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破产中止与非破产终止是公司退出市场的两种方式,其中后者是现实中公司退出市场的主要途径。但正是在这种占绝对多数的终止方式中,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现象极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公司解散后不经清算就分配剩余财产,不做注销登记就事实上终止公司,由此造成债权人讨债难的局面:或是在公司自行组织对自己的清算中流于形式,清算结果有失客观公正,损害了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公司注销制度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注销必须经过解散、清算、注销登记等法定程序,注销后,公司即告终结.从<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看,对解散、清算和注销的规定都失于宽泛,漏洞较大,导致在实践中许多问题无法找到法律依据,公司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证.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清算是因企业破产、经营到期、被兼并合并等原因终止经营时,清理企业财产、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并分配剩余财产的行为。企业清算按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解散清算、撤销清算、破产清算。  相似文献   

4.
集中注销税务登记是按照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要求,通过重塑注销管理流程、完善制度体系、实施标准化管理的一种注销管理新模式。自推行集中注销模式以来,出现了法律法规衔接脱节、法律冲突无法操作等法律风险,对此,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注销法律体系、厘定纳税义务主体、规范流程堵塞漏洞等防范建议,旨在完善集中注销税务登记制度,提高注销核查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除持续经营会计外,清算会计、终止经营会计等非持续经营会计,也应是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范畴。2006年2月,我国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由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2个应用指南构成,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即除持续经营会计外,还有清算会计、终止经营会计等非持续经营会计,这些会计也应是企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劳动派遣的定义与三方主体的分析明确了劳动派遣企业、用工单位、劳动者三方之间不同的法律属性,从而揭示出劳务派遣企业滥用注销的方法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核心,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汤靓 《经营管理者》2015,(3):50+397
企业破产清算,指的是处理企业经济破产时债务清偿的一种法律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企业破产清算的概念以及设计的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实践过程中企业破产清算涉及到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实践过程中清算组面临的企业破产清算的财务管理问题对策。通过对企业破产清算问题中财务问题的关注,深入探讨与之相关的财务问题以及法律法规,以期在实践上能为妥善解决企业破产清算中的财务问题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公司作为法律上拟制的具有商事主体资格的法人,与自然人一样有它的“生老病死”。但公司的“生老病死”与自然人不同。公司在达到经营目的后,或因其它原因被解散后,须经清算程序终止公司法人的商事主体资格。也就是说,公司在“死亡”之前,必须按清算程序对其“后事”做出安排,才允许其“死亡”。由于一旦公司作为法人资格被终止,  相似文献   

9.
清算问题属于企业财务处理中的特殊事项,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目前提到清算财务管理一般指的是企业清算中的具体财务操作。企业清算往往与企业的并购、重整联系在一起,而且清算问题又与破产法紧密联系,在很多情况下,是按照破产法的要求来进行的。本文仅就企业清算财务管理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王健 《决策与信息》2011,(5):115-115
依据清算前、清算中和清算后企业法人主体资格的变化,确定企业诉讼主体资格,有利于解决债权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在土地增值税清算中,地价的认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型的房地产项目,出于资金和销售等方便的考虑,项目通常会分期进行开发。根据国税发[2006]18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土地增值税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单位进行清算,对于分期开发的项目,以分期项目为单位清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纳税人成片受让土地使用权后,分期分批开发、转让房地产的,其扣除项目金额的确定,可按转让土地使用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计算分摊,或按建筑面积计算分摊,也可按税务机关确认的其他方式计算分摊。  相似文献   

12.
唐莉 《经营管理者》2013,(31):186-186
企业破产清算,指的是处理企业经济破产时债务清偿的一种法律制度。文章首先分析企业破产清算及所涉及的财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其次提出实践过程中清算组面临的企业破产清算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针对几个问题,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通过对企业破产清算中财务管理的关注,深入探讨与之相关的财务问题及其法律规制,以期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供诸学者研究,在实践上能为妥善解决企业破产清算中的财务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论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破产企业的财务进行审计,是清算组破产清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清算组真正开展破产清算工作是从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开始的。同时,破产清算中的许多问题的处理,许多情况的了解,也是直接依据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所以,做好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对清算组完成整个破产清算工作至关重要。一、破产企业财务审计的目的是:1、为了进行破产清算。一方面,对破产企业财务进行审计本身就是破产清算的组成部分。破产清算离开对破产企业财务审计,不仅是不完整的,而且也是不准确的。所以,对破产企业财务进行审计,既是破产清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4.
合并商誉一直是会计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以企业资源基础论对合并商誉的本质进行解释,先从无交易费用的理想情况着手建立模型并逐渐放松假设,考虑各种情况下合并商誉的含义以及出现合并负商誉的条件,最后对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提出一些建议。本文认为,合并正商誉的实质是被并购企业的异质性资源加入并购企业为其带来的商誉增值,合并负商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被并企业本身的价值因素而非交易费用。当被并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大于清算价值时,合并负商誉与企业本身的价值因素更相关;反之则与交易费用、清算成本更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企业经营期满时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编制清算目的资产债表、核算清算费用、核算变卖财产物资的损益、核算债权债务、核算剩余股东权益等.  相似文献   

16.
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国家出台了以全面清算取代预征的土地增值税收政策,试图以税收的杠杆作用压制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产生。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的出台增加房地产企业的税收负担,合理的定价策略是保证房地产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李艳玲 《经营管理者》2011,(16):206+195
企业破产清算会计是指"在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所发生和处理的全部会计事务"。与传统会计理念相比,破产清算会计的理念与其存在重大差异。在破产的具体实践操作案例中,现有的破产清算会计存在某些未解决的问题,无法达到"处理全部会计事务"的目的。随着破产法的不断修订与完善,破产清算会计的理论和处理办法也需不断更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和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使得各地掀起了对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的风潮,由于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较为复杂,日常工作中由于对其政策理解不深入,会造成很多困惑,本文就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中容易困扰的问题涉及的政策与操作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举措     
深圳:“治庸风暴”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当地媒体公布了《关于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是为了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干部的执行能力。穴《中国青年报》2005年10月27日雪上海:加强监控企业退出市场首先是进一步完善企业监控系统。修订后的《公司法》规定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未办理注销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人员不得再新设立企业。在修订后的《公司法》正式实施后,上海工商部门将对现有的吊销未注销企业扩大监控范围,监控对象…  相似文献   

20.
<正> 鉴于原有的国有资产营运效率低,存量资产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业破产后资产处置变现困难,破产企业职工在破产清算期间生活难以保证,人员得不到及时安置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率,优化资本结构,大量盘活存量资产,对企业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