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书中的“一”,是与该书中的“大”和“道”联系紧密、至关重要的哲学范畴。深入探究“一”的含义,揭示“一”同“大”和“道”的关系,对于认识整个老子哲学体系,无疑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1 老子一书,既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又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书中的一些范畴曾广泛流行。仅拿“一”来说,道家用过,儒家也用过;唯物论者用过,唯  相似文献   

2.
历史何其惊人相似,三十年代苏联发生了“大肃反”,六十年代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这是两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悲剧。痛定思痛,我们有必要认真回顾一下两国在不同时期所走过的相似弯路。本文拟对“大肃反”与“文化大革命”作一比较研究,以找出它们之所以酿成历史悲剧的共同因素,吸取教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对于“大肃反”与“文化大革命”,我们既不能笼统地认定“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又不能简单地归罪于哪一个领导人(如斯大林、毛泽东),而应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每一特殊的  相似文献   

3.
章学诚对《文心雕龙》的总评价是“体大而虑周”,孙梅也称它为“总括大凡,妙抉其心”。正指出了《文心雕龙》一书的最基本的特点。这一部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的专著,对文学创作、欣赏、批评等各个方面的具体问题,作了全面而具体的论列,特别是总结了经验,针对当时文学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当时的文学论争中,发挥了出色的战斗作用。这就是“体大而虑周”的表现。但是,这书的“体大虑周”的特点还表现在整部《文心雕龙》之中有着极强的系统性,其中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经历了"一大"前后的艰难起步后,从"二大"到"五大",随着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渐趋全面、深刻和革命斗争的日益广泛、深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开始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突破,逐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5.
人们都说,百闻不如一见。可是《汉武大帝》中的那位太皇太后窦氏说,百见不如一闻。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不是大悖常理吗?可是,看过整个电视剧后不得不承认,这位瞎眼老太太对政局的风云变幻洞幽察微,对人物的忠奸善恶了如指掌,令人叹服。于是我也对她的那句话,重新做了一番好好的审视,大有收获。记得还是在《汉武大帝》中,汉武帝说过,窦老太太不是用眼睛去看世界,而是用心看世界,所以她那双眼睛,虽说是闭着,可比睁着还要亮堂。汉武帝一语道破天机了——“百闻不如一见”还是“百见不如一闻”,关键在于是否用心。心眼明亮了,肉眼才能明亮;心眼昏…  相似文献   

6.
考上大学了,很多一年级新生觉得松了一口气,便萌生了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等到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想法。此时,很少有人会去设想一下四年之后,当他们毕业时可能面临的境况:四处求职的慌乱与疲惫,艰难与无奈。多数新生对自己将来就业没有明确的打算,觉得刚上大学就考虑就业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7.
释“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去"字的甲骨文形体,为上"大"下"口"的会意字."去"一词的本义为"离去"义,而"去"的甲骨文形体上方部件"大"为一人,表示正在离去,而下方部件"口"则为另一人之口,表示另一人对离去之人正在说送别之言.<说文>"去"的小篆形体已从甲骨文的初形演变成了"从大,( )声"的形声字.  相似文献   

8.
"脑中固守了四年的‘温州印象’,在一个TED的夜晚被打破……一场TED和一群有想法的人对温州的影响力有多大?我相信过了今晚,大家都会看到。"像Cheshire这样在今夜有感而发的人并不在少数,一场"颠覆"温州形象的TEDx演讲席卷了他们的大脑,留下的是对这座城市以及温州人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继承毛主席的遗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气魄和革命胆略,英明而果断地粉碎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篡党夺权阴谋,为党锄了大奸,为国除了大害,为民平了大愤,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胜利,将在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壮丽史册上,永远放射着灿烂的光芒."四人帮"是党内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是不肯改悔的正在走的走资派,是一伙资产阶级的阴谋家、野心家.我们对"四人帮"的丑恶表演,早就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尤其对一心想当女皇帝的江青,更是恨之入骨.她本来是祸国殃民的"白骨精",却恬不知耻地以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1,(5):38-40
太阳系是太阳的疆域,它宛若一个庞大的帝国,八大行星是它的"行省",行星旁的卫星和分布于这个疆域中的大小天体是它的"属国"。它看上去仿佛是荒芜的,似乎只有地球充满生机,存在生命,然而现在,人们的观点改变了,尤其是近十年来,由于人们对太阳系中卫星的探测日益深入,人们发现,”太阳帝国”可能并非一片荒凉。  相似文献   

11.
(一)1986年5月到8月,关于秦公大墓的报导,在太空回荡了九十余天,震动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直到这时候,尹西农,这个“的确来晚了”的《宝鸡日报》社的记者,才推出了他的纪实文学《秦公一号大墓之谜》(《科学文艺》1987年第2期)和报告文学《秦公大墓》(《延河》1987年第2期)。这虽然是两份迟到的报告,但它却象一股热浪,伴随着雍城古原上挥动的洛阳铲声扑面而来,旋即在读者面前撞开了一部神奇而又丰富的先秦“百科全书”,展现了一支由知识分子和雍地普通农民组成的掘墓队伍,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求实、献身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2.
家成 《新少年》2012,(5):5-7
刚一开学,辽阳市白塔区青年街小学五年一班的教室里就出现了一张"红星榜"。它就挂在教室雪白的后墙上,与正前方的大黑板遥遥相对。全班同学的名字都写在上面,谁做了好事,谁有了进步,或者谁为集体、为他人做出了贡献,都可以获得一枚亮闪闪、红艳艳的五角红星。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这一宏伟战略目标,提出已经两年多了,在中央积极财政政策支持拉动下,在广大西部地区的积极响应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诸多大型项目纷纷上马,取得辉煌成绩。两年前的“两会”上,西部大开发是提得最多的一个词汇。与会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句句缁珠。我刊曾以《西进,西进》为题,将代表、委员的高见选萃为一文,得到各界的肯定。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西部大开发早已步入实施阶段,我国业已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国内国际经济形势都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个时候,我们怎麽看待西部大开发,代表、委员更是有话要说。今年“两会”,西部大开发虽然不是最热的话题,但代表、委员的建言皆为有的放矢,更有目的性、针对性与实用性,更对西部地区有启示作用。我们这里选摘了八位委员的发言,目的就在於此。  相似文献   

14.
建设“大思政课”是时代的需要,它既是对既往经验的传承,又为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指明方向。西南交通大学全力打造的“中国精神”课程是在“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下的一次守正创新,课程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大力引入和整合西南交通大学校内外丰富的红色资源,不断增强课程针对性、提高课程有效性,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尝试以实践教学推进“大课堂”的建设、以资源整合促进“大平台”的搭建、以协同育人推动“大师资”的组建。“中国精神”课程在践行“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过程中,生成了一批“科研+教学+实践”的研究团队与教育基地,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精神”教学资源,打造出了“‘中国精神’微视频大赛”“‘精神引领,强国有我’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等多个品牌示范活动,引发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效应,对“大思政课”格局下的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说起老北京的茶馆,现代的北京人已经觉得太陌生。而老北京人却对它仍难以忘怀,它曾是京城的一道亮丽风景。从那种类繁多,星罗棋布的茶馆中,我们可以看到它蕴涵着厚重的茶文化积淀,它映照着浓浓的旧京风情。你如果有兴趣,就让我说给你听。大茶馆,顾名思义,一是规模大,房子多,最大的茶馆能同时容纳四五百人;二是气派大,是老北京茶馆中最高档的一类。一般大茶馆门前有两根立柱,上方装一横匾,成门字形,犹如一座单牌楼。横匾上书写着店家  相似文献   

16.
15年前,《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区采访希望工程,在众多的泥孩子中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拍下《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正是这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刺痛了国人的心,也引起了更多人对我国希望工程的关注。事实上,中国除了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有许许多多渴望治病的“大眼睛”、渴望救灾的“大眼睛”、渴望生存的“大眼睛”  相似文献   

17.
李荣华 《老友》2012,(4):19-19
周末快到了,支奶奶想念孙女,希望儿子与媳妇他们一起在这双休日里回来吃顿饭。孙女是她一手带大的,直到现在该上学了,才与支奶奶分开,被接到她父母身边去读书。她知道儿子与媳妇他们喜食螃蟹.为了增强对他们回家的吸引力.确保自己在这双休日里能与孙女亲热一回,支奶奶一咬牙.买了3斤大螃蟹回来。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14,(7):43-43
科举这一古代的“高考”,绵延千余年,当中可谓无奇不有。 避讳这事儿,本来是可有可无的事,信则有,不信则无。可到了唐朝,对这事儿管得越来越严,不仅同字得避,就算是音近也得避。唐代大诗人李贺,就因此碰上了倒霉事儿。  相似文献   

19.
某日,一位早已不做平媒(纸媒)的友人大发牢骚:“太屈辱了!平媒的堕落呀!十年前我一通电话可以叫王石、王健林这样的一桌,现在一个地产公司营销副总一通电话可以叫大报总编级的一桌。世道变了!”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相敌对”命题 ,揭示和阐明了艺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形式和部类这一现代性转型所给予自身的巨大而深刻的冲击 ,使之呈现出巨大的进步与巨大的丧失并存 ,大普及、大发展中又有大沦落 ,伟大的天才同时又可以是异化了的非人等奇观。而这种矛盾性、两重性 ,却正是“艺术生产”运行发展的基本规律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