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2):16-18,32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延伸.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蒋学模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63-67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的关于我国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侧重探讨了这一战略指导思想立论的科学依据,并对如何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确认识它的现实性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廖光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3-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于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指导意 义,很值得深入研究、广泛宣传和认真贯彻。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扼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据, 分析其表现、内涵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新兴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25-26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的战略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科学内涵、哲学基础三方面对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阐述,以期对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周新兴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的战略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科学内涵、哲学基础三方面对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阐述,以期对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魏晓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196-197,217
汉字文化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提出拓展了汉字学的研究领域,其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以汉字形体为核心的汉字文化研究。汉字文化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还没有形成完全成熟的理论体系,具体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窦炎国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2):1-5
科学发展观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最高旨趣,强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以及各类利益主体的共存、双赢,崇尚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追求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内涵着丰厚的伦理意蕴,不仅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的终极的人文关怀和崇高的伦理追求,而且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伦理智慧与现代道德文明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
张丽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384-385
辽宁当前正面临着全面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根本保证。为此,应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协调发展观,缩小城乡差距;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宝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20-23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理论体系,有其独特的理论主题、内在逻辑性、独特的理论风格和实践检验标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理论创新,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它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总结,吸收和借鉴了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逻辑性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从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用辩证的方式思考问题。坚持紧迫性和有序性的统一;坚持人本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坚持效率性和公平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领域长期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初级形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教育领域丰富人的全面发展观、提出人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研究了人的全面发展观与人的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局限性,指出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全面继承了人的全面发展观,而且有所丰富和发展,是更加符合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要求的教育理论。树立人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破解我国的教育难题,促进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吴瑞坚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3):70-73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工业化效率密切相关,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重新审视城市本质与合理解读城市化是把握这一规律的前提,也是避免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偏差,防止城市化负效应发生的必要.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从经济发展去考察是不全面的,必须按科学发展观要求,重新认识城市化以及其最终价值,实现城市的公平正义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很多观点既具有一致性又有区别。笔者考察了二者在思想基础、第一要义、理论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五个方面观点的契合与分离,认为科学发展观可以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优点,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4.
李义丹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97-101
将科学发展观用于人的发展研究,提出人的科学发展观。人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的全面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体现。树立人的科学发展观对于破解我国的教育难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恒国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13-17
科学发展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6.
孙维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5):31-33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关重要。本文就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全面阐释,对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和指导实际工作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所谓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针对的是片面的"增长发展观"。新社会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既是"历史再现",又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重建"。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新范式,体现了社会成员共同认可并且共同遵守的信念、理论和方式。这一新范式的确立,有其生存论、伦理观及动力基础,"以人为本"是其生存论的基础,"和谐社会"是其伦理观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其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建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3):11-16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密切联系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理沦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两者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既不能离开发展去片面追求社会和谐,也不能只顾发展而无视人们对社会和谐的愿望。要努力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以和谐推进发展,应当成为我们的价值理想和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9.
傅如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6)
发展的本质问题是价值观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将发展过程中的"事实"与"价值"问题进行有效整合。传统发展观是"物本主义"的发展观,它把人的价值归结为物的价值,从而导致发展的价值理性的缺失及发展目的与手段的倒置,产生了发展的诸多价值困境。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一致,体现了价值理性之至上的终极关怀原则,也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价值理性的缺失这一不足的积极回应。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想出发,要摆脱现代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价值危机,走出发展的价值困境,克服发展的价值悖论,出路就在于实现发展价值取向的协调与整合。 相似文献
20.
乔瑾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9,39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政府职能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有全面而准确的定位。本文主要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着手,论述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方面及政府职能发挥过程中应当预防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