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去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诠为自然界的规律,是不是这样呢?笔者以为这是言君道、政道。本文分析了①图难于易,为大于细;②以贱为本,以下为基;③上德不德;④不争争,无私私,无积积;⑤守柔守谦;⑥绝仁而仁,绝圣而圣等老予的主张,证明了“反也者,道之动也”指君人者之道也。  相似文献   

2.
“者”字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之一.它同其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于”、“以”、“所”等一样,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白部”说:“者,别事词也.”即是说,“者”字是一个指示代词.王力先生认为,“者”字是由指示代词“之”字转变而来的.我们认为,用在名词或数词之后的“者”字,就是指示代词;这样理解,能够一以贯之地解释“者”字的各种用法.例如:  相似文献   

3.
训诂又叫故、故训、诂训。毛亨给《诗经》作传注,写了《毛诗诂训传》。孔颖达解释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描述)物之形貌以告人也。”讲通俗点:诂是用普通话释古话、地方话,训则更推广到对字、词、句、段、篇的全面探讨。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于把“训诂”当成一个概念、一个词,把“训诂学”等同于“语义学”。是黄侃先生说的“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学问”。《毛诗诂训传》是专门解释《诗经》的训诂专著。《尔雅》、《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辞源》等,是收集群书故训,分类(或依词义、或依语音、或依笔形)编排的训诂词典。 下面谈第一个例,“去”的各种词义。 去:许慎据篆形,解为“人相违也;从大,声”。段玉裁注:“人离,故从大;大人也”。《说文》去部另收“”、“”,均从“去”得义而训“去也”。考近出土甲骨、金石、盟刻,字皆上从“大”,下从“”、“”或另增笔符,没有作的;明许“声”说还值得商订。但许说“去”本义是“人相违”,即“人离去”,这却是验诸古书出例而可信,是历代训诂学家、文字学家公认不疑的定训。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报任安书》:“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对“思来者”一语,目前通行的教材及选本的解释有以下几种: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三册:“思来者,意思是想让将来的人知己之志。”2.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中册“……思来者,想念未来的人,即让未来的人了解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一、从词义上看“杀”和“弑”是同义词。都可以指把人杀死,使人致死。《说文》:“弒,臣杀君也。”《易·坤·文言》:“臣弑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高亨为它作注道:“弒,杀也,以下杀上也。”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也这样解释:“古代下杀上口多叫弒。”“弑”的意义和用法,一般地说,确实如上面所解释的。  相似文献   

6.
[原文]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这是高中语文(第二册)先秦荀子《劝学》篇第二段,“善假于物”而学的引喻论据。原注把句后的“见者、闻者”作为“看的人,听的人”解,是说:看的人站在远处的也能看到(我的招手);听的人也能清清楚楚的听到(我的呼唤)。  相似文献   

7.
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商君之法,刑弃灰于道者。”但《韩非子·内储说上》则讲:“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后入多不信韩非的说法,所以桑弘羊、刘向及班固等人均认定是“商君刑弃灰于道”①。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这“商君之法”渊源于“殷之法”,两者有相承关系。只是商鞅刑弃灰于道的原因,历代学者多不根究,偶有论及者又诸说不一。笔者泛览群书,采辑诸说,现一一评述如下。一“轻罪重罚”说此说最早出自李斯之口。李斯向秦二世上书献“督责之术”,曾引商鞅“刑弃灰于道者”作为住证,并解释说:“夫弃灰,薄罪也,而…  相似文献   

8.
谢冰心老人生于书香世家,祖上藏书甚丰,字画条幅无数。一些悬挂的书联,从小就给冰心心灵和艺术上以熏陶。晚年她连续写了几篇短文,谈论对其中一些对联的体会。在福州老家她祖父的书斋里,有这样一副对联:知足知不足;有为弗有为。冰心记得她的祖父曾这样向她解释这副对联:“有的东西,比如衣、食、住吧,虽然简陋朴素一点,也应当‘知足’;而在对追求知识学问和修心养性上,就应当勇往直前去做;而对于那些违背道义的事,就应当坚决不做。”这些话对冰心影响很大,她说:“我喜爱这两句有骨气的话,以后有人请我题字的时候,我就常常写下这副对子。”冰…  相似文献   

9.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他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他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他们的人,他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话;“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皆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课本上对其中的“客何为者”未予加注。查王伯祥先生选注的《史记选》,其中对“客何为者”的注解是:“你是干什么来的。”(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史记选》第44页)又,《古代散文选》中对“客何为者”的注解是:“(这个)客是作什么的。”(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版《古代散文选》上册第186页)从这两个权威性选本的注解中不难看出:一个是把其  相似文献   

11.
韩愈《师说》中有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对这句话,通常的解释是: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困惑呢?笔者多年来在教学中,也一直援用这—解释,但近来研读中国哲学,却发现这一解释殊然不当。现结合韩愈的哲学思想对这句话进行重新分析和解释,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韩愈《师说》中有言:“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对这句话,通常的解释是:人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困惑呢?笔者多年来在教学中,也一直援用这—解释,但近来研读中国哲学,却发现这一解释殊然不当。现结合韩愈的哲学思想对这句话进行重新分析和解释,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猪年画猪     
今年是猪年,最近朋友们总是喜欢用带“猪”的雅号来称呼对方,因为“猪”者“祝”也,这样叫起来会觉得亲切,“猪”在画笔下,也是变着法儿的可爱。不知道有多少人一看到  相似文献   

14.
有“难道”出现的问句都是反问句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许多语文工具书对“难道”都是这样解释的:副词,用来加强反诘语气,这种解释很容易使人产生这样的一种推断:既然“难道”是用来加强反诘语气的,那么,凡有“难道”出现的问句都该是反问句了。但实际上,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只要我们深入语言事实,仔细地加以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对“难道”的这一解释是不全面的,由此解释衍生出来的推断也是不完全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5.
悟者无言     
打开心窗,迎面而来的是中国古典文化精细而珍贵的泥土,其中蕴含着一股浓重的气息,名叫“韵”。寂静中,伴随着那一份微妙的气息,我的心游醉于泱泱中华孕育了五千年的韵中,却越发有了庄子的感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莫非,这一切真的应了那句:悟者无言?我怅然。释迦牟尼曾说:普天之下,人有八苦,乃:生,老,病,死,受别离,求不得,五阴炽,怨憎会。弟子反问:此苦缘何而来“?从欲中来,自悟中去。”或许,这就对所谓“悟者无言”的一种解释。当心智不再被世事所蒙蔽,意念便超出了欲望的统筹,目光所到之处,不再是个人或人群,此时,这种悟带来了容纳百川的胸…  相似文献   

16.
如果把《红楼梦》所反映出的两种人生道路的冲突、争斗比作“拔河竞力”的话,那么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固然是两方面的最有力的代表者。而对那些首鼠两端、徜徉顾盼而不知所从的所谓“中间人物”的重视是不够的(我所说的“中间人物”是相对的,是指那些思想、行为倾向不那么激烈、明显的人物)。贾琏就是这样的不为研究者所注意的人物之一。一些在红学上卓有成就的研究者,有的也比较粗略地把贾琏归入“统治阶级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关于《尚书》这一书名的含义,刘知几在《史通·六家篇》中总结说:“孔安国曰:‘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尚书璇玑铃》曰:‘尚者,上也。上天垂文象、布节度,如天行也。’王肃曰:‘上所言,下为史所书,故曰《尚书》也。’”由此可见,到了唐代,关于《尚书》书名的解释,社会上流行着三种说法。由于后两种解释过于牵强,因此孔安国的说法逐渐为后人所接受。现在,把《尚书》书名解释为“上古之书”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定论,如游国恩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朱东润先生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均作这样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贫者,学技而富,富者,读书而贵”。此话不无道理。常听农民们讲,现在一家“一亩三分”多地,顶多三、四个月种收的干干净净,没啥事干了,就想打牌赌输赢……。人总忙,吃不消;总呆着,也难受;应当有所为才行。学点技术,干点实事,就像四川青神县城厢镇的一等伤残军人张仲安那样,广泛地从书报中获取技术,发明了“孵禽薄水温箱”专利技术,靠科技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富了成  相似文献   

19.
<正>公元前144年6月的一天,雁门关上的士兵看到了滚滚而来的匈奴骑兵。负责通讯的信息传递长官,也就是烽燧长大喊一声,命令士兵点起了狼烟。如果你手头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它会告诉你“狼烟”是什么。词典对“狼烟”是这样解释的:“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升起的烟。”唐朝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也说:“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不过一个叫作威廉·林赛的美国学者,却对“狼粪说”提  相似文献   

20.
百年树人是个耳熟能详的说法 ,但要问百年树人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会说 ,它是指培养一个人不容易 ,需要很长时间 ;也有人会说 ,它是指教育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功在千秋的大事。这样的回答当然不能说错 ,但还有其他的解释。要准确地回答百年树人的含义 ,有必要探寻它的出处。我国古代名著《管子·权修》有云 :“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 ,谷也 ;一树十获者 ,木也 ;一树百获者 ,人也。”这一论述被后人简要地概括为百年树人 ,意思是从长远来考虑 ,投资于人是最合算的。为什么 ?因为对于稻谷 ,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