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王羲之的《兰亭序》无疑是一座历史的丰碑。然而 ,王羲之的尺牍书法不可不提。其精美洒脱、情真意切的真实反映出书圣的内心世界和流美自然的书风。其中《丧乱帖》更为接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 ,右军的雄强风骨在其点画间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出来 ,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其书法由行入草的完整表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王羲之的《兰亭序》无疑是一座历史的丰碑.然而,王羲之的尺牍书法不可不提.其精美洒脱、情真意切的真实反映出书圣的内心世界和流美自然的书风.其中《丧乱帖》更为接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右军的雄强风骨在其点画间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出来,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其书法由行入草的完整表现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振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3)
《黄庭经》是一部在唐宋文人中广泛流传的道教经典.中唐以前,该经主要以临摹法帖形式在文人书法家中传播.此后,《黄庭经》得到唐宋文人士大夫的普遍接受.他们不仅诵读、抄写、注解《黄庭经》,借鉴其养生思想和炼养方法,心态受其濡染;而且采撷其中语汇和“黄庭换鹅”故事作诗歌典故,诗歌的内容和体式等方面也带有《黄庭经》印痕.唐宋诗歌“当句有对”句法的源头可上溯至《黄庭经》. 相似文献
6.
<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是道教上清派早期重要修炼经典.两经修道的道概念,亦是哲学概念,即学术即实践.经中的神概念与中医学经络穴位相通,亦是即学术即实践,由此可知道教早期修炼的基础,从来没有离开过传统的道教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理论.宗教学诠释、借喻、隐喻与哲学、中医学诠释并用,更加显示出早期道教修炼经典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8.
9.
10.
王素娟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2):46-47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一篇优美散文 ,本文试图追寻王羲之的目光 ,和先哲们一起徜徉于自然的美丽之中 ,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然后在乐极生悲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以探讨在有限的时间里 ,将我们的生命发挥到极至 相似文献
11.
12.
13.
文学和书法的关系,比不上画与书的关系,所以很少见到诗与书法的"对话"。然而魏晋风流的两座高峰都出现在东晋,即陶诗与王羲之的法帖《兰亭序》,共同体现着魏晋文学艺术的峰巅,无论结构的如斜而反直,还是似断若连的笔画与句法,或是外淡而尚奇的审美趋向,都存在着种种密切的联系。揭示出其间的共性,打通诗与书的关节,也可在客观上展示东晋的审美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工羲之是位魏晋名士,是个政绩不错的官员,是个文笔优美的散文家,是个难得的思想家,但由于他的毛笔字写得太好,成为旷世的奇笔,便掩盖了他的其他成就。或者说,他书法以外的光彩被后人忽略了。王羲之的书名实在太大,一帖被唐太宗带人昭陵的《兰亭序》,经冯承素等描摹,被后世所有的学书者奉为临写的首要范本。凭这帖《兰亭序》,王羲之被尊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祖师。名气大、传说多、实迹少,给后人研究王羲之,理清他的真实面目造成了很大困难,给评介工作者带来的困难更是巨大。郭廉夫先生以学者的严谨花数年之功完成了《王羲之评传》… 相似文献
15.
《评书帖》是清代康乾年间书法家梁山献的读书授课笔记,殁后由学生整理,属于清代前中期颇为优秀的论书笔记。《评书帖》涉及内容繁多,包含笔法、书法史、法帖和碑刻、书法教育、自身学书经验等方面的问题。其间论述虽不多著字,然究其言简易明、文约理瞻,遂颇宜后学,一些经典性的论述常被后人征引议论。 相似文献
16.
傅山书法集锦《太原段帖》从前年出版以来,深受欢迎,特别是在书法界颇著影响。其中行草具多,不易通读,所以每篇都附有释文,释文具有相应的工力,文句至于完备,给了读者以很大的方便。但也有 相似文献
17.
18.
上博简《三德》和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除《道原》篇外)有很多相像之处。既有用词的相像、用韵的相像,也有文章结构上的相像。如此众多的相像,表明《三德》和《黄帝四经》一定有着密切的关系。《三德》应该是《黄帝四经》的思想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和他的儿女亲家张鼎延往来的诗文及信函,由张鼎延雇请匠工镌刻成石碑,碑文称为<琅华馆帖>.<琅华馆帖>在当代被发现,现收藏于河南省洛宁县文管会,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一是史料价值,由此可了解王铎和张家交往以及张鼎延之父张论的一些事实.二是文学价值,其中王铎、张论、张鼎延等人的一些诗文作品不见于有关的诗文集,足堪欣赏,可作为文学史研究的补充资料.三是书法价值,其中王铎的一些书法作品不见于传世的各种王铎书法作品集,极其珍贵,张鼎延的书法作品也颇具特色,有传世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06年在清廷宣布从改官制入手,实行预备立宪之际,官制编制馆曾按直隶总督袁世凯的意图,拟订了一个以裁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各部大臣同为内阁政务大臣为主要内容的中央官制改革方案.该方案近于日本明治维新后所建立的二元君主立宪政体,比清朝原先单纯的君主专制政体有所进步,但最终为慈禧太后否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