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向称难解,论者甚多而莫衷一是。不少论者以为他的无题诗都是独立的,笔者则认为至少下列五首是前后相关联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中国封建时代,强调儒家礼教:“男女别途”,“男女授受不亲”。但是,在一个大家庭里,青年的男女亲戚们是可以在一起宴饮、游戏的。李商隐和他的一位女性亲戚,不但相识,而且彼此已经有了感情,“心有灵犀一点通”,虽然可恨还不能双飞双宿,但是,这夜同在“画楼西畔”的屋子里,一起参加“送钩”、“射  相似文献   

2.
"朦胧"是古代诗歌审美的一种特殊境界。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是写朦胧诗的圣手,在李商隐留给后人的六百多首诗中最广为传诵的是他的无题诗,他的无题诗意境迷离,基调伤感,寄意深微,婉曲晦涩,具有一种绵邈隐秘的朦胧之美。李商隐独特的创作个性与善用比兴、用典等创作风格是无题诗的朦胧多义的形成因素。他的无题诗意境朦胧、造诣精丽、富于暗示的创作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  相似文献   

3.
以李商隐无题诗的产生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文学史角度阐释这一文学现象.李商隐无题诗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在寓意和风格上,它是象征性、多义性诗歌发展的巅峰;在命题上,是对南北朝以来诗题愈来愈繁的突破,使诗旨深约婉曲,神韵十足.  相似文献   

4.
包绍亮 《理论界》2007,(8):210-211
李商隐的“无题”诗以追求至真至谐的审美境界为其审美理想。它抒发本真的情感,写出了人性深处双重欲求的拼搏和由此引起的情感波澜及人性中非意识层次的情感内容;它以“艺术典型”的形式对本真的情感进行审美的表现,使“无题”诗的各种审美因素有机组合,形成内在血脉贯通的和谐整体。  相似文献   

5.
“云雨”作为男女之事的隐喻,历来认为源于宋玉《高唐赋》,实则它有更为久远的文化渊源,是文化互参、文本互渗的历史产物;在《高唐赋》与诸多文本的空间交汇中,“云雨”逐渐演化为性文化符号而世代承传;在具体文本中“云雨”的本义与喻义则往往混淆不清,其指涉意义只能在互文性中予以厘定;在“楚天云雨”话语中,互文性营造了楚地独有的诗文化风情;历代诗人对《高唐赋》或认同、追随,或否定、批评,实际上都是与它的对话;而批评者则用“误读”的方式对它进行修正,这种修正不仅是社会文化变迁的话语诉求,也反映了后来诗人挑战前文本霸权的意图;《高唐赋》在互文性中显示了弥久不衰的生命力,验证了其难以超越的文学经典性。  相似文献   

6.
李商隐的墓址与籍贯杜定国大中十二年(858),李商隐罢盐铁推官,返归荥阳。未几,客死荥阳,结束了他游幕漂泊的一生。对于李商隐的身后事,唐史唐文均缺乏记述,给后世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历代研究论著大都不涉及李商隐的死葬及后世问题。这位遭际不幸但诗才...  相似文献   

7.
疑古与考信──钱穆评古史辨派的古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23年顾颉刚先生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提出古史层累造成说引发古史大讨论以来,对古史辨派古史理论的评价便不绝于书,其中钱穆先生的评价就颇具有代表性。本文以钱穆对古史辨派古史理论的评价为其线索,拟对他们古史理论的异同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属于牛党,还是属于李党?还是无关乎牛、李党局?这是李商隐研究中一直有争议的问题。我认为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牛李党争的性质及其斗争的焦点究竟是什么?李商隐对党争的核心问题持何态度?再由此看他对牛李党魁的评价及其同两党党人的实际联系怎样?然后再下结沦。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专家们予以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自宋以来,历代学者尤其是清代学者,在李商隐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致岑仲勉先生曾感慨说:“唐集韩、柳、杜之外,后世治之最勤者莫如李商隐。”在前人成果甚丰的情况下,刘学错先生的新著《李商隐诗歌研究》不是匆忙地利用前人成果写关于李商隐诗歌思想艺术分析专著,写大部头评传什么的,而是通过对前人成果认真的总结与辨析。看到了即使有“后世治之最勤”的客观事实,但前人的准备工作有许多需要加强和补足的环节。他和余恕诚先生合作,出版和完成了《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文编年辑注》、《李商隐研究资料汇编》、《李商隐诗…  相似文献   

10.
读了吴小如同志《范仲淹〈岳阳楼记〉考析》(载《语文教学通讯》今年第一期)一文后,获益不浅。但我觉得,该文中的某些观点与分析,似有可商榷之处,特择其要,考析如下,兼请吴小如同志教正。一、《岳阳楼记》的写作目的。吴文认为,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是有它明确的政治目的的”。这个政治目的是什么呢?“这是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创作意识、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对杜牧与李商隐的咏史诗创作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
李商隐咏史诗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商隐咏史诗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王定璋晚唐的杰出诗人李商隐以其思想深造,包蕴密致,浓丽精工,格调暗族的诗歌矗立于晚唐的诗坛,成为继盛、中唐之后成就最为突出的重要诗人之一。在李商隐传世的作品中,那些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所谓咏史诗歌,无论从数量上...  相似文献   

13.
壮族图腾崇拜的文化考析──读丘振声《壮族图腾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图腾崇拜发生在极为久远的人类历史时期,并在长期的发展衍变过程中积淀着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内蕴,体现着远古人类对自然界乃至对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对图腾崇拜现象进行深入透彻的了解,我们将有可能破译人类历史文化中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进而可以把握住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遗憾的是,与图腾崇拜漫长的发生发展史相比较,我们对图腾崇拜的了解与研究却显然是十分的短暂与不足,直到1725年,“图腾”一词才首次出现在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的《新科学》一书中。维柯在《新科学》中指出:“…  相似文献   

14.
刘知几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史学家、思想家,首开"六经皆史"之先河,他的著作《史通》中的《疑古》和《惑经》篇,历来被认为是疑经思潮的开山之作。事实上,《疑古》和《惑经》中对经学的怀疑和批判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怀疑经学的权威,而是希望以此冲破当时僵化的解经形式,表达重新解经的意愿和可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湘西苗族接龙仪式与接龙舞的起源、形态、艺术特色等进行初步的考究和辨析。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中叶的中国政坛上,曾国藩与祁寯藻都是极有影响的人物。前者以维护 末世封建统治被誉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后者则以一世儒相、三代帝师在道光、咸 丰、同治三朝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来自湖南湘乡和山西寿阳的这两位政治家,从平和相处到 关系恶化,再到抛弃前嫌,个中原由耐人寻味。尽管他们的关系只维持了短短的十几年,却给 后人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疑点。通过对此二人关系的考察,又引出了笔者对曾文正书信日 记真实性的一番审视。  相似文献   

17.
18.
中、晚唐诗坛的白居易与李商隐在性情上都多情善感 ,创作中多感伤意味 ,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但二者在表现手法、内容以及排解感伤的的方法上 ,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了在中、晚唐时代背景下 ,文人境遇的变化和艺术表现方法的发展。同时 ,这两位诗人所代表的感伤主义文学倾向 ,又对以“婉约而感伤”为特征的词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杜牧、李商隐的诗歌从多角度展示了晚唐诗歌的悲美意蕴。唐朝衰亡带来的没落感,个人理想与黑暗现实的冲突以及身世家国的双重衰落造成的悲剧意识,对生命本原的感性把握与思考,构成了晚唐诗歌悲美的内容。首先,唐王朝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走入未路,极大地震动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使世纪末情绪成为晚唐人的基本心绪之一。他们在令人压抑的现实中,为将来而感到丧失信心;在巨大的社会变乱中,个人的理想宛如开在秋天荒原上的野花,风霜就要使之凋零。这是一种令人痛苦、恐惧而忧伤、无奈的感受。“一上高楼万里愁,蒸霞杨柳似汀洲。…  相似文献   

20.
司聃 《理论界》2012,(10):130-132
苏曼殊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继承了晚唐李商隐的诗歌风格。本文试从苏曼殊诗歌中色彩字的运用、华美的辞藻、女性意向等三方面来分析其对李商隐诗风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