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位清瘦的女士走了进来。她笑着对我伸出了手说:你就是夏悲女士吧,我和她的手握在一起正纳闷着不知道怎么去称呼她,然而这位女士却是:梁陈明任。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亚裔女国会议员。她坐定后的第一句话就惊破了天地。她说:“我这个人很平民化。没有人相信我能够成为一个国会议员,但是,我是。”她的开场白完了。简单明了,但却是掷地有声的。她把我心里的问题主动地答完了。她看出了我的疑问?我,不得而知。第一次要采访的10个问题,我一起倒出来交给了她,她在回答完我9个问题的时候,头脑非常清晰地说“还有一个问题,留在下一次…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第一个国庆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朱基会见了本年度获得中国政府奖“友谊奖”的50名外国专家,在朱基与这些获奖专家合影留念时,人们注意到在总理身后,站着一个年轻女士,她就是来自日本的青木阳子。她像所有获奖专家一样,脸上漾起了激动而幸福的笑容,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个女士居然是个盲人。一个盲人姑娘何以能获得中国政府授予的“友谊奖”?这个盲人姑娘像谜一样吸引着我的目光,我无法阻止我的好奇心,于是我敲开了她的房门。一、 不一样的童年 青木阳子在5岁以前和正常的女孩没有什么两样,圆圆的像日本偶人一样的脸上,泛着…  相似文献   

3.
获悉美国亚洲医疗服务交流中心董事长卫笑心女士带队“义诊”回来,决心要采访到她。一路风尘,一身素装,一位朴朴实实的美国女性,这是留给采访者的第一印象。话题一切入这次到辽宁贫困地区“义诊”,卫笑心女士显得很动情,她深情地说,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美国人,要为促进中美人民友谊努力工作。卫笑心女士说得动情,但做的更令人肃然起敬。卫笑心原名珀罗,现年48岁,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洲,出生不久就被生母遗弃,一对善良的德国夫妇收养了她,后来在日本冲绳长大,并熟悉了东方文化,亘古辉煌的东方文明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刻下深深的迹痕,善良的养父是…  相似文献   

4.
1982年,我担任会计与企业管理系系主任时,有一个新来报到的数学系毕业的女研究生,她就是目前已在中国人力资源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廖泉文女士。从那时起.她一直努力于教学科研第一线。我于1987年为廖泉文女士首本专著作序时,就写过“作者在科学上锐意开拓.锲而不舍,勇攀高峰,其未来学术成就诚未可限量也!”时近十七载,确如我当年所预言,她出了不少开拓性成果。  相似文献   

5.
我很荣幸,因工作之便与日本著名女装专家佐藤典子女士成为朋友。佐藤典子女士是日本花甲志愿者协会的服装专家,现年68岁,为了贡献自己的“余热”,多年来她一直在世界各地辛勤地奔波着。她是国际志愿者,所有的指导和帮助都不收取任何报酬。在潍坊市人事局的引荐下,她每年都拿出二个月左右的时间到潍坊耶莉娅服装集团工作。从2001年起,我们相识,相知,想来已有两年多了。在共同的日子里,佐藤女士以她严谨、认真、热情、开朗的性格深深地感染了我。佐藤典子女士通过多年在潍坊进行技术交流,“无师自通”,掌握了相当一部分汉语。在工作中,她尽量…  相似文献   

6.
仲春时节,按照在电话里被告知的地址,我敲开了燕京饭店一所房间的门。一位装束奇特的女士迎接了我,只见她头绾中国道士的发髻,身着旗袍式的花连衣裙,脚穿黑色大绒中式便鞋。互通姓名之后,她微笑着把我让进了房间。这,就是我要采访的曾经两次竞选法国总统,在海外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热心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法籍华人——成  相似文献   

7.
真正懂得荷莲的美,不是在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不是在诗人屈原的“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中;也不是在盛夏清塘荷叶撑起绿伞的时节,而是在乍暖还寒的暮春午后,北京学院南路,旅美华人实业家──李玉玲的寓所中。事业:接天莲叶无穷碧她西式客厅的左侧桌上放置着两盆亭亭玉立、香远溢清的十余朵美荷。看到它,我马上联想到居室主人接天莲叶无穷碧、一派生机的事业。遥遥望去从卧室迎来的李玉玲女士,黑色裘绒的外套使她富态的外表凭添几分雍容与气派,衬托她的脸庞更加白晰和端庄,一双神采洞察的大眼,一下便猜到我采访的目的。“我…  相似文献   

8.
当时,孙阿姨的店就开在我以前高中的旁边,隐居在胡同里,紧邻繁华的长安街。有时候从这条路回家,会看见里面的人影,看上去很温馨。我努力回想着在那里吃到的第一块蛋糕的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黑色,酥软。我和她交谈了几句,孙阿姨人很好。我看见冰箱上贴着的从不同地方寄来的明信片。“啊,那些都是朋友寄来的。”她边说边搅拌着什么,的阳光。后来我挑了一张好看的风景明信片寄了过去,背后被我写得满满的。既不是思念,也不是旅行吧,顶多是青春过剩的荷尔蒙,又不能和现代诗混为一谈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我是前不久在太原参加第七次中美教育学术交流会时见到门兹先生的。报到的那天,代表们聚集在酒店大厅,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大洋彼岸的客人。他们当中,有中美教育学术交流会的发起人之一唐·华金斯教授,另一位发起人林贝莉女士(LpeBelaief)是位哲学教授。身为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的仰慕者,她曾经在美国大学开设中国哲学课程。来自纽约市立大学约克学院的黄哲操博士是纽约华侨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也是数次参加会议的老朋友了。代表中还有深为中国广大师生、英语爱好者青睐的《现代美国口语》教材的作者南华美女士(NaomiWoronv),更…  相似文献   

10.
一生独身的陈洪珍女士幽默地说,她早年“嫁”给了烟草事业,晚年“嫁”给了中国的烟草事业。“洋装虽然穿在身,可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虽然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每当海外著名的烟草专家,英美烟草(香港)公司原生产董事、中国烟草总公司生产技术顾问、香港的陈洪珍女士想起张明敏的这首唱遍大江南北、神州内外的歌曲时,她心底常会有一股情丝在游动,她知道那是自己几十年来积蓄的对中国的一份特殊的情感。刚刚参加完中国政府为在华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举行的“友谊奖”颁奖会,刚刚出席了李四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庆招…  相似文献   

11.
张凤球精神     
人们曾把张凤球叫“拚命三娘”。这是早年她在华中理工学院读书时获得的美称。她以小学五年好加夜校学习的文化底子,出色地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并且曾在学校里激起一股“学习张凤球、力争三丰收”的热潮。这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挑战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身。正是这种精神,在她几十年从戎生涯中,激励她一步步攀登,一个目标一个目标超越,以7项全军科技成果、9项发明而创造了人生的辉煌。赢得过辉煌人生的成功者,功成身退之时按理足以感到欣慰了,但张凤球不属于此列。她的最大挑战是在她55岁退休时进来的,而最大的辉煌也是在此后创…  相似文献   

12.
骑加重男式自行车的女人周铭张书记是我下乡搞脱贫工作时认识的,她是办事处的一位副书记,分管我驻的那个村。她中等个,经常穿比较旧的黄军装,推着一辆加重男式自行车,车把上系着一条手巾,挂着一个旧黑皮包。老远见了我,粗着嗓门喊道:“小周,吃饭了没有?”春上,...  相似文献   

13.
当成千上万的家长争先恐后把他们的子女送进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门之时,他们中很少有人知道,作一为一位38年来把自己的身心都溶进教育事业的高校当家人,“北外”的校长陈乃芳是怎样用慈母般的热忱呵护着这所被称为中国外交官的“摇篮”的学校,而她自己又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确实,陈乃芳的生活节奏很紧张,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34所院校中的仅有两位女性正校长之一。虽然她身上比别人还多挑着一副党委书一记的担子。但无疑她是个事业上的核_仗者;而作为一个20世纪末的职业_女性,她又是一位未曾会养中国女快传统美德的贤妻良母。审视一…  相似文献   

14.
事情发生在我妻子身上。 她是某中学英语教师。论说教师的辛苦,恐怕不需要我在此饶舌了。尽管这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她年近不惑,女性此等年龄,弃之又能跳往何槽?)的职业,但她还是力求当了称职的教师。不久前一篇论文参加区、市竞赛,双双获奖。竟出乎所料,所颁的奖只是两张“小纸片”(证书)。紧接着因她所教的部分学生参加全国竞赛取得好成绩,获市优秀辅导教师奖。结果又是增加一张“小纸片”。妻子苦笑,我也苦笑。这些“小纸片”权算是“以纸(资)鼓励”吧。 教师的清贫是明摆着的。许多地方教师的工资还只是“白条”。可这毕竟是在评奖啊。我专门打听主管评奖  相似文献   

15.
她非常喜爱动物。工作室里,随处可见狮子狗、大象、鲸鱼、麋鹿们的彩照;案头边,也是几张温顺、可爱的小猫肖像,工作累了,抬头即见它娇态可掬的模样。那猫儿,是她收养在美国犹他州家中的“流浪者”。 一谈起动物们,她那喜、怒、哀、乐便情不自禁,溢于言表。“广东黑熊改变了我的生活” 1997年,葛芮当时还在美国犹他州电视台做记者。受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之邀,她来中国的广东拍片。 缘由是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为了维护动物的权益,经与中国政府交涉,关闭了广东两家活熊取胆的熊场,随即在广东番禺建了一个黑熊救护中心,收…  相似文献   

16.
1982年,我担任会计与企业管理系系主任时,有一个新来报到的数学系毕业的女研究生,她就是目前已在中国人力资源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廖泉文女士。从那时起,她一直努力于教学科研第一线。我于1987年为廖泉文女士首本专著作序时,就写过:“作者在科学上锐意开拓,锲而不舍,勇攀高峰,其未来学术成就诚未可限量也!”时近十七载,确如我当年所预言,她出了不少开拓性成果。近得作者所赠《人力资源管理》(简体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繁体版:台湾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第1版)一书,闲来偶阅,感觉该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一、博:学…  相似文献   

17.
1987年4月2日,春日融融,首都机场。一架银白色的波音747飞机徐徐降落。身着海蓝色外衣的她,几乎是奔跑着扑向了前来迎接她的亲人们——年逾古稀的父母和兄弟。同机归来的还有结束了在法国做访问学者的她的丈夫。这一天,她完全沉浸在终于又与家人团聚的欢乐之中。夜幕降临,亲朋好友都离去了。躺在母亲专门为她而准备的床上,她第一次没有了客居他乡的不安——心格外平静,而思绪却飞得很远很远……她正是本文的主人公——黄丹涵。摘取法国法学“国家博士”学位1987年3月14日,丹涵难忘的一天:法国东部斯特拉斯堡舒曼法学院一间教室内,…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16,(3):53-53
李珊蓉女士,海龙教育的掌门人。留美学成归国后,她投身教育。14年来,她创办的海龙教育立足深圳,辐射中国,服务大中华。如今,海龙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国际交流”、“外教管理”、“教师培训”、“国际课程”、“留学培训”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涉外教育服务机构,并已在中国的成都、北京、武汉,美国的华盛顿、休斯敦,加拿大的多伦多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同时拥有线上和线下的优质教育资源,已成功地培训4000多名不同层次的学生和教师。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颗中国心” “按照中国风俗,我要过90岁生日了.能在今天见到中国新生婴儿.我很高兴。”2007年7月10日上午.定居山东阳谷县刘庙村的美籍九句老人牧琳爱女士.身穿隔离衣,特意来到她担任名誉院长的山东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妇产科查房.以迎接新生命诞生的方式.庆祝自己的90岁生日。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刘庙村.几乎每个老人都收到过牧琳爱的祝福,每个小孩都在她的家里玩过玩具。在这个村子里,如果你打听村里有没有个外国人,人们可能想不起来怎么回答你,但是如果你提起“牧琳爱”,他们就一定会亲自把你领到她的家里,而且告诉你,在这里.这个老人就像自家的长辈一样。如果在大街上遇见了村民.牧琳爱总会操着汉语打招呼:“你吃饭了吗?”  相似文献   

20.
我的女儿杰姬上小学二年级。有一天,她的老师克里打电话让我到学校。去了之后,克里老师说,一个学生告诉她,我的女儿杰姬从出生缺陷基金会的募捐罐里拿了硬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