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爽 《天府新论》2012,(1):126-130
中国美术留学生的跨文化身份中所蕴含的比较视野,带来了中国美术现代性进程的独特议题,在中国美术走向现代的道路上,产生了"引西方以批判中国传统","重建中国美术的民族身份","道路的选择与‘主义’的固着"等经验。这三个议题是中国美术所特有的,深深地带着后发国家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邹颖 《学术研究》2023,(5):171-179
21世纪以来北美地区文言小说研究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在问题意识方面,北美学者聚焦于文言小说的文体特征和创作动机的思考。他们以文言小说所呈现的口述语境、信仰世界、文化焦虑等为观察对象,对文言小说的概念和读法进行反思,并深入宗教、政治和性别等多个研究场域。在新文化史等理论思潮的影响下,历史语境化、对边缘群体的关注,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成为新的特点和趋势。在梳理其学术脉络和理论语境的基础上,也应看到这一汉学研究视角的启发性与局限性,借以探寻让文言小说回归具体历史文化语境的研究路径与方法,从而深化有关文言小说的文体属性、体制特征以及文体功能的认识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谭桂林  罗京 《船山学刊》2011,(2):148-151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初,两代西方汉学家确实极大地开阔了国内现代文学学术界的视野。但当前由于时空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学界应该以主体的姿态来应对这些影响,来迎接与推行世界性,当下中国文学研究世界性建构要实现从引进向输出、从内敛到辐射的主体性转换。面对西方汉学,中国学界要能够反思,能够争辩。能够提出自己的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西学"孪生物的"汉学",建构了堪称是比较成功的话语体系,对中国内地学术现代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其据"汉学"流行价值观念和方法攻击和贬损20世纪中国文学的言论,就存在着明显的偏执.本文结合实际略举三端:动机之偏、理解之偏和心态之偏,并吁求持续反思和竭力振作,正确地面对"汉学",直面和消解"汉学"存在的文化偏执倾向.  相似文献   

5.
学习运用一门外语需要对于其文化的了解,大学生除了学习语言结构外,也要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这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切实提高交际能力很重要。为期三个学期的跨文化系列主题报告内容涉及英美风俗文化,英语诗歌,小说和戏剧以及自由选题等,试图探索一了解和比较两种文化为切入点的跨文化教学法,帮学生开启文化视野,促进学生课堂角色转变,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邓琴  覃永县 《学术论坛》2008,31(4):205-207
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教育的城乡二元化.在这种不合理结构影响下,农村教育话语权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形成知识尴尬、文化退守的局面.现有的农村教育改革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困境,农村教育身份的缺失现象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王笑楠 《中州学刊》2008,(3):224-226
近年来,流行歌坛刮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使"周杰伦现象"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中国风"的盛行可以说是传统的胜出和民族心理的归复,但它又是借助流行歌曲这一最时尚、最前卫的形式.凸显出在现代文明的语境下人们所普遍怀有的怀旧情结.从接受的角度讲,这说明流行歌曲的受众有着弥补现实痛感和渴望民族身份认同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领悟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从创作的角度讲,它也给流行歌曲制作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