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移动支付的使用者与使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华平  唐军 《管理科学》2006,19(6):48-55
基于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探讨影响接受与使用移动支付的因素,通过文献分析和调研提出了研究模型,该模型是对整合型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的扩展,新增的两个影响移动支付接受意愿的因素是风险认知和成本.通过对移动支付使用者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可知,社会影响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有最显著积极影响,其次是期望效用,成本和努力期望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也没有显著影响,风险认知对移动支付使用意愿也有显著积极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有显著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戴宾  王晶晶  李建斌 《管理学报》2017,(8):1236-1243
针对由一个履行社会责任的供应商,另一个存在违背社会责任风险的供应商,单生产商和两类顾客组成的供应链模型,考虑单源采购和不同顾客支付意愿的异质性,研究生产商的采购决策、目标市场选择以及定价策略决策。研究发现:在责任供应链中,生产商的采购决策与顾客支付意愿最大值及采购成本差异有关,而目标市场和定价策略的决策仅与顾客支付意愿最大值有关;当顾客支付意愿最大值越大,生产商偏向于责任采购;当供应商之间的采购成本差异越大时,生产商偏向于非责任采购;在责任采购模式下,当顾客支付意愿最大值较小时,大众市场下的价格歧视策略为优势策略;当顾客支付意愿最大值较大时,大众市场下的统一定价策略为优势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营销流程为例,探讨了六西格玛理论在我国企业非制造流程再造中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传统营销体系的弊病,通过D-M-A-I-C五阶段方法的应用并对营销流程进行信息化设计,再造以客户为中心和以信息化为基础的营销流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河北野三坡为例,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游客的生态支付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对影响游客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游客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认识旅游资源的价值,为有关部门管理与保护自然旅游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企业信息化测评模型的建立是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率的前提.测评模型的设计既要依靠信息化理论的推演,又要基于信息化实践的验证.本文结合我国企业的信息化行为,运用双因子分析,可以对模型的有效性提供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6.
顾客基于理性预期决定购买时机的策略行为造成供应链决策困难,影响到供应链利润。针对单生产商、单零售商组成、具有高支付意愿与低支付意愿两类顾客的供应链,利用均衡分析方法和理性预期理论建立了考虑缺货损失下高支付意愿顾客分别为策略型顾客与短视型顾客时供应链的分散式决策二层规划模型和集中式决策模型,对该四种模型进行了求解与对比分析、以及数值仿真和敏感性分析,算例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结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高WTP顾客为策略型顾客时,集中式供应链与分散式供应链相比,其订货量高、但零售价低,故利润反而较低;高支付意愿顾客为策略型顾客时分散式供应链和集中式供应链的利润小于高支付意愿顾客为短视型顾客下的情形;四种供应链模式下的订货量随单位缺货损失的增加而增加,但供应链的利润降低。限量销售、回购剩余产品、提高顾客心目中的产品价值等策略可有效降低顾客策略行为对供应链的影响。本文将促进基于顾客策略行为的供应链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7.
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顾客满意度指数作为一种新的业绩衡量方法,能够从市场角度对公司、行业、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以及整体国民经济进行测评.首先介绍了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产生的背景;然后研究了ACSI模型建立的前提、模型结构及测评方法;最后对ACSI的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以此为公共决策、管理、个体顾客和整个营销提供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根据IT价值模型,本文从IT能力、流程绩效、动态能力和企业绩效四个层次构建了企业信息化诊断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可拓评价方法被用来判断各个指标状态和价值创造各个阶段的综合水平。结合评价结果和IT价值生成路径,企业可以对信息化实施的薄弱环节进行诊断。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算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环保电池与非环保电池为产品估值目标,在实验室中检验了环境态度对个体支付意愿(WTP)的影响,并通过改变电池电量信息(即产品质量属性)来检验此类信息对参与者报价的影响程度。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个体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即环境溢价);(2)提高环保产品质量能够有效地提高个体的支付意愿,同时能够降低个体对非环保产品的支付意愿;(3)电量差异这一产品质量信息因素并没有完全进入参与者估值函数中,表现为参与者不愿意为电量的提高增加等比例的支付;(4)对于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环保产品,多数参与者表达了希望政府进行补贴的意愿。此外,在研究方法方面,本实验中关于预测其他人给出平均价格的设计和检验,从技术方面丰富了目前条件估值方法(CVM)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选取在中国A股上市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 2003 年~ 2007 年CECA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发布的中国企业信息化 500 强榜单上的企业作为企业信息化水平衡量标准,研究信息化水平对财务表现和市场表现的影响.将连续3年出现在信息化 500 强榜单的企业作为信息化水平先进组,遴选规模性质类似但从未出现在信息化榜单上的企业作为对照组,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排名是否存在光环效应,采用Wilcoxon秩和单侧检验分析信息化水平对财务表现的影响,利用托宾Q值计算信息化水平对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领先的企业具有较优的财务表现,投资市场能够认知到企业因为信息化水平领先而带来的竞争优势,不同信息化水平的企业在市场表现上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信息化水平没有显著地影响投资市场上研究机构对企业市场表现的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research on non-market strategies and the sharing economy (SE) have grown exponentially, there remains limited insight on how actors in the sharing economy ecosystem engage in non-market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ir goals.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nd present digital trust building as a crucial building block of a successful sharing economy ecosystem. We develop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highlight the non-market strategies that sharing economy platform providers (SEPPs) cultivate and leverage in order to build trust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 among stakeholders.  相似文献   

12.
探索将传统预算快速转化为能满足项目赢得值评估法所要求的资源数据的方法,解决成本基础数据不易准确分摊到工程的最小工作包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现代项目成本信息化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脱节问题,力圖使基于工序的成本管理COA(Cost On Activity)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3.
企业非市场战略理论体系及其内在主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非市场环境界定了企业非市场战略的内涵;分析了企业政治战略、社会公众及媒体战略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等非市场战略类型,以期建立一个完整的非市场战略理论体系。最后,论述了市场与非市场战略内在主导机制的差异,即市场战略由“独特性机制”支配,而非市场战略则靠“合法性机制”来主导。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卓越绩效,企业应对市场战略和非市场战略进行协同整合,构建起“市场-非市场”的一体化整合战略。  相似文献   

14.
竞争回应的预测是竞争互动领域的一个核心论题。由于传统的竞争互动理论主要是以市场行为为核心的研究,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忽视了非市场行为的重要性与价值。本文以中国家电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化内容分析法,试图从市场与非市场的角度全面探讨竞争回应的预测问题,以期为中国企业的管理者们在制定与实施战略,以及预测竞争对手策略与行为选择时提供一些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樊帅  田志龙 《管理学报》2010,7(8):1107-1116
随着企业非市场因素在竞争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将非市场环境分析及战略制定纳入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并探讨其与市场环境及战略整合的特点,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新方向.在对中国转型经济时期典型房地产企业的非市场战略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典型的非市场事项管理及相应的企业非市场战略特征,并试图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构建企业非市场因素与传统战略规划过程的整合模式.研究的结论补充了关于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整合的相关研究,为中国转型时期企业如何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纳入非市场环境评估及相应的战略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理论模型与实例支持,对企业战略管理实践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implications of non-market strategies have gain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strategy research. However,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se strategies and their underpinning mechanisms in platform-based 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 (INVs) remains underexplored. To close this gap,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rivers and performance outcomes of non-market strategies embraced by internationalizing platform-based firms. We propose that non-market strategie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rial competencies an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We also theorize that perceiv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voids (PDIVs) would have a full strengthening effect on the proposed model. We tested our conceptualization using a unique sample comprising 181 platform-based INVs whose headquarters are based in an institutionally precarious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y-Ghana. While the results confirm most of our predictions, counterintuitively, our analysis provides no support for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DIV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market strategies an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offer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e IB and strategy research, especially for platform-based INVs.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建设是现阶段国家和企业都难以回避的问题,本文建立信息化建设-信息分享-企业绩效的分析框架,从信息传递的视角探讨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通过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带来更好的企业绩效。以我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信息化设备建设投入以及网站的建立能够促进其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有关需求、库存、产量等信息的分享,并通过这些有价值信息的分享推动企业绩效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信息化建设使得信息分享在支持企业业务活动和提升企业绩效方面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Discussions of the firm's relationships with its environment have usually concluded that the firm should make adaptive decisions to non-market areas, and proactive or strategic decisions in market areas. Predicating strategic responses up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arket and non-market relationships is inappropriate and misleading, reduces the capacity of the firm to respond effectively to its environment, and distorts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scanning. When the firm's relationships with its environment are examined as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market and non-market relationships are structurally similar, and the same types of strategic responses can be selected for both areas. The strategic responses available to the firm in inter-organizational terms are: adaptation; pre-emption, co-optation; interpenetration; conflict and withdrawal. These processes and choices are structurally similar to traditional market related strategic options and can be used to respond to market and non-market factors. The manager scans the environment not only to 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adaptation, but to identify groups which affect the integrity of the firm, the processes for interaction, the character of relationships, and occasions for strategic choice. The strategic decision process under a framework of inter-organizational transactions is illustrated by the cases of Sun Life Insurance Co., and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in Quebec.  相似文献   

19.
事项整合、经营合法性与组织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社会,企业不再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地通过事项整合影响或改变环境以求获得更有利的地位.事项整合是组织对非市场事项进行前摄性反应的一种有效方法,探讨在非市场力量起重要作用的转型环境下事项整合、经营合法性与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事项整合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性,经营组织在主动影响制度环境进而实现组织绩效的过程中还应关注企业的经营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