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职教育电工基础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各级学生普遍存在难学、怕学的现象,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优秀率较低。如何使学生愿学、易学、学会、会学;如何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概念和方法;如何解决知识体系的“必须、够用”关系;如何使本课程理论实践相结合,是该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本文从课程应重点讲述的内容、应淡化处理的内容、难点问题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计与考核等方面入手,进行该课程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语文学科要求学生获取三种知识:语义性知识,即在感知觉的基础上,通过记忆获得的言语信息;程序性知识,即在感知觉基础上,通过思维获得有关外部事物的概念、规则.并能将其用于实践,解决具体问题;策略性知识.即调控自身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过程,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是更高级的认知学习,是形成创造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只有把这个问题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本文试图从认知结构的基本规律出发就此谈谈看法,希望行家同仁批评指正。一、从"举三得一"…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不断向知识化、学习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学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和认知已成为现代社会人的一项基本能力,探讨培养大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已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曼海姆和默顿的知识社会学思想,讨论了社会学将"知识"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到本学科研究领域时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如何构建一种"知识—社会"的关联?通过研究发现:对该问题的讨论,取决于对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的回答:学者带入了什么样的"社会"概念去构建这种"知识—社会"的关联?通过这些问题考察曼海姆和默顿的知识社会学理论,我们可以总结出知识社会学研究的一些一般性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找到构建"知识—社会"关联的新可能。  相似文献   

5.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他强调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而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所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技能,具有创造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学会正确做人。对学生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教给他们有效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获得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中教师是主体、中心,其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一味灌输,学生被当作贮存知识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知识观视野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知主义知识现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在认知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下,学生往往采用被动的、封闭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的开放性和主体建构性,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强调知识是个体经验的合理化,要求学生学会个性化学习;强调知识的社会建构性,要求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7.
"治道"作为中国思想史中本有的概念,其广义的指涉范围包括了中国古代学者们针对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所提出的理论、学说、思想等构成的以"治国平天下"为宗旨的知识体系,而其论说范围意味着"(理想的)'治'如何可能"的问题本身。古代思想家们从不同的层面、角度表述了其各自所理解的"治道",并非基于相同的支点命题预设。  相似文献   

8.
晚清以降,有心知晓世事,探究世变由来,思考因应之道的中国知识人,共同经历了一段可以名之曰追求"世界知识"的思想旅程,以包罗万象的"知识仓库"为凭借,汲引足可激荡多样思考想象的"思想资源",带动了"概念变迁".因此,如果可以针对具体的个案开展细密的考察,对于阐释近代中国的"世界知识"如何被创造生产,从而对近代中国思想文化世界的洪流,应可提供另一个角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学界在对常州学派的论述上,主要有"人物的直线型历史论述"与"辞命意谓的精密解析"两种方法。二者的区别在于:人物的直线型历史论述以"人物"为叙述中心;辞命意谓的精密解析以"概念"为叙述中心。以"概念"为叙述中心,较利于对常州精神特质作出有深度的解读,但亦有其局限与缺点,即"问题意识的不明确"以及"体系性建立的不足"。故秉持概念范畴研究方法的研究者,当以问题为讨论中心。而所谓的"问题",又包含两个方面,即"文本的问题"与"解释者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两个"问题",则需对"知识客观性"与"视域融合"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忽视社会经济因素对物质流的影响,是造成"循环经济不经济"现象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物质代谢过程具有相同的内涵;经济系统的组织依赖于经济系统的代谢过程.基于上述观点,提出融合社会经济因素的物质经济代谢概念,建立包括物质经济代谢通量分析、物质经济代谢路径分析、物质经济代谢的调控管理的逻辑分析框架,来理解经济系统的物质经济代谢规模和过程.  相似文献   

11.
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方向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重要问题,在当前,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青年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这样,青年大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成长为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精神的新一代青年.  相似文献   

12.
高校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 ,树立法制观念的守法教育课程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更高的需要 ,法律基础课教学应由一个侧重点变为两个侧重点 ,即思想性与知识性并重 ,教育性与应用性并重 ,守法教育与用法教育并重。在以宪法教育为主进行守法教育的同时应加大经济法、诉讼法等应用法的教学力度 ,培养学生的用法能力 ,延长教学时间 ,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案例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就制约体育方向的“学科中心论”、“手段论”、“目的论”、“素质教育论”等中外体育观念进行异同比较 ,在比较中将体育改革定位于人的发展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指导思想 .在这一观念引导下 ,对传统知识观和现代知识观进行比较 ,阐述了体育知识、能力、素质内涵的新变化 :当代体育知识 ,不仅是力量 ,它首先是能力 ;身体素质内涵全面扩展 ,除了生理素质外 ,还应向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扩展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数学观由数学知识观、数学学习观和数学自我概念三部分构成。在内隐社会认知被广泛研究的背景下,把内隐社会认知和数学观的研究结合起来,了解学生内隐数学观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刻板印象解释偏差"这两种心理学测量方法测量学生的内隐数学认知。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是高校认真学习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对高校学生工作有着的长远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而高校学生工作是直接面向广大学生,为学生提供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因此,“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必然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在贯彻“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理念时,应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就业、帮贫助学、心理健康、学生管理的新平台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16.
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知识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多年的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公共课教学经验,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的目标应从教授学生信息向提高学生的知识管理水平转变。文章理清知识管理相关概念,分析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进行知识管理的可行性和高校计算机公共课与知识管理的关系,提出适合促进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知识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学习观作为学习者对学习现象和经验所持有的直觉、潜在的认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有着深刻的影响。研究学习观研究的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以及学习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的传记长期以来依附于史学而存在,所以古人往往把传等同于史,写作传记只求真实.唐代,一批兼具史才和文才的古文家,以其敏锐的眼光,指出传记写作不仅要求真,更要讲求文采,这在有意无意之间为传记挣脱史学的樊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全文正是从传记的真实写作观到"以文为戏"的创新写作观,较为完整地勾勒出了唐代古文家的传记写作观念.  相似文献   

19.
学界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的争论缘由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全球化,国际学术的跨文化交流,出现本土知识与世界其他知识对接或对话问题;另一步面,由于整个国家及世界话语情境的变化,旧的知识需要批判与反思,新的知识体系需要被重建.汉语的"民族"概念已经固化和内化,不能与"族群"概念随意置换,更要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对"民族"和"族群"概念进行过度泛化.汉语中强调"民族"概念是为了始终体现国家建构的历史文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英文报刊具有出新词、赋予常用词新的含义、采用一般现在时、常使用被动语态、引用名人名言独特的特点。而高校学生也具有其学习的特点。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结合两者的特点,利用英文报刊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和训练,用以丰富英语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是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科技和文化信息,丰富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