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十日谈》进行摘录式分析,论述了话语与权力、意识形态的传输、对峙局面为话语权与主语者地位提供条件的情况、权力的生产性与秩序性、真理与谬误的文学运用等方面观点。由于《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影响一代人思维的著作,它的传播能力和手段都是空前的,对后世创作颇具借鉴作用。本章以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为基础,继承且批判地分析《十日谈》作者薄伽丘巧妙的话语操控手段。  相似文献   

2.
《十日谈》中的喜剧精神与悲剧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并评价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特色 ;论证《十日谈》中的喜剧作品的美学特征 ,指出《十日谈》中的喜剧具有鲜明的“狂欢化”性质 ,并对其中的喜剧的“狂欢化”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十日谈》中的悲剧作品 ,指出薄伽丘在对悲剧冲突的理解上 ,对悲剧人物及其显示的悲剧精神的表现上 ,在对悲剧结局的处理上 ,都已显示出了近代悲剧的重要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悲剧及悲剧精神发端于古希腊,在欧洲中世纪又与希伯来的犹太教、基督教的罪感文化相结合,发现薄伽丘的代表作品《十日谈》体现了悲剧精神的特征以及两希文化的影响。通过对《十日谈》作品的分析,认为薄伽丘对古希腊罗马人本主义及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继承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强烈的时代感,古希腊悲剧演出的是神话题材,但反映的却是当时雅典社会生活的图景,而《十日谈》也正是通过一个个悲剧故事来展示当时欧洲社会的各种社会矛盾及人们之间的情感冲突;二是对道德行为的深切关注,都主张将德性作为区分人类的标准。另外,希伯来文化中的悲剧精神、罪感文化通过基督教文化也影响了薄伽丘的创作,《十日谈》中塑造的一系列女主人公面对外在的矛盾往往以死明志,正是一种希伯来——基督教式的悲剧反抗。  相似文献   

4.
《十日谈》在西方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对其研究也是成果斐然 ,但很少有学者关注其女权主义的倾向。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对女人性辩护、女性倾向三方面 ,笔者认为文本的女权主义倾向使得《十日谈》在西方文学史上成为体现女性的第一次真正发声、体现女性对自我的真正体认、体现女性的第一次真正解放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与《十日谈》均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然而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意图不同,二者所显示出来的宗教观念却截然不同:前者对真主安拉充满虔诚,后者对基督教会却充满嘲笑。  相似文献   

6.
《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人物薄伽丘的代表作品,是欧洲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该作品发扬了希腊讲求有机统一的美学原则,是由十天内十个青年各讲一个故事合编而戍。这些故事包罗万象,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现了那个新旧嬗变时代的风貌。《十日谈》包括一百多个生动曲折的故事,为了把这一百多个故事显得趣味横生,互不雷同,薄伽丘显示出高超的小说叙...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十日谈》创作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来把握叙述形式中的文化底蕴,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其叙述形式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8.
姜仲华 《社区》2008,(26):7-7
一天,在旧书摊淘书,看到一本书脊破损、纸张发黄的《十日谈》,翻开扉页,竟有三个落款,出自三人之手。  相似文献   

9.
歌颂真挚爱情,肯定自然情欲,争取妇女人权,赞美妇女才智,这些在《十日谈》和“三言二拍”中共同表现出来的特征,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一种崭新的、进步的爱情观和妇女观。  相似文献   

10.
一表面形式上的对立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主张几乎都是以批判教会和宗教为突破口的,批判的言论和例证几乎无法穷尽: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对罗马教廷的腐败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布鲁尼和布拉丘利尼则在各自发表的相同标题的论文《反对伪善者》中抨击僧侣的恶德;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撇开政治权力消长和意识形态转型所带来的偏见,以学术的方式考察“文革”时期“样板戏”在舞台艺术风格方面的特征以及“样板戏”主导者的真实意图。本文认为,“样板戏”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艺术编程。“样板戏”根据“文革”意识形态逻辑,在戏剧结构、音乐形式、唱腔设计、舞台美术以及戏剧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形成了一种奇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又是在政治权力指令下的自上而下的文艺生产制造出来的一种畸形的艺术。在庞大的意识形态神话破产之后,那些从意识形态躯壳上脱落下来的若干艺术残片,却仍散发出几丝迷人的美学光芒。  相似文献   

12.
将现代性引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无疑使文学获得了一个全新的阐释角度,同时也给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阐释空间。本文试图在"现代性"参考框架下,重读《女神》,揭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鲜明的现代性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与狗》是略萨实践结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首作,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小说结构,都典型地体现了略萨的艺术追求,其思想主题与艺术结构充分展现了结构现实主义小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江雪》和《独坐敬亭山》是唐诗五言绝句中的名篇,本文对这两首诗歌的艺术手法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简单讨论了两诗的思想价值及启示。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的俳谐词不仅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嘻笑怒骂,皆成佳篇,充分表现出辛弃疾独特的思想性格和杰出的艺术才华。对其俳谐词常用的一些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更进一步体会辛弃疾作为宋词的集大成者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手段,指出教学艺术手段的使用应该遵循“适度”、“灵活”、“实用”、“综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指的画面图像,是指以视觉形象作为主要特征、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为目的的影像新闻信息和图片新闻信息。画面图像不仅具有新闻属性,同时也具有艺术特性。它的艺术特性主要通过景别艺术、拍摄角度艺术、拍摄高度艺术和用光艺术、色彩艺术,以及最具艺术特性的构图方法来实现,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感受。这就是画面图像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廪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的《廪歌》是一部反映土家族两千多年历史的史诗 ,在民族音乐中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揭开《廪歌》神密的面纱是揭开古代土家族“廪卡人”文化、生活、音乐、政治、风俗、宗教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与《诗经》、楚辞相比,汉乐府民歌无论在艺术形式还是思想内容上都有重大变化,其中对“家”这一社会现象的表现在汉乐府民歌中尤为突出。此种现象与两汉的社会结构、统治思想和诗歌理念无疑都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短篇小说《老光棍勃鲁姆菲尔德》的分析 ,说明它的思想意义与艺术品格都体现了卡夫卡“异化文学”的总体特质———运用现代艺术形式来表现异化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