人口分析与市场研究》一书,产生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起步、发展这一宏观背景之下,反映了市场对人口学的需求;另一方面,本书的面世也是我国人口学研究由“以计划生育为重点”的格局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的反映,是人口学发展的需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之时,写好这样一本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它不容易构造出完整、科学的框架,但是在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14.
背景 近年来,由于国际社会对妇女问题的重视,国内社会学界和人口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渐渐成为热点,并在中国妇女的生育、就业、教育、参政等诸多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就。特别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妇女大会将于1995年秋在北京召开,中国妇女问题也就格外引人注目,而女性人口学的提出和发展则丰润着中国现代人口学的成长。从本次笔谈的主题可见,我们将侧重人口学的角度对妇女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中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话题,探讨了妇女地位与生育率的关系,妇女受教育水平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妇女的健康与生育健康问题以及妇女地位与人口发展的关系,还有对提高女性素质的思考等。本次笔谈或许不够深入,却是重要的——我们举办本次笔谈的目的也正在于唤起更多的同志对中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妇女问题的关注,以期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也能使我国的人口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申鹏 《西北人口》2010,31(2):1-6
制度人口学主要是从制度变革视角探讨人口行为方式.研究制度对人口行为的制约、调整扫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对制度人口学已有研究的综述.结合中国人口实践探讨了制度人口学的研究内容。笔者认为。制度人口学的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两个主要方面:从两种生产理论推演出“削度决定人口”的命题。由此得出两种生产理论是制度人口学研究的理论源泉和指导思想:两种生产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是制度人口学的基本理论:具体人口制度研究除了人口生育制度之外,笔者还将人口死亡制度、人口流迁制度、人口教育制度、人口就业制度、人口保障制度及人口文化制度等纳入了人口制度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人口流迁与人口现代化:系统科学的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国内近年颇为关注的“人口现代化”命题给予了新的系统的诠释,认为“人口现代化”是人口系统内部及人口系统与非人口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也是人口类型、人口变量、人口要素或人口特征自传统向现代的演进、转化过程。它肇始于“人口转变”,成就于“人口转型”。“人口流迁”则是使人口系统开放并维系耗散结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世界人口格局中的中国人口转变及其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 50年代以后的中国人口转变与西方传统人口转变有许多不同之处 ,具有自身的特点 ,即转变的迅速性、控制干预性、不彻底性、不稳定性、不平衡性。把握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是将我国人口转变进行到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是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8.
一、新疆人口系统运动时间轨迹新疆古称“西域”,具有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根据梁方仲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在十八世纪至十九世期间,新疆总人口数量还很少,1786年——1791年(乾隆51——56年)新疆总人口约为11.8万人,1812年(嘉庆17年)为16.1万人,1840——1850年(道光20——30年)是25万人。清末以后,新疆人口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人口基数不断提高。到1909——1911年,新疆总人口已达208.5万人,占同期全国总人口的0.6%;1949年全疆人口已发展到433.34万人。以时间为横轴,人口规模为纵轴,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国际人口学学科的文献特征与趋势,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2018年)收录的人口学研究领域的文献数据,应用CiteSpace软件,就被引文献和主题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转变、国际移民、低生育率与生育行为是21世纪以来国际人口学最核心的学术研究分支;受教育程度、已婚女性、人口特征、年轻女性、年轻人、生殖健康等主题词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具体来看,“代际问题”、“缓慢衰老”、“结婚与同居”、“生育意图和生育行为”、“移民融合”以及“女性雇佣和生育”等主题是近年来国际人口学界研究的前沿方向。  相似文献   

20.
年龄是最重要的人口特征之一,年龄堆积现象直接影响着人口年龄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也影响着对人口状况的分析。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现象比较严重,且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联合国P04项目“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课题”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分析”子课题组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合作,对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状况进行了研究,本文是这项研究的一部分,并就新疆人口年龄堆积的来源和规律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